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发现自己的潜能》课堂实录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3-12-29 15:41:59 点击数:
《发现自己的潜能》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框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节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掌握激发潜力的方法,使学生对潜在的自我树立更多的信心,学好本框题能帮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感受自己潜力,体验自身价值,增强自信,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也为他们实现理想提供情感动力。
2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对自己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如体?潜能这一话题虽令人感到遥远、神秘,但只要利用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存在巨大的潜能定会激发他们探索的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到自我蕴藏巨大的潜能
能力目标:掌握开发自我潜能的方法,积极地开发自我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努力开发自我潜能的基础上,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发掘潜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 清楚特长与潜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一朵朵小花构成了万花灿烂的紫藤萝瀑布,一个个朝气蓬勃的你构成了我们这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相信你的精彩展示会给老师留下美好的回忆。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一株普通的西红柿只能结出 20 多个果实,但在日本筑波博览会上却有这样一株西红柿,你知道它结出了多少个西红柿吗?
生:(争先恐后的回答) 100 个、 300 多、 800 多
师:(根据学生猜测数目给以提示)它一共结出了 1500 多个果实,大家肯定觉得难以置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株西红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自己的潜能》。(板书) 二、体验探究,生成观点 师:你有没有听说过或看到过类似的故事或事情? 生: 一个值夜班的工人半夜回家,由于月亮不错,他决定穿过坟场抄近路回家,不小心跌进一个墓穴,他急着要爬出去,可是墓穴太深,他爬得筋疲力尽,仍然无济于事。最后,他决定干脆休息一下,等明天早上再向路人求救。 这位工人在墓穴一角半梦半醒中,忽然一个醉汉也从上面掉了下来,那人没有注意到坑里已经有一个人了,一心想要爬上去,双手在两旁乱抓,可是怎么爬都爬不上去。那位工人不忍看他白费劲,就好心伸手抓住醉汉的脚说:“老兄,我试过了,不可能从这里爬出去的。” 谁知他话音刚落,那醉汉尖叫一声:“鬼呀!”然后三下五除二地从坑里蹿了出去。 生:一个妇女在下班回来时看见自己三岁的儿子在阳台上玩耍,结果孩看见妈妈一高兴就从阳台上跌了下来,这位妇女以惊人的速度跑过去接住了孩子。此事过后,连自己都怀疑自己的行为。 生:教材中的事例 师:三个事例中的主人公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人在紧要关头能够释放出所有的能量。这并不只是身体的反应,还涉及到精神的力量,从而实现他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做到他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这正是激发了人的潜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己的潜能。(板书) 师: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大家的表现不尽相同,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特长不一样,你认为你的特长与你的潜能有关系吗?请大家讨论:“特长 = 潜能” 生:特长与潜能有关系,但特长不一定等于潜能。 生: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但显现出来的和开发的方面不一样,所以人的特长不一样。 生:特长是一个人已经表现出来的某方面的潜能,需要进一步去发挥;而许多未被发现的,不是你特长的地方,隐藏在角落里的潜能,正需要你努力去发掘。 |
师:你觉得人会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
生:每个人至少具有七个方面的潜能。包括语言,音乐,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板书)
师: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呢?
生: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等开发的巨大的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
师:老师最喜欢看《挑战群英会》,也截取了几个片段供大家欣赏。(展示多媒体)
师:那么如何挖掘自身的潜能呢?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具体的做法。(板书:发掘自己的潜能)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成功企业家的事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昨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教师板书)
师:你是平时的生活中是怎样暗示自己的?
生:“我能行”“我最棒”“天生我才必有用”
生:我多看自己的长处,多从同学中寻找学习的榜样。
师:请大家阅读小男孩的故事,他的话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那句话体现了他对自己一种理想形象的设计,这是他有了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也有了人生的信念,给自己的人生道路以指引。
师: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激发自己的潜能,那就是:
生:设计更好的自我形象。(教师板书)
师: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自己的新形象,并向大家展示。
生:用语言、绘画、表演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愿望。
师:我们大家的愿望都是美好的,要想实现我们的理想,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中激发潜能,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就给自己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吧。
三、感悟升华,指导践行: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生:我理解了潜能与特长的关系。
生:我掌握了激发潜能的主要方法。
【教学反思】 1 、初一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容易被激发。用故事猜测法导入,有效的调动了参与的热情,关键是肯定了学生的价值,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为新课探究奠定了情感基础。 2 、通过例举相关事例,既能掌握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情况,又帮学生理解“潜能”这一抽象概念。
3 、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适当运用教材中的事例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