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林尽染是秋收——我看智慧高效课堂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3-11-27 09:35:00 点击数: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认为的。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格,那也是吃青春饭的,与所谓的明星无异,也就如泡沫经济。所以,一位教师,真正要安身立命于斯,不是在于其能有多少及格率、优秀率,而是在于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他的课堂,能否给学生的成长与后续发展带来的启迪和指引。
参与省培,进入罗老师的智慧中国工作站,对于智慧高效课堂,从怀疑到关注,从关注到投入,对于自己的课堂,我有了清晰的认识。
【0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教学是孤独的,高效与否,只有自己知道。外在的评论,多半是不那么客观。基于此,我对于高效的理解,在于这节课,你是否有感觉到教学上的舒服,学生是否在你的引导下,主动加入到你的教学氛围中,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是最主要的。在课堂上,一味地强调教学的目的性,学生却不一定有目的,这是教学最大的悲哀,因为学生, 不知道你所教给的东西,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成绩、分数,在很多的时候,不仅不被优生所承认,更不被差生所认同。中国古人说得真是绝妙“润物细无声”。真正的高效课堂,是让学生有此感觉,并在此感觉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参与的可贵。无它。而教师,却在此,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因为长久地要让学生有此感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尽繁华,才能冷静面对。
【0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爱它,你就去钻研它,并把它作为安身立命的东西,而不仅是一周五天的谋生工具。
或许这就是我对于高效课堂的做法。
对于斯,一直不敢懈怠,不敢马虎。智慧高效的课堂,要有智慧高效的备课,备课的高效,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教师备课花的时间越长,学生用来思考空间就会越广,用一种厨师之于饭菜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生。找到最好的素材,寻求最好的方法,构思最好的嫁接方式,把每一个环节做得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并让学生在此平台上,有思想的激越,有思考的起点,教师要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思想,去让学生的思想有更多飞跃的高度。
教学是智慧高效课堂的主阵地。高效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也不是用学生能回答多少问题来评价的。特别是对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更不能如此。知识的沉淀,素养的积累,是没有特定的评价标准的。因为我们只能让课堂教学更快乐些,让学生带着期待而来,留下回味而去。并让他们对教学有期盼,对老师有期盼,对自己的明天有期盼。
我的地盘我作主,对于老师,对于学生都是如此。学生被老师牵着,老师被学生牵着,都不一定是好的智慧高效课堂。课堂活而不乱,松而有度,知识与快乐齐飞,就是高效。
【0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寻觅觅,却不知身居何处。教学或许也是如此。对于课堂,一直不敢说自己能HOLD住。或许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这样想和做。让学生学得有味,学得轻松,让老师少教些,学生多生成些。这才是教学真正的目的,也是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终极。
我一直在学习,觉得这个好,那个也好,只有自己不好。或许这是谦虚的美德,或许这是自信的不足。哪一个才是自己的呢?教了半辈子,学习了大半生,却不知道,我是谁了。从洋思,到后六,再到今天我们所学的杜朗口,哪一个才是高效呢,对于高效课堂的追求,我们不能全部把自己打倒,一切从头开始,这不是高效,更不智慧。所以不管哪一种高效,最终都不能失去自己。把自己好的东西坚持下去,加上一些先进理念与优秀模式的嫁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考虑学生的需求,照顾课堂的容量,教学双方愉快,成绩在自然中提升,对于老师,对于学生,都是幸事。所以,我对于自己的高效课堂的反思,就是坚持自己,丰富的发展,别把自己的风格给弄没了。坚持把最不能坚持的做好了,你就是高效了,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科的,适合学生的,你就是高效的。高效给出的是成绩的检验,智慧的给出的却是人格提升,所以,打造成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师首先要做个智慧的教师,这样你的课堂才智慧,你的学生才会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