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13-05-21 08:39:02   点击数: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合唱艺术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合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极为重要而富有成效的手段,它能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通过合唱,还能使学生们产生谐和、融洽的合作情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牢固的集体主义观念。

合唱不同于齐唱与独唱,它对于来自不同环境各具不同音色特点且又未受过训练的孩子,要做到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于一体,最终能达到“合”的境界是不容易的。而且孩子们的声带天生是稚嫩,脆弱的,经不起强烈的冲击,在合唱中,既要扩展他们过于狭窄的自然音域,又要能保护孩子的嗓音。同时又要适应合唱中多声部的音准、音量、音色等的要求,还必须为他们明天的声乐技能的进展与衔接奠定基础的。我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大合唱的训练中,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的。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发声用声方法:

常听到老师在教唱时只提醒学生不要叫喊,要用气息来唱,但具体怎样去唱的指导很少。这里我在教唱时采用一种被称为“高位置的头声歌唱法”,它的要领是:微含着似的歌唱——扬眉、微提面颊、微笑并有打哈欠似的口形感觉。以头腔为主带动口、咽、鼻、胸腔的整体共鸣作用。我形象地启迪学生去掌握具体的歌唱方法:两唇就像两扇城门一样打开而不是撑开,这里要说一下,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尽量把嘴撑开,而没提到口腔里的打开。歌唱时软腭应提高,上腭形成一弓型,口里像含了一口水似的。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获得口腔共鸣的发声效果。

高位置的用声——用比喻启迪学生把眉心以上称为“楼上”,眉心以下称为“楼下”。歌唱时无论遇上高中低音都要像在“楼上”发出的声音一样高亢清晰,有透明感。鼓励学生们互相聆听、辨别,去获得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有气柱感的声音——要讲究声音有气息的支持,即有下方呼吸控制的声音。歌声要竖,气息要横,要学习用肚脐眼下的小腹微收来保持声音。我形象地启迪学生用竖起来的声音歌唱:像后牙根咬了颗豆似的将牙关打开,保持捧腹哈哈大笑时的喉头状态,用双手的中指指着耳旁的碟窦部位,两手拇指同时分别按下颌部位去感受坚唱声音的口型;想像着火车、轮船发出向上冲击的汽笛声,充分去感受声音“竖起来”和“气柱感”的视听感觉形象,同时注意声带闭合良好,各共鸣腔自然充分张开,以求音量的饱满和音色丰润,用高位置的声音求得音响的明亮和穿透力。

二、培养学生获得美好的合唱声音

引导学生去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会比学生原来的嗓音更圆滑、更宽广、更有弹性。它既能使集体的音色统一和谐,富有表现力和控制力,又可获得学生嗓音音域得以大大扩展的声音。获得美好的合唱声音还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

轻声歌唱——即是在相当于力度记号pmp声音范围内进行的歌唱训练。要像妈妈哼唱催眠曲那样的轻柔,歌声那样的轻松愉快,那样的自然流畅,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是如何进行协调活动的。这易于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并将对学生嗓音的保护和获得轻松、流畅的歌声产生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轻声绝不是那些过分强调轻,结果反而造成漏气的、消极的嘘声、气息,而是应有正确气息支持的,是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初步取得的富有美感的声音。

由轻声带出假声——歌唱中的假声位置是较高的,用假声来找到头声是一条极为有效的捷径。要让学生们学会用两个嘴歌唱:咽腔是歌唱者真正的嘴,还要锻炼学会使用后咽壁挺立起来的效果。强化抬起软腭的训练,迫使养成积极的歌唱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获得美好的头声。

用下行音阶练习去获得头声发声效果——从富于头声的母音(uu)开始,利用发uu的声音振动感觉位置,在鼻梁上面部份,集中在眉心前额顶部,逐步培养高位置的歌唱意识,逐步引伸到其他开口的母音oa等都能保持着高位置的感觉来演唱,这是获得美好头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之一。理解和辨别头声主要靠听觉,如在同一高音上先唱“u”和再唱“a”,未经训练的学生“u”是比较容易获得头声的,但当再唱“a”时声音便会从高位置的头声骤然掉到口腔里,变成“白声”的发声状态,就像从楼上掉到楼下的感觉一样。

因此,利用“楼上”和“楼下”这个具体的比喻形象,使学生们从中体会头声发声要领是行之有效的、具体地从“楼上”头声发出的高位置开始逐级下行到中、低音时,要求尽可能保持用高位置的头声来唱出下行音阶的音列。一个音一个音地去校正发音的位置,这样便可获得在童声合唱中无论从横的方面(旋律)或纵的方面(和弦)音色上的一致。

三、对学生进行合唱的声音训练

合唱艺术谋求共性的主要手段靠的是共鸣位置,解决好各部位的共鸣位置才能取得合唱共性。因为合唱的基础是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是个人基本功的提高,在合唱的用声上必须服从整体,才能达到合唱的均衡与和谐。因此合唱的声音训练有着重要意义。

起声练习——合唱的起声很重要,正如孩子学走路一样,总要迈出第一步。好的起声会促成发声生理上处于正确状态,有了统一的正确状态,才能获得正确的声音。合唱的起声以“激起”为主,音乐术语叫Attuck,指歌唱者在开始演唱一个音时应该平稳而利索,如果起声不正确,或模棱两可、拖泥带水,这样的唱法最令人讨厌,不耐烦。按照著名歌唱家桑特里的解说,就是声音要宏朗,延续时要平衡,收尾要利落。

起声练习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气息支持,二是声带闭合,三是共鸣腔打开,四是必须将即将发出的声音的高度、音量、情绪、音色、韵母的形态考虑好,然后在一瞬间发出的声音。

2、高位置练习——寻找高位置的声音,可以从假声中感觉头声。着重练习声音靠拢,充分聆听体会齐唱和二部合唱的效果。

3、头腔共鸣练习——懂得运用头腔共鸣,寻找“楼上”的声音位置,每个音都要用“激起”的方法来唱。

4、扩展音域练习——歌唱发音要轻巧,口腔要张开,用气息支持并“有气柱感”地往上扩展,声音要竖起来的感觉。

5、流畅性练习——流畅性的歌唱训练是合唱的基础,让学生所用持续的气息来练习唱歌很重要,练习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每个音之间要求连得很紧,好像是一个音一个音滑过去而不是跳过去,从一个母音进到另一个母音时,响声不要中断。

6、顿音练习——要求训练发音灵敏,让唇、齿、舌、上下腭器官的活动有幅度,并变换力度、速度、求得声音集中和靠拢。

7、连音练习——先用“m”哼唱,用以感觉声音在头腔中向前上方的走向,再用“lu”(噜)唱,求得集中和谐群体的声音,连音练习要求有声音位置和气息的运用,要唱得非常连贯且从容、流畅、音量要平衡。

8、和弦听唱练习——这是孩子们和声听觉训练的起步。唱时要求用稍微轻柔而具有一点控制感的声音,并在三个声部音量上取得平衡,音调上取得协调的基础上进行。

四、对学生进行合唱的音准训练

和谐优美动听的合唱也离不开唱音的准确性。合唱音准分为两种:一种是曲调的——横的音准,即合唱分部的音准;一种是和声的——纵的音准,即合唱的总的音准。但无论曲调还是和声的音准,它们的唱音法要领是:大音程的唱音要向唱上行的大音程扩大,把第二个音尽量唱高。通常演唱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和大七度时都不够准确,因此要将第三个音最大限度地唱得接近它的绝对高度。下行时要将第二个音尽可能唱低一些。小音程的唱音要向一方面缩小。唱小二度、小三度和小七度时常唱得不准确,原因是这些音程的唱音缩小得不够充分,所以唱上行小音程时应将第二个音尽可能唱低一些。唱下行小音程时要把第二个音尽量唱高一些。

在合唱训练中,要做到“横”的和“竖”的各声部音响关系的音准和谐,就要坚持对孩子们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固定音高听音训练是锻炼学生音准的有效方法。

⑴全音、半音的音程听辨:3 4 7 1 4 4 5 5 7 7 2 2 2 3 4 5 5 6 6 7等;

⑵训练听辨和弦的能力,如通过听辨大小三和弦及其进行(以大调为例),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⑶通过听辨同名大、小三和弦:

找出大、小三度音的区别,找出大、小音阶的区别。上述各项听辨内容,都应紧密与合唱训练有机结合,才能逐步提高孩子们对“音”的观念,才能使音准达到理想境界。

五、培养学生合唱的协调性

协调是指总效果之意,指多声部在演唱中相互取得的关系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是指合唱进行中瞬间的纵的关系而言。其中包括有三个具体条件:音色、音量、音准。只有三者处理恰当才能有协调的合唱音响效果。可从下列几方面重点进行训练:

有控制地歌唱。合唱的起声后应立即进行保持上面的头声高位置和深呼吸气息的支持状态,丝毫不能松懈,以保持合唱这门集体艺术的“共性”特点。要训练孩子们有控制的歌唱,需要指导者细致地对个别音量过大的要相对收小;音色过亮的要求圆润点;对唱得过轻的则要求放大些;这些去逐一磨掉个别突出的棱角,再让两旁的学生们互相聆听取得协调一致。

恰当处理合唱层次关系。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艺术,作品中必然存在层次问题,不同歌曲中各声部担任不同的角色,指导者对歌曲中的主旋律、辅助旋律、和声性声部、节奏性伴唱声部、装饰性助唱声部等要作出相应处理,提出明确要求,绝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只听到主旋律而听不到和声。具有正确的层次关系才能让听众听起来协调悦耳。

合唱意识的形成是协调的主要因素。一个合唱队演唱水平高低和良好的内在听觉训练、听觉能力是形成正比的,只有坚持长期有计划的循序渐近训练,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合唱观念。从二部合唱曲来说,主旋律和低声部是通过互相配合而成为一个整体,这便称为合唱意识。要求孩子们合唱时不能只管自己的声部,还要学会聆听与另一声部组成的和声效果。这种合唱意识的形成,是通过不断多次的练习得来的,一旦养成习惯,合唱的技能基础就能扎实稳固,为演唱多声部创造良好条件。

要善于鼓励孩子们合唱的信心,尤其要善于指出两个声部和谐的难点并非是由于第二声部难唱,而主要是听觉的习惯性问题。因此,当分好声部后,要抓紧进行和声的听音练耳练习,有针对性地指出:第一声部难点在于旋律的音域较宽;第二声部的难点往往在于旋律性不强而不容易唱准唱稳的特点,带领孩子们有重点、有信心地逐一解决疑难。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如无伴奏的合唱练习,合唱的对比训练等等。让学生从小打下扎实的音乐基础,掌握正确恰当的合唱技巧,从而唱出更加优美动听的歌声。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