浅谈语文教师的评价艺术:“粘住”学生的“精灵”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14-03-04 16:24:21 点击数:
“很好!你真棒!”
“不错。请坐。”
“你读得真有感情!”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语言。这表明了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并逐渐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在语文课堂上,过去那种纯粹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独白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现象似乎都看不见了,教师们都在为体现“以学生主体”而努力着,教师处理教材也大胆了,教学的视角新了,而且也注意“对话”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对话。然而,在这可喜的现象中,教师的语言,尤其是评价性的语言却明显出现了问题。
一、是非不明,泛泛而评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语言。”不少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课堂上注重鼓励学生,不损伤学生的进取心、自尊心,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有的教师却矫枉过正,误认为可以忽略问题本身的正误来鼓励学生,因而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判定,全部以“好”“不错”等一语带过。
语文由于学科本身模糊性的特点,因思考角度的不同,的确不适宜于有固定的、唯一的答案,不过,问题的思索解答还是有方向、有范围的,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如果教师不去注意学生的思路,一味地用“好极了”“真棒”来代替评价,虽然课堂上一片叫好声,但是最终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还会误导学生,课堂效率势必是零。所以针对具体问题,语文教师要注意评价恰切,是非分明,同时要敢于否定,要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确的否定不但不会打击学生,还会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
当然,“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否定学生的回答要注意运用语言的策略,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对不正确的回答更不能讽刺、挖苦,而是要在肯定学生的态度与精神的前提下,指出学生认知上的错误,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另辟蹊径,获得最佳方法,从而拥有更多的理解能力。
二、不置可否,平淡刻板
现在,语文课堂中的“满堂灌”的现象固然少了,可是“满堂问”的现象却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课: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个的问题,又在课堂上一个个地抛出,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围着问题团团转,师生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一派热闹的氛围。
可是,留心听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热闹只是表面的。这样的课还是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结果。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 就是不可想象的。”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语文教学更要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学习是为了发现问题”,可我们教师往往急切地要替学生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前设计好了所有的问题。由于教师心里有“数”,所以讲课时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暗示诱导学生说出符合自己设计的答案,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忙着把学生尽力往自己的设计好了的原定思路上拉。对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路一致的就通过,不一致地则不置可否,这样,师生之间看似有问有答,但是学生的回答只是为了让教师讲得顺畅些,学生在这里做了教师的应声虫。在这里,教师掌握了语言霸权,忽视学生思考的结果,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这样的课堂,又怎能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呢?
三、没有评价,随意性强
现在,以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这形成了课堂上师生轻松互动的可喜局面。但是,如果缺乏教师的导向性,一堂课下来,一句评价也没有,或者即便有,也是兴致所至,非常随意,这种互动很可能就仅仅停留在“热闹”上。而热闹过后,学生往往什么收获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质疑,常常是漫无边际的,有疑即问,没有什么中心和主题,但教师应该心中有数,每节课都应该是有中心的,不是随意的。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课:“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之后往往跟着“拓展延伸”的内容,这样的课堂设计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在学完课文知识之后,学生当场反馈一下,从而察看知识的传授与掌握的情况。学生在这时的回答也往往是五花八门的,从哪一个角度思考的都有,授课教师却常常为了追求热闹的“互动”局面而放弃了对学生的评价,“好,下一个”“不错,下一个”地结束了这一个原本最能显示问题的环节。给人的感觉是课堂一片热闹,但是什么收获也没有。所以说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随时点评,紧跟并且感受学生的思路,删除学生思路中过多的枝节,扣住问题的中心,从而达到授课的目的。
由此看来,课堂评价不能忽视,有时甚至因为这一环节的缺失而失去整堂课的意义。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适当的评价语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反之则有消极的影响。所以说对待课堂的评价,同样需要教师认真备好课。注意瞬间抓住学生说话的关键,进行提炼概括,要用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式,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情感,来点燃学生的情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要像神奇的“精灵”那样紧紧“粘住”学生,适时、适当、适度地为学生把关定向、释疑解难,引领学生走出迷茫,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学会倾听然后善于评价
首先我们看《论语》的“侍坐”篇,这是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关于孔子教学的场面:师生对坐着,潇洒的曾点在抚琴,气氛祥和、舒心。孔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志向,在整个过程中孔子只是微笑着对每个学生说“你说说看。”然后耐心地倾听着,自始至终没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在曾点提出自己的疑问时,孔子才说出了自己的评价。孔子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综观《论语》,大教育家孔子极少自话自说,只是在认真倾听之后对学生的疑问作解答。
《新课程标准》提倡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多听,学生多讲。教师要真切地听,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而不是搞形式,满堂提问,而对学生的回答,却往往忽略,而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沉下心来,仔细倾听,听出学生的感悟,听出学生的理解,听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契机然后“出彩”
评价并不是事无巨细一盘端。而是要从学生纵横驰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思想见解、千姿百态的回答中寻找契机,抓住“引子”进行点评,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往往还会是课堂的“出彩”之处。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首先应从语言上表现出来,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导向、激励的作用,通过及时的评价引导学生使用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我曾经上过一节作文指导课,是指导学生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的。在我提供了材料并且讲完学生应该掌握的议论方法之后,要求学生当堂练习然后交流。大多数的学生都过材料谈到了“责任”、“从小事做起”等观点并且进行了论说,我也分别进行了语言运用、侧重点、详略等细小方面进行了点评指导,课堂一直按照备课计划有序平稳地进行着,这时有一个同学起来交流时,却是从“通过比较可以获得新局面”这个角度进行议论的,令人耳目一新。我迅速抓住了这一点,以这位同学的文章片断为例子,在课堂上集体讨论这一全新的角度,从而使讲授议论观点的确立需要抓住“切入点”这一知识变得水到渠成,并且使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成为精彩的一幕。
充满情趣然后灵动
语文教学要真正吸引学生,一定要充满情趣,增加文化内涵。因为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课,它还担负着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些重要使命: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品味人生的借鉴,陶冶他们的心灵,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师必要的牵连、引申、煽情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样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话来表达,课堂气氛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语文课上的语言,干瘪刻板,沉闷暗淡,就无法再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能引导学生进入佳境,遨游天山,欣赏月色,漫步园林,凭吊先贤;同样也不能使学生在那些振聋发聩的精辟议论面前拍案叫绝。所以说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就是在教师富有情趣的讲解,独出心裁的教学安排中形成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灵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注意课堂语言的感染性,要有感召力就更为重要了。同时这时的评价性的语言更是起到了一个桥梁、导向的作用。
有一次讲冰心的《谈生命》,我在大家掌握了课文之后,要求学生自己结合所学的内容谈谈对人生的感悟。我用冰心的一句话做导语:如果说今生是可怕的,那么,我不要来生;如果说今生是欢乐的,那么,今生足矣。有一个学生谈论的时候也自然而然的运用这种句式,但是他为了凑这种形式,谈的内容就有点过空,我就鼓励他:刚才这位同学用了诗一般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真谛,意思跳跃的比较大,再请别的同学来补充一下这些生命的片断。后面回答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注意自己的语言了,效果非常好。甚至有同学课后兴奋地说,这节课我们人人都在写诗了。所以说,评价的语言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课文情境。
适度幽默然后提升
人人都喜欢幽默,幽默的课堂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调节剂,幽默的评价学生是可以笑着接受的,且印象深刻,所以我们教师应努力,使用幽默性的语言,更多的从正面引导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有位教师说得好:“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的优势,用幽默拨动课堂评价的琴弦,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境界。
教育是艺术,它能激励受教育者,能唤醒受教育者的智慧,所以语文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提高语言的感召力,充分发挥语言的评价功能,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真正“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用灵动、活泼、诙谐的语言、让教材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渗透到性情各异的学生中;让知识变得不再枯燥,不再抽象,不再难以接受。让语言这个“精灵”在课堂中紧紧“粘住”学生,为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