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揭题,直入情境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12-12-14 09:40:27 点击数:
所以笔者对自己有这样的“警语”:如果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景。即——“开课揭题,直入情境”。它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同时让“课始”这个环节显出简洁、洗练、,语文的情味浓郁。
下面是笔者的教学实例。
例一,《律诗二首》的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同学们能不能用艺术的、优美的语句将“我们要学习诗歌”这个意思表达出来?
生1:诗歌在我们面前。
生2:让我们朗读品析诗歌。
生3:让诗歌进入我们的情感世界。
生4:我们能够认识诗人,领会诗意……
师:大家说的意思可以这样表达——今天,我们与诗人相遇。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就是,1、与诗人相遇,2、和诗人同行,3、对诗人说话。
例二,《夏天也是好天气》导入。
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生大声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
师: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那个字要读重一点?
生:(齐说)“好”字。
师:一起试一遍。(学生齐读课题,重读“好”字)
师:如果人们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
生(齐说):“也”字。
师:请试读一次。(学生齐读课题,将“也”字读得略长一点)
师:我们再来读一次,将上面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学生齐读课题,“也”字拖长,“好”字读重)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夏天也是好天气”吧。
例三,《故乡》的导入。
师:课外练习以中有这样的话:“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我们能不能用课文中的内容来替代这段文字中的“故乡”呢?
师: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生活——
生:一种是记忆中的生活,一种是现实目睹的生活。
师: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情感——
生:一种是记忆中的情感,一种是现实目睹的情感。
师: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交往——
生:一种是记忆中的交往,一种是现实目睹的交往。
师: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杨二嫂——
生:一是记忆中的杨二嫂,一是现实目睹的杨二嫂。
师: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闰土——
生:一是记忆中的闰土,一是现实目睹的闰土。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品读课文中写“现实目睹的闰土”这一部分。
例四,《狼》的导入。
师:学习文言字词,方法之一是联想成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加深理解,扩大积累。如“狼”字,大家就可以说说有关狼的成语。
生: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如狼似虎。
师:你们看,都是贬义词。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狼》。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狼,什么样的屠夫。
从细节上看,上述导入有着如下的意味:
1、引导巧妙,手法生动;
2、语境美妙,气氛活跃;
3、师生互动,指向明确;
4、时间极短,内容丰富。
它们都表现出了“开课揭题,直入情境”的特点。并且给了我们这样的启迪:语文课开始的第一秒钟就应该是在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