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初中音乐教学的新乐章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12-12-13 08:32:32   点击数:

 

奏响初中音乐教学的新乐章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给人一个驾驭想象的空间,不同人对音乐有不同的感受。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多年来在不断改革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体现在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值得我们大家深思。在现代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继承和发展几十年来教学中积淀的宝贵经验,又要重视现代的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等因素的融合。这样给初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新理念应该及时的奏响在最前沿的任课老师的课堂,让音乐教学展示它独有的魅力。

一、拨动音乐的兴趣之弦

   进入中学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很明显的变化:开始对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只有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拨动音乐的这支兴趣之弦,显得由为重要。

1、怎样导入才能做到引学生入胜?语言就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导火线”,情感表现就是这根“导火线”的燃点。空洞的说教会流于平庸,同时也无法营造歌曲所需要的课堂氛围。这要求音乐老师随音乐表达或喜或悲、或爱或恨的情感和语言,感染学生,使其入境。如:欣赏《春晓》导言:“孟浩然的《春晓》大家一起背诵”“北大的学生用了你们熟悉的音响,创编了这首诗,你们想听吗?”学生一下被吸引住了。这样的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始。精心的导言要简洁,要把教学内容自然的让学生接受,对赏析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音乐体验,这正是我们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

2、音乐的不确定性和宽泛性,使得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存在绝对的“对”“错”。当学生的表现与老师感受不相吻合时,老师千万别轻易说“你错了”而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课堂上语言既要简洁,又要有情感,这要求老师象一个演员,渲染感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如:通过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以及声音的力度化,把一种欢快的情绪传递给学生,使自己和学生都有一种全身每个细胞都在跳动的感觉。另外还要及时的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程度的表扬,使他们在音乐课中找到自信。充分感受音乐的意境,表现音乐的情感,理解音乐内涵。

3、音乐不是讲出来的,不是靠口头传授的。有人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没有参与音响的体验是无法达到音乐审美的还有一种语言:就是身体语言。如:歌曲《青春舞曲》一课中,我设计了三个简单的新疆舞蹈的动作,音乐响起时,我师范设计的舞蹈动作。很快的学生都模仿,很快的边唱边舞起来,新疆民族的音乐风格和节奏很快被学生接受。这种身体语言,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乐是可以用身体表现的,并从音乐中得到愉悦。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使它成为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工具。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必须设立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造活动等。特别强调的是在各项活动中要注重的是“音乐”这个主语,加以身体语言,让学生在“动”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教师在这个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策划者与引路者,学生才是音乐活动的主角。

二、奏响师生互动的新课堂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在音乐课堂中,音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才能做到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改进的问题。

初中的音乐教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欣赏课,每次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室里总会不时传出嘻嘻哈哈的笑声,不是因为音乐有多么欢快,而是学生们觉得老师播放的音乐听起来很搞笑。例如:在欣赏《白毛女》选段的时候,学生们就哈哈哈,居然还有人说,老师这是什么啊?能换流行音乐听吗?他们根本没有多少的耐心听下去。在上唱歌课的时候,学生大多数都觉得音乐书上的校园歌曲没有流行音乐好听,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敷衍了事,哼唱几下就算完成了任务。当开展活动时大家还是很积极,但是大家想的都是别人表演自己看。例如: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的时候,学生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首歌曲,讨论的时候还是很积极,当要求各小组派一两名代表时,大家就你推我,我推你,到最后上台表演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老师的与学生的似乎缺少了一些润滑剂,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有些苍白。

1、投其所好每个学年段的学生都有不同需求,小学生们总希望,音乐课就是他们的游戏课,而初中生们总希望,音乐课老师能教些流行歌曲,希望老师能不断的给他们带来惊喜。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来实施教学,比如初中音乐课程中,可以在一节课快结束时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作为学生们本节课表现好的奖励,还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即兴表演等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创编的动作或者表演的节目,进行评价、总结,这样就能做到很好的互动。

2、乐在其中怎么样才能做到学生们乐于跟老师互动呢?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平、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们交流、互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分组比赛、课堂外教学等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课堂上注入了快乐的灵魂,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更加默契、融洽,课堂也变得生动。
    3、情绪饱满、快乐学习一个人的情绪是极具感染性的,人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该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不同的教学情绪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参加活动不积极,如果此时老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可能活动就没法再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老师主动的为大家起个好带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可能此时的课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我看来学习应该是非常快乐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时常都提醒自己要把快乐带到课堂上,带给我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快乐的教学,学生才会快乐的学习,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更应如此。
  目前教育界大力推行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的全新改革旨在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怎样才能做到呢,关键在于课堂中,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的配合默契度,提高师生之间的默契。

三、乘着音乐教学理念的翅膀飞翔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编写体系,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突出了创造性。教学内容 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与其他文化的结合。

1、以审美为核心:音乐的本质是审美。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过去,我们比较重视音乐教育的认识功能,只要给学生教会唱歌和识谱就行;或者把音乐作为一种专业,加强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以说教代替了音乐。这两种认识都违背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本质。音乐教育应树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演唱、演奏、欣赏、创作、表演等,感受音乐的各种美,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新标准中的一条重要理念,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的。兴趣不仅仅是让学生高兴、玩,它还应该体现在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兴趣就是愿望,是成功的体验。在新教材中,就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尽量使每一个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把枯燥的学习渗透到有趣的音乐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制作及乐器的操练,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新的世纪是一个创新的、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建设人才,人才的培养创造意识首当其冲。音乐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的科学,如:音乐的审美过程是一个运用通感联想的复杂心理过程;音乐的不具象性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乐器的演奏是集感觉、审美、思维于一体的过程。通过对音乐作品、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创造能力。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如:用声音编排故事、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4、与相关文化相结合: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它是一种普通文化教育,把音乐教育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之中,与相关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在美术、戏剧、影视中,音乐作为背景是不可缺少的,在其它学科中音乐文化也是同他们密不可分的。又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歌曲《青春舞曲》、《桑塔路琪亚》、《我的祖家是歌乡》、《西班牙女郎》等,了解国内外各地的地理环境。在文学、诗歌、历史中,音乐文化也起着重要作用。将音乐文化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其它学科中,通过音乐这条主线,使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氛围,构建起与其它艺术门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怎样让初中音乐教学奏响新的乐章,是给所有的音乐教学工作者一个不断革新和完善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实践!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