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13-04-25 08:04:44 点击数:
小学科学课程在于细心地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一切的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反思本课教学活动,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时一下几个方面:
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制造声音到探究声音产生的实验,让学生利用材料想出方法制造声音,想出多种方法来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在实验中既动手又动脑,人人有任务,人人可参与,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
成功的活动设计离不开成功的材料选择。只有有结构的材料才能使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我精心为学生选择有“结构”意义的材料,让振动看得见的材料橡皮筋、钢尺。振动看不见但能感受的到的材料小军鼓、音叉。既能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激发探究的兴趣,又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这种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实验研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学生对此会兴趣盎然地进行探究,这就是在“真刀真枪搞科学”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
教师要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玩法能为本课所研究的问题服务,防止发生偏离。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科学课的学习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小组活动合理分工、各司其责,开展得很顺利时,就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学生明确这样做是正确的;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指导,使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只有分工细致明确,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也才能顺利完成。“合作学习”作为学习方式进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加以引导,要让学生慢慢接纳、应用它并使学生乐于合作学习,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提出的活动要求不够简洁,在今后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和思考的地方,呢里做到简洁明了,学生易记。小组合作交流部分体现不够,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有点少,客观上好像课堂活动多、时间紧,主观上我认为自己在教学设计时考虑不足,安排不够合理,这是今后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