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创意,精巧的细节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12-12-14 09:38:10 点击数:
什么是创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创造性的设计、构思等”。创意,表现在教学研究上,就是体现教学智慧。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是语文教学的发明家。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创意。创意无限。从阅读教学设计来看,一位优秀的、成熟的语文教师,不可不研究下面的阅读教学艺术:
细腻的研读 (教材研读)
别致的处理 (课文处理)
灵动的思路 (思路设计)
诗意的手法 (手法运用)
精巧的细节 (细节琢磨)
下面重点讲――精巧的细节。
(01)开课揭题,直入情景
(02)预作舖垫,顺利推进
(03)精彩朗读,动人心魄
(04)精心设问,有聚有散
(05)穿插引进,丰厚内容
(06)侧面入手,正面解读
(07)变直为曲,柳暗花明
(08)平等对话,诗意讲析
(09)生动收束 余味犹存
(10)还有:选点切入,繁简得宜;适时打住,巧妙过渡;活动充分,兴味盎然……
第一,什么是教学细节:
细节: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的细微部分。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步骤安排或环节推进以及其中的活动设计和教学手法的运用。比如说,开讲,引入,收束,过渡等等具体的教学环节就是细节。比如说,提问,讨论,朗读,板书等等具体的教学环节也是细节。比如说,文意把握,要点概括,词句理解的阅读指导也是教学细节。比如说,思考、对话、交流、置疑等活动也是教学细节。可以说,研究一节课的设计,主要地是在研究如何艺术地设计教学细节。?
第二,对于教学细节,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认识:
1.“教学细节”是有层次的。?
从课堂教学的设计看:?
第一层次为整体勾勒层次或整体构思层次,如某一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的安排。?
第二层次为块板活动层次,如某一个教学环节怎样展开,怎样进行,怎样收束等。?
第三层次为环节中的具体步骤层次。?
2.“教学细节”是多类别的。?
从教学手段看,有朗读、提问、板书、媒体课件、情境设置、资料穿插等细节的设计;从活动类型看,有朗读、说读、写读、听读、赏析等细节的设计;从教学结构看,有课的起始、引入、铺展、过渡、高潮、收束等细节的设计;……,等等。上述诸多内容中。还有更小的细节可以探究。它们“每一个”都是一个研究专题。
3.对于教师来说,优秀的“教学细节”设计需要四个方面的背景。?
一是教师教学的理念,二是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三是教师的教学技艺,四是教师的语文对专业书籍和杂志的阅读视野。只有这四者综合地表现于一位优秀教师的身上,才能够真正设计出精美生动的教学细节。?
第三,“教学细节设计艺术”所研究的内容:
主要有四大内容:
一,从整体构思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细节的设计。?
二,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细节的设计。?
三,从手法运用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细节的设计。?
四,从普遍存在的弱点来研究教学细节的设计。?
第四,阅读教学中教学细节设计的方法例谈:
(1) 开课揭题,直入情景
我曾说过:如果说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么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境。即——“开课揭题,直入情境”。它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同时让“课始”这个环节显得简洁、洗练,语文的情味浓郁。?即少用大量的开场白,少用音响渲染气氛。上课之初有时需用好的导语,一般状态下则可通俗、简朴,节约时间。
①《律诗二首》
开篇这样说:今天要学两首古诗,请同学们用艺术、优美的语句将我们要学习古诗这个意思表达出来。这样进入课文的第一步就刺激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只欣赏老师的语言美(引发学生的赞叹老师只成功了一半,应引起挑战)。诗歌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了解诗歌,让学生进入情感世界。学生表述后,老师说:“今天我们与诗人相遇,和诗人同行,对诗人说话。”
②2006年在沈阳市上读报课
大家都说一句话,要求都与“读报”有关,但不许出现“读报”二字。老师先示例:“为你打开一扇门。”
③《故乡》
《故乡》实际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一是现实目睹的。同学们能否用课文中的内容代替标题呢?于是学生七嘴八舌:两个生活,两种情感,两种交往,两个杨二嫂,两个闰土……此时教师说:现在我们来学写现实中的闰土这一部分。这样既勾勒出了全文的线条,而且快速切近了教师所选部分,可谓简要。
④《狼》
学文言词方法之一是联想成语。学《狼》联想并说出与“狼”有关的成语。学生列举后教师小结:都是贬义的,那么本文写什么呢?请看课文,什么样的狼,什么样的屠户?
⑤《散步》
请同学们接着老师的话来说:今天我们走近《散步》,这里有——(请学生续说)
阳光、三代人、池塘、故事。
这样学生粗通文脉,下边我们走近美文。先批评学生说得不好,看作者如何说(打开多媒本展示原文精美片断),然后强调:这说是散文的表达。
⑥《小石潭记》
请补全:
小石潭( )记,根据课文说一下。学生多说“游”。
小石潭记( )。学生多填“游”“人”“事”“景”。
然后教师明确。这样简洁、朴素、快乐。带点艺术性的导入对课起指导作用。
(2)预作铺垫,顺利推进
教学铺垫,是为了顺利进行目标教学而进行的引入知识、简介背景、预读课文、调动情绪等等降低坡度、由易及难、由远及近、渐渐引入的敷设工作。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做的事。铺垫可以用于课文整体的阅读教学,也可以用于课文局部的阅读教学,特别需要用于课文难点的教学。它更多地用于文学作品和文言诗文的教学。降低坡度,由近及远,敷远涉近。要有知识、情感的铺垫才不生硬。
①氛围式
《珍珠鸟》有一只可爱的小珍珠鸟,请七嘴八舌地说:你眼中的小小珍珠鸟是什么样的小鸟?加“小小”二字,则学生会反复说,则活泼引出小主人公,可爱。
②释难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要解决两问:何为“丧乱”“茅屋”。
《纸船》先要知冰心生平、写本文缘由及其温婉的魅力。
《金色花》《藤野先生》类先要给学生背景材料,以知人论世。
③设例式
《雪》请听老师吟诵短诗:雪是洁白的,它悄无声息一路走来……当大地感谢它的壮美,它只有洁白的沉默。而后让学生再听一遍,谈一下感受。
④伏笔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们的长辈读此诗很有感受:14岁刚读到这首诗就知道一辈子都不会忘,知道它不会离开脑海;17岁的学生读此诗很有感受:最喜欢其中两句在讲课最后环节设计“各抒己见”,则学生不由自主会仿拟教师开课所举例
(3)精彩朗读,动人心魄
朗读在日常教学中一般以两种风格出现。一种是朴素的,是不借助其他手段的朗读;一种是华美的,是借用了媒体手段的朗读。所以人们也一般地以为这种“借用了媒体手段的朗读”是创新。
其实朗读教学有着更为高远的创新境界和更加诗意的教学情境。创新的朗读教学设计要更能表现出诗意的细节之美。
①角度精细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还有另外一种读法,此诗本是给邻居小女孩的题词,如与人谈心,请你用跟同桌说话的方式读;遇到困难时我们会默想名言自励,请用内心独白式读。
②手法艺术点
《神奇的极光》是说明文,则可以进行选点式朗读,选描写极光的三处:神话传说中的,科学家眼中的,肉眼目睹的。《紫藤萝瀑布》请用喜爱的语气读第六段,请用赞叹的语气读第十段,《口技》用说书方式读,用湖北评书读。
(04)精心设问,有聚有散
提问设计,有两个境界是难以达到的。然而正是这两个境界,展示了提问设计的美好――它们回答了人们多少年来对提问设计的最大的疑惑,人们总是说提问太多、太细、太滥,但就是没有很好的解决的方法。
第一个境界是:主问题的设计。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我们称之为“主问题”设计。它是对大面积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
第二个境界是:微型话题的设计。主问题的变用,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设置微型话题。
《狼》一课设计的八个主问题:
展开想像,口述狼的故事。
这一课有一重要特点:写狼必写人,写人必写狼。能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表现了屠狼斗,故事情节层层相扣,十分曲折,能举例说明吗?
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尤其语言简洁生动表现在哪里?
请以“狡猾与机智”为话题谈对狼的看法。
请以《狼》中之狼为题谈对本文的看法。
请对全文字词举例欣赏,讲清几个词的表达作用。
请给全文每一段话加上评点语。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巴黎圣母院》片断)微型话题设计;
“哄笑”的描写赏析
对加西莫多称呼的欣赏
对加西莫多脸色的欣赏
对加西莫多眼光的欣赏
对要水场面描写的欣赏
对送水情节的赏析
对“插一笔神甫出现”作用的欣赏
课文片断语言欣赏
在此之前先作厚实的铺垫:作者、相关情节、字词,约用时5分钟
最后一个话题:
美与丑的看台
(05)穿插引进,丰厚内容
所谓“穿插引进”,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或靠近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与课文学习相关的内容。这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是一种优化课文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结构的一种手法。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有穿插就有起伏,有穿插就有波澜,有穿插就有扩展,有穿插就有新的吸引力。教学中有时要有机、恰当地将课文单薄处弥补一下,可以知识卡片形式出现。《与朱元思书》导入:初读课文,穿插字词卡片;朗读体味,穿插知识卡片(朗读要领)
美点欣赏,穿插知识卡片(老师从哪些角度欣赏);美诗扩读(穿插不常见的山水美诗)
《纸船》:课中插页之一——背景材料;课中插页之二——又一首小诗《失去了港口的船》;课中插页之三——又一首小诗,关于思念故乡这些穿插使课堂显得有节奏,思路清晰;也使课堂教学更有艺术性和知识厚度。
(6)侧面入手,正面解读
在使用这种手法时,教师并不正面切入课文,并不是用讲析、欣赏、品评、置疑等等方式直接展开课文的学习。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设计的活动好像与课文品析没有什么关系,而实际上是为了“歪打正着”,实际上是为了品读课文。在文章作法中,有一种方法为“突起,纡行,峭收”。“纡”是指内容表达要纡回曲折而富《说“屏”》:开讲后让学生做个练习——从文中找个句子,放在文章开头,读让人一见此句就欲读全篇。这就是侧面入手,实际上正是让学生读课文,感知文意。《邹忌讽齐王纳谏》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讲一下“门庭若市”这个成语故事,用意同上。《石壕吏》让学生把全文改写成剧本。此类教学设计始于同一个创意:读一文写几文。
它的好处在于:1、变了角度,有技巧性;2、教师言词简单,而学生大量活动。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手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学有所得,积累丰富。
(7)变直为曲,柳暗花明
在文章作法中,有一种方法为“突起,纡行,峭收”。“纡”是指内容表达要纡回曲折而富有变化;“突”、和“峭”则是指开头和结尾要精警、醒目和含蓄有力。
阅读教学中,有时候也需要“文如观山不喜平”的教学意境,用写文章的话来说,就是“纡行”;从教学设计的手法来看,就叫做“变直为曲,柳暗花明”。所谓“变直为曲”,就是“盘马弯弓射不发”。目标已经明确,却“故意”走一点弯路,不是直奔目标,而是用各种“旁敲侧击”的手法,引着或者“逼”着学生去思索,去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若说词义理解,直路是教师串讲,师生互问的讲析式;曲路是:学生活动“巧编练习”:用“比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学编拟一组“词义辨析”练习,然后互相研讨答案正确与否,然后站起来说出或提问同学自己的习题设计。《游山西村》直路是单讲此诗,曲路是沿用老教材的编排,将其与《过故人庄》放在一起讲。
(8)平等对话,诗意讲析
“对话”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儿,这与课标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课标在此方面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说的是理念。?
第二,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说的是形式与要求。
关于对话,人们有很多内容比较复杂的诠释。我想,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课堂对话,主要指师生围绕着某种教学内容、某个教学话题的看法与交流。
教学评价的语言要变一下,因为其中部分是交流,是对话,要优化、升华学生发言,要机智。
如: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生活就是海洋,海洋是不平静的。生活也像一条河流,是弯曲的,但也奔流向前。
(9)生动收束 余味犹存
语文课堂教学的收束,不外乎两种形式:大量的是不事雕琢的、平实的。如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小结本课的学习方法,小结本课的学习状况,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交代与下一课学习有关的预习要求等等。另外一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如呼应式收束,课始播放过一首歌曲,收束也就是一首歌曲;如渲染式收束,如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最后教师激情地朗诵一段或一篇自己的创作,等等。
从教学细节设计的艺术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些形式比较活泼、内容比较精致、语言比较优美、意境比较高雅的收束方式呢?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些让人觉得余味犹存的收束方式呢?应该说是可以的。
《狼》读课文高潮部分时,提示:有一处可加“啊”字,放在哪里好?
学生各抒己见后,明确:情节最紧张处——“一狼洞其中”的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