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教材修订介绍
发布者:cj_wbp 发布时间:2014-01-02 15:02:42 点击数: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
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 地磁场”
(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
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
1、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
2、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
3、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
4、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
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
1、次序调整
⑴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故此次修订将电学内容调到9年级学习。
⑵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
⑶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的内容。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
⑷实验中教师们反映,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新教科书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2、删减内容
⑴原教科书在声学部分有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根据修订中“注意减轻负担”的原则,并考虑到与生物课的衔接和协调,将此节内容删去,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
⑵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将原教科书中“颜料的混合”内容删去。
⑶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看不见的光”一节,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删去了此节,将部分内容放在了“光的色散”一节中。
⑷根据修改后的课标,删去原教科书第九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中给出的公式c=fλ。
⑸原教科书有“功的原理”内容,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此内容并不是必须的,完全可以从“机械效率”中知道:使用机械不会省功。另外,查找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并无此原理。故新教科书中删去了此部分内容。
3、调整改写
⑴改变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做法
针对老师们反映有些探究实验或不好做或设计不合理等意见,专门成立了实验研究小组,对所有的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创新。最后对一些探究实验进行了改写。
例如,针对老师们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设计过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见,改写了这一实验,力图做到既能体现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有所依据、思路顺畅;改写了原教科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删去了原教科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⑵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修订后的教科书根据新的结构将此节中的有关宇宙及其探索的内容放在第五章“望远镜”一节内的“探索宇宙”和第七章“重力”一节后的“科学世界 飞出地球”两处。
将粒子部分的“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内容放在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一节,将原子的结构内容放在第二十二章“核能”一节。
⑶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路和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及“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中,根据教学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节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新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⑷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 磁场”。
⑸原教科书作为电生磁知识的应用安排了“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两节内容,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这些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节。
⑹理顺牛顿第一定律的思路
原教科书为了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分别做小车从同一斜面滑下,通过表面为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时滑动的实验。虽然实验过后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得出阻力越小,滑动越远,没有阻力小车可能会不再停下的结论,但是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阻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上去。
此次修订将此实验改写成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阻力不同,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上去。这样既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也符合《标准》的要求且避免了两处实验的雷同。
⑺为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搭好台阶
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利于学生理解。不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⑻加强功引入的必要性教学
“功”向来是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概念。原教科书在说明力学中的“功”与生活中的“功劳”“成效”既有联系,又不相同后,直接给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不免有生硬之嫌。修订后教科书在给出功之前,通过分析叉车举起重物的实例,说明托举力移动一段距离,使货物被举高,机械工作的成效就显现出来了。随后给出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⑼突出“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
动能的得出是通过运动, 的钢球能推动另一物体移动一段距离的实例,说明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的得出也是通过分析打桩机打桩的实例,说明重锤落下对桩做功,得出高处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同样,弹性势能的得出也是通过实例,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形变时能够对物体做功,得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这样就便于学生从整个思路上理顺功和能间的关系。
⑽修改难做的习题
征求意见中老师们反映节后的习题有些不易做,为此专门成立了习题研究小组,删去了一些不易操作的实践类问题,删去了一些较难的习题,替换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且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习题。例如原教科书中的习题:“查阅汽车、拖拉机的技术手册,或向司机、维修人员询问,了解各种汽车、拖拉机的耗油量、最大功率,结合当地燃油的价格及其它因素,对各种运输工具的经济性作出评价。”该题要求太高,不适合作为新课后的学生作业题,因此删去。
又如原教科书在讲摩擦力之后,安排了“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的练习题,该题的缺点是开放度太大,学生完成此类问题的课业负担较重,但优点是能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修订时,我们把此题改成“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仍然保留了发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功能,但要求更贴近初中学生的水平、且能大大减轻学生课外练习的负担。
4、增加
⑴新课标增加的“光的反射定律”、“液体内部压强”、“焦耳定律”等内容,原教科书这些内容都有,仍然保留,未做大的变动。
⑵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的内容。
5、修订后教材整体安排
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2节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
第3节 热机效率
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电荷 摩擦起电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第4节 电流的强弱
第5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第3节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2节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能源家族
第2节 核能
第3节 太阳能
第4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5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编排方面的主要变化
1、重新规划探究实验
原教科书有些在节标题中出现“探究”的字样(如,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些在节内实验中出现“探究”的字样(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这种安排易给人造成只有标有“探究”字样的内容才要探究,其他内容不必探究的误解。新教科书将“探究”统一放在“实验”内(如,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而在节标题中不再出现“探究”字样,也不再专设“探究”的栏目。
2、关于课标中所提探究的几个要素的安排
在“科学之旅”中,通过“伽利略对摆的研究”让学生考虑: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做出了什么猜想?伽利略是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的?经过设问、提示以及“科学之旅”正文中所讲“善于观察,乐于动手”,让学生大致领会:科学探究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给出合理的猜想,最后证实猜想得出结论。
接下来第一章、第二章在“正文”“想想议议”“想想做做”中虽然有许多问题提出,也有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的要求,但是并不明确标出提出问题或制定计划,只是让学生先熟悉。
在第三章第2节“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标出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这样做一是前面对探究的思想已有了一定的铺垫,需要在合适的地方对探究的要素加以明示,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科学探究的大致方法。另外“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也相对完整些,有可能将探究的七个要素较好地体现出来。
在“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标出完整的七个要素之后,为了避免形式化,后面的实验则根据探究的重点只例出几个要素。如第四章第3节“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只标出了设计实验和分析与论证。
在学生学过8年级上册内容,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已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后,从8年级下册开始不再对七个要素进行标注。
3、对主要探究要素及科学方法加了旁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在适当的地方加了旁批。例如,在第三章第二节“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的“猜想与假设”旁加了旁批;在第四章第3节“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的“设计实验”及“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旁加了旁批;第五章第3节“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分析与论证” 旁加了旁批;在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旁加了关于“科学推理”的旁批;在第十章第1节“实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旁加了关于“控制变量”的旁批。
4、章后增加“学到了什么”
课标教科书为了突出探究性,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的能力,有些规律在学生实验后甚至没有给出规范的结论。为了给出范的结论,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一章所学的重要知识,新教科书在每一章后增加了“学到了什么”。相应地,删去了原教科书章前“阅读指导”。
四、修订后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教科书加强了科学探究的设计。
教科书从序言“科学之旅”开始,通过教师演示一些有趣的实验及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验、活动,通过对“加利略对摆动的研究”的学习,初步了解、体会探究的含义及探究的方法。当学生对探究的过程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之后,再让学生相对完整地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将《课标》中所提到的探究的七个要素都写了出来,并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在此之后,为了避免重复和僵化,根据探究活动的不同特点,教科书只重点地标出几个要素。我们希望,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并且不影响科学知识学习的连贯性。
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活动,大多数不同于实际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探究,其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的结论是已知的,后者的结论是未知的。从事这两种不同的探究时,心理活动不完全一样,体验也就有很大的差别。为了缩小这种差别,对有些规律的探究,书中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己思考、总结出相应的结论。例如,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科书是作为教学重点处理的,但书中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要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
考虑到实际与可能,对于大部分的探究活动,教科书都给出了结论。但是,在文字处理上一般都淡化结论和探究过程的直接联系,例如不出现“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得出……规律”的字样,而是在教科书中用类似“精确的研究表明”的语言过渡后给出结论。这样处理的目的同样是缩小学习中的探究与真实探究的差距。
(二)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持续做好一件事的重要保证。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兴趣都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变低,甚至厌恶物理。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教学中忽视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特点,一味地灌输知识,求解难题、偏题,学生活动越来越少。
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们在教科书编写时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在八年级刚开始学习物理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尽量先安排“热现象”、“声现象”、“光现象”等相对简单的内容;注意对较难理解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搭好台阶;结合所学内容尽可能地设计学生喜欢、有趣的活动,如“用牙齿听声音”、“小小音乐会”等活动;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到亲切、有趣;尽可能地安排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有趣、有用的事例,如“蝈蝈是如何发声的”、“唱片是如何记录声音的”、“因特网是怎么回事”等;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幅与本章内容相关并引人入胜的照片,照片旁或配有优美的短文,或提出有趣的问题,以使学生有想进一步学下去的愿望。
(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在学习中注意和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才能很好地建立概念、掌握规律、应用知识。我们在教科书编写中注意实验及活动的设计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联系实际方面,教科书除在学过重要的物理规律后,注意联系实际,讲一些应用问题外,还特别注意在学习物理概念、规律前,更多地从生活、从实际来引出问题,使学生习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是先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透镜的现象、做些相应的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凸透镜成像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的追问,还是先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再讲生活中的透镜?教科书编写时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最后我们还是坚持先由生活中的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出学生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愿望。同时,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前,做做“模型照相机”和“放大镜”等活动,学习何为“实像”何为“虚像”,为下一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好了必要的铺垫,化解难点。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此书中特意设计了“科学世界”栏目,用于介绍那些应用性的或细节性的知识。
(四)体现开放性 培养实践能力
我国传统教学注重问题的唯一性,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不上课本,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不讲。这样久而久之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而实际中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所以我们在教科书编写中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问题。
教科书中开放性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回答问题,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设计或解释。例如,八年级上2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4题“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具体的步骤”;八年级上102页的第1题“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和同学讨论: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为什么?”。
实践类的问题多数是需要学生自己亲自或动手或调查才能完成的。例如,八年级上45页中的第1题“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八年级上102页“科学世界”中的第1问“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近点,和其他同学的近点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八年级上99页中的第3题“学习使用照相机,向有经验的人了解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作用。‘傻瓜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是不是需要‘调焦’?”。这类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意识和能力,重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提供线索,但绝对不包办替代。
(五)加强STS教育,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
科学技术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社会相联系的。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教科书特意安排了STS栏目,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观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的问题多数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只有广泛地联系这些问题,才能使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是活生生的。
这套教科书不仅单独设置了STS栏目,在书中其他部分也尽可能渗透STS的思想和科技人文意识。
(六)形式生动活泼
在教科书编写中,编写者力求生动活泼,尝试以视觉形象向读者传递更多的信息,为此使用了很多彩色照片和图片。书中能够用图表达的意思就用图片表达,不追求图文必须一一对应,以适应当代少年的阅读习惯。
插图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注重人文性。例如,机械运动的章首图 人与鸟“比翼齐飞”在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运动,启发思考参照系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引发学生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质量和密度的章首图展现了“苗山银月”的舞蹈,用漂亮的苗银饰物引出枯燥的密度问题;光现象的章首语用中国的神话故事和希腊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对神秘的彩虹的解释,从神话步入科学。
本书的插图中的漫画人物以女孩、男孩和老爷爷三个固定人物形象出现,有时以滑稽的卡通方法表现严肃的科学内容,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适应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希望他们通过物理课的学习,逐渐形成热爱科学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人格。
(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
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 地磁场”
(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
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
1、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
2、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
3、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
4、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
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
1、次序调整
⑴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故此次修订将电学内容调到9年级学习。
⑵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
⑶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的内容。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
⑷实验中教师们反映,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新教科书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2、删减内容
⑴原教科书在声学部分有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根据修订中“注意减轻负担”的原则,并考虑到与生物课的衔接和协调,将此节内容删去,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
⑵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将原教科书中“颜料的混合”内容删去。
⑶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看不见的光”一节,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删去了此节,将部分内容放在了“光的色散”一节中。
⑷根据修改后的课标,删去原教科书第九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中给出的公式c=fλ。
⑸原教科书有“功的原理”内容,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此内容并不是必须的,完全可以从“机械效率”中知道:使用机械不会省功。另外,查找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并无此原理。故新教科书中删去了此部分内容。
3、调整改写
⑴改变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做法
针对老师们反映有些探究实验或不好做或设计不合理等意见,专门成立了实验研究小组,对所有的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创新。最后对一些探究实验进行了改写。
例如,针对老师们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设计过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见,改写了这一实验,力图做到既能体现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有所依据、思路顺畅;改写了原教科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删去了原教科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⑵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修订后的教科书根据新的结构将此节中的有关宇宙及其探索的内容放在第五章“望远镜”一节内的“探索宇宙”和第七章“重力”一节后的“科学世界 飞出地球”两处。
将粒子部分的“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内容放在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一节,将原子的结构内容放在第二十二章“核能”一节。
⑶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路和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及“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中,根据教学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节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新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⑷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 磁场”。
⑸原教科书作为电生磁知识的应用安排了“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两节内容,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这些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节。
⑹理顺牛顿第一定律的思路
原教科书为了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分别做小车从同一斜面滑下,通过表面为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时滑动的实验。虽然实验过后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得出阻力越小,滑动越远,没有阻力小车可能会不再停下的结论,但是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阻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上去。
此次修订将此实验改写成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阻力不同,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上去。这样既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也符合《标准》的要求且避免了两处实验的雷同。
⑺为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搭好台阶
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利于学生理解。不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⑻加强功引入的必要性教学
“功”向来是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概念。原教科书在说明力学中的“功”与生活中的“功劳”“成效”既有联系,又不相同后,直接给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不免有生硬之嫌。修订后教科书在给出功之前,通过分析叉车举起重物的实例,说明托举力移动一段距离,使货物被举高,机械工作的成效就显现出来了。随后给出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⑼突出“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
动能的得出是通过运动, 的钢球能推动另一物体移动一段距离的实例,说明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的得出也是通过分析打桩机打桩的实例,说明重锤落下对桩做功,得出高处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同样,弹性势能的得出也是通过实例,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形变时能够对物体做功,得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这样就便于学生从整个思路上理顺功和能间的关系。
⑽修改难做的习题
征求意见中老师们反映节后的习题有些不易做,为此专门成立了习题研究小组,删去了一些不易操作的实践类问题,删去了一些较难的习题,替换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且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习题。例如原教科书中的习题:“查阅汽车、拖拉机的技术手册,或向司机、维修人员询问,了解各种汽车、拖拉机的耗油量、最大功率,结合当地燃油的价格及其它因素,对各种运输工具的经济性作出评价。”该题要求太高,不适合作为新课后的学生作业题,因此删去。
又如原教科书在讲摩擦力之后,安排了“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的练习题,该题的缺点是开放度太大,学生完成此类问题的课业负担较重,但优点是能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修订时,我们把此题改成“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仍然保留了发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功能,但要求更贴近初中学生的水平、且能大大减轻学生课外练习的负担。
4、增加
⑴新课标增加的“光的反射定律”、“液体内部压强”、“焦耳定律”等内容,原教科书这些内容都有,仍然保留,未做大的变动。
⑵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的内容。
5、修订后教材整体安排
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2节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
第3节 热机效率
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电荷 摩擦起电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第4节 电流的强弱
第5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第3节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2节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能源家族
第2节 核能
第3节 太阳能
第4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5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编排方面的主要变化
1、重新规划探究实验
原教科书有些在节标题中出现“探究”的字样(如,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些在节内实验中出现“探究”的字样(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这种安排易给人造成只有标有“探究”字样的内容才要探究,其他内容不必探究的误解。新教科书将“探究”统一放在“实验”内(如,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而在节标题中不再出现“探究”字样,也不再专设“探究”的栏目。
2、关于课标中所提探究的几个要素的安排
在“科学之旅”中,通过“伽利略对摆的研究”让学生考虑: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做出了什么猜想?伽利略是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的?经过设问、提示以及“科学之旅”正文中所讲“善于观察,乐于动手”,让学生大致领会:科学探究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给出合理的猜想,最后证实猜想得出结论。
接下来第一章、第二章在“正文”“想想议议”“想想做做”中虽然有许多问题提出,也有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的要求,但是并不明确标出提出问题或制定计划,只是让学生先熟悉。
在第三章第2节“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标出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这样做一是前面对探究的思想已有了一定的铺垫,需要在合适的地方对探究的要素加以明示,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科学探究的大致方法。另外“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也相对完整些,有可能将探究的七个要素较好地体现出来。
在“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标出完整的七个要素之后,为了避免形式化,后面的实验则根据探究的重点只例出几个要素。如第四章第3节“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只标出了设计实验和分析与论证。
在学生学过8年级上册内容,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已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后,从8年级下册开始不再对七个要素进行标注。
3、对主要探究要素及科学方法加了旁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在适当的地方加了旁批。例如,在第三章第二节“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的“猜想与假设”旁加了旁批;在第四章第3节“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的“设计实验”及“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旁加了旁批;第五章第3节“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分析与论证” 旁加了旁批;在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旁加了关于“科学推理”的旁批;在第十章第1节“实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旁加了关于“控制变量”的旁批。
4、章后增加“学到了什么”
课标教科书为了突出探究性,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的能力,有些规律在学生实验后甚至没有给出规范的结论。为了给出范的结论,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一章所学的重要知识,新教科书在每一章后增加了“学到了什么”。相应地,删去了原教科书章前“阅读指导”。
四、修订后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教科书加强了科学探究的设计。
教科书从序言“科学之旅”开始,通过教师演示一些有趣的实验及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验、活动,通过对“加利略对摆动的研究”的学习,初步了解、体会探究的含义及探究的方法。当学生对探究的过程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之后,再让学生相对完整地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将《课标》中所提到的探究的七个要素都写了出来,并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在此之后,为了避免重复和僵化,根据探究活动的不同特点,教科书只重点地标出几个要素。我们希望,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并且不影响科学知识学习的连贯性。
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活动,大多数不同于实际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探究,其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的结论是已知的,后者的结论是未知的。从事这两种不同的探究时,心理活动不完全一样,体验也就有很大的差别。为了缩小这种差别,对有些规律的探究,书中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己思考、总结出相应的结论。例如,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科书是作为教学重点处理的,但书中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要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
考虑到实际与可能,对于大部分的探究活动,教科书都给出了结论。但是,在文字处理上一般都淡化结论和探究过程的直接联系,例如不出现“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得出……规律”的字样,而是在教科书中用类似“精确的研究表明”的语言过渡后给出结论。这样处理的目的同样是缩小学习中的探究与真实探究的差距。
(二)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持续做好一件事的重要保证。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兴趣都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变低,甚至厌恶物理。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教学中忽视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特点,一味地灌输知识,求解难题、偏题,学生活动越来越少。
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们在教科书编写时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在八年级刚开始学习物理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尽量先安排“热现象”、“声现象”、“光现象”等相对简单的内容;注意对较难理解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搭好台阶;结合所学内容尽可能地设计学生喜欢、有趣的活动,如“用牙齿听声音”、“小小音乐会”等活动;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到亲切、有趣;尽可能地安排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有趣、有用的事例,如“蝈蝈是如何发声的”、“唱片是如何记录声音的”、“因特网是怎么回事”等;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幅与本章内容相关并引人入胜的照片,照片旁或配有优美的短文,或提出有趣的问题,以使学生有想进一步学下去的愿望。
(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在学习中注意和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才能很好地建立概念、掌握规律、应用知识。我们在教科书编写中注意实验及活动的设计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联系实际方面,教科书除在学过重要的物理规律后,注意联系实际,讲一些应用问题外,还特别注意在学习物理概念、规律前,更多地从生活、从实际来引出问题,使学生习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是先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透镜的现象、做些相应的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凸透镜成像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的追问,还是先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再讲生活中的透镜?教科书编写时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最后我们还是坚持先由生活中的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出学生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愿望。同时,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前,做做“模型照相机”和“放大镜”等活动,学习何为“实像”何为“虚像”,为下一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好了必要的铺垫,化解难点。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此书中特意设计了“科学世界”栏目,用于介绍那些应用性的或细节性的知识。
(四)体现开放性 培养实践能力
我国传统教学注重问题的唯一性,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不上课本,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不讲。这样久而久之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而实际中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所以我们在教科书编写中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问题。
教科书中开放性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回答问题,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设计或解释。例如,八年级上2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4题“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具体的步骤”;八年级上102页的第1题“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和同学讨论: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为什么?”。
实践类的问题多数是需要学生自己亲自或动手或调查才能完成的。例如,八年级上45页中的第1题“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八年级上102页“科学世界”中的第1问“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近点,和其他同学的近点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八年级上99页中的第3题“学习使用照相机,向有经验的人了解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作用。‘傻瓜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是不是需要‘调焦’?”。这类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意识和能力,重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提供线索,但绝对不包办替代。
(五)加强STS教育,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
科学技术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社会相联系的。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教科书特意安排了STS栏目,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观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的问题多数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只有广泛地联系这些问题,才能使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是活生生的。
这套教科书不仅单独设置了STS栏目,在书中其他部分也尽可能渗透STS的思想和科技人文意识。
(六)形式生动活泼
在教科书编写中,编写者力求生动活泼,尝试以视觉形象向读者传递更多的信息,为此使用了很多彩色照片和图片。书中能够用图表达的意思就用图片表达,不追求图文必须一一对应,以适应当代少年的阅读习惯。
插图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注重人文性。例如,机械运动的章首图 人与鸟“比翼齐飞”在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运动,启发思考参照系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引发学生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质量和密度的章首图展现了“苗山银月”的舞蹈,用漂亮的苗银饰物引出枯燥的密度问题;光现象的章首语用中国的神话故事和希腊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对神秘的彩虹的解释,从神话步入科学。
本书的插图中的漫画人物以女孩、男孩和老爷爷三个固定人物形象出现,有时以滑稽的卡通方法表现严肃的科学内容,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适应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希望他们通过物理课的学习,逐渐形成热爱科学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