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有魅力的教学资源—教师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4-01-09 15:40:05 点击数:
打造最有魅力的教学资源—教师
长海三中 张坤
最近,我县思想品德教研主题为开发教学资源,参与讨论的同仁阐述了很多观点和经验,我深受感染和熏陶。在学习中我赞同大家的见解,同时也似乎体会到资源有很多,但是都离不开教师的使用和整合,对于同一个教学素材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都有着教师自己个性魅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沉淀,我认为在众多教学资源中教师本身才是最核心的教学资源,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尽力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打造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发挥我们的人格魅力,怎样在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信,怎样得到学生的尊重呢?!这都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好好进行反思。
要知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使教育教学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关键。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每一位教师该如何完善自己,塑造高尚人格,让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散发光芒呢?
一、教师要修身养性,锻造高尚人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停留在口头的说教,而是体现在你的实际工作中,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们效仿的榜样。为此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要以崇高的师表风范出现在学生中。只有这样才会自觉地用自己的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
我们不管走到哪里,只要遇见那些十几岁的学生们,听他们议论最多的不是追星,就是议论他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怎么样,老师如何如何等等。谁讲课大家爱听,我讨厌哪个老师。可见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正如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曾说过: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夏丐尊先生所提出的教师人格一词,至今仍然不可或缺,因为它准确、精要地道出了二十一世纪教师最重要的从教素质.
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融于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更要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这种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场,不是言语行为能完全体现的,既在言语行为之中,又在言语行为之外。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其次,教师要有综合素质。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研究本学科的课标和教材,在空闲时间还要积极听课,听本校其他专业所有教师的课,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有机的融通和联系,容易形成教育合力。此外,伴随自己不断思考和融合功夫的加深,自身的思维模式会打破局限,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接近学生的实际,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在打造自己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改变和完善。这就是思想品德教师应具有的大局观,站在育人的角度来思考,提高自身的修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教师要真切的关爱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必须对学生有一颗爱心。世界上充满了爱。鲜花之于阳光,是因为需要;父母之于儿女,是源于亲情。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则更多地出于责任。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西方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艾·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对孩子生命的肯定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因此关心和责任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热爱生活。
从这里不难看出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讲,爱就是教育的全部。因为只有在爱的前提下,教育者才会充分体现自己的责任,才会毫无保留地无私地奉献,才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然而,对教育者而言,只是在理论上理解爱之于教育的意义,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施教过程中渗透这种爱,从而完全体现出它的深刻含义并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一门我们必须掌握的艺术。
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教会学生自爱与爱人。
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尽可能多地和学生接触,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尊重学生还应体现在公平对待学生上,教师待人接物要出于公平之心。这样,才能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信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才是可亲可敬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激励学生。
四、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记得在八年级思想品德《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中提到对待外来文化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对待传统教学,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具体教学活动的特点使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和实施教学过程加进自己的主观改造,内化成自身的素质,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差异灵活地进行处理,允许学生对已有的结论和标准答案提出质疑,从而在师生的相互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魅力还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语言准确生动,清楚明白,表达得体,使学生愿听并能引起共鸣,此时的语言就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而,“学会说话”也成为教师塑造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要提高教学水平,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还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借鉴所有老师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学习同一学科优秀老师的教学技能和方式方法,不断思考不断融合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五、教师要悦纳自己,宽容并赏识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必须对学生具有一颗宽容的心。俗话说: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培养这种心理素质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有的学生成绩下降了,要帮他(她)一起分析原因;有的后进生进步了,我要及时的给予表扬;有的同学违纪了,要让他(她)们知道集体的荣誉有你的一半;还有同学们之间发生了矛盾,要及时的了解情况并帮助他们化解矛盾。春风化雨,在我的坚持下,感化了班级里所谓的调皮鬼。花有万般红,人各有不同。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我们不仅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我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心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给予及时的解决。让我们的每位思想品德老师都有一颗宽容的心吧。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必须对学生有一颗赏识的心。赏识教育的浪潮在教育战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但是,是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著名的教育家周弘校长那样去做呢?!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周泓校长把一个聋哑女儿培养成为中国第一名聋哑人研究生,靠的就是肯定。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尽量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满足他们这种渴望被肯定的心里需要。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的教育效果要远远优于其他的教育方式。比如学生学业优秀,小制作成功,习作发表等等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他们骄傲和自豪吗?!难道不值得我们由衷的赞赏吗?! 不说孩子,就是成人,也喜欢被认可和赞赏啊!赏识他们,鼓励他们,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实话,原因很简单,就是去赏识他们。和他们接触的时间里,从来没从我嘴里说出过一句讽刺挖苦的话,没说过一个笨字。反之,我非常注意每个学生的长处,每当发现他们身上哪怕是一点点优点,我都会表示极大的赞赏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是啊!学生们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家长的认可!我们为什么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呢!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作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让我们每一个教师努力地培养自身的素质,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通过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浇灌与培育,让我们的新一代学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增强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