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有效备课 改革备课评价标准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12-11-05 15:39:37 点击数:
倡导有效备课 改革备课评价标准
安庆市沿江路小学 丁龙华
原本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种自觉需求的教学行为。当一位刚上岗的教师或开设公开课的教师,备好课如同备好一份演讲稿,会觉得心里踏实。细细谋划,潜心思考,认真撰写,教师会自觉的将这些环节的完成,作为上好课的前提。可见每一位教师都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的经历。
当一位有着多年教龄的教师,上课该给学生讲什么,是想好、是撰写好,都有一个思量准备的过程,可见每一位教师上课前必不可少都有这样的教学行为。
既然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规范教师的备课行为,强化教师的备课专业化,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工作,成为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力抓手。职称评定,专家要查看备课笔记;学校核定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检查备课笔记是常规;领导听课要查看备课笔记。而查看备课笔记的模式大致都是:
节数+篇幅+书写+进度+反思=备课笔记检查项目
由于过分的强调备课形式的标准化,检查形式的公式化,加上教师的任务核定、经济利益、职称评定的负荷,让备课这本该自觉的行为功利化了。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写教案、为了职称评定而写教案的大有其人。当书店里、网络上教案范本大量出炉后,备课=写备课笔记=抄备课笔记的现象也尤为严重。
如果用“拿来主义”来解释抄教案的好处,或许能让人接受,然而更可悲处,抄好的备课笔记连自己都不愿意再多看一眼,就别说用抄来的教案上好课了。抄得整整齐齐的备课笔记只是等着领导专家的检查而已。现如今,写备课笔记也就成为教师不愿为而不可不为的行为了。
备课之所以变成了“抄备课笔记”的机械式的工作,显然,是脱离上课而用孤立的评价备课笔记的方法来衡量教师的实际备课状况的结果,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赋予备课以活力,让备课笔记真正用于教学,方便教学,只有提倡多元化的备课方式、建立灵活的备课管理模式,才能让备课走出“抄备课笔记”的尴尬境地。
如何让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我认为,首先备课的形式要返璞归真。具体可采取以下两种并进的方式
一、为了使备课真正方便教学,为教学服务,每位教师对所任教的教材认真钻研,在书中标出重点,理出思路;查阅资料,做好书中批注或制作卡片资料(或作插页)以备上课使用;这样教师就是抄教案,也还必须筛拣出为自己上课所需要的部分。避免了不动脑筋抄教案的现象。
二、每位教师都要撰写教学札记,按年龄分类:青年教师每日一教学小记即教学日记,每单元一札记(不少于500字);中年教师每周一教学小记即教学周记,每单元一札记(不少于500字);老年教师每单元一札记(不少于500字)。
教师的教学日记、周记、札记可以手写也可以在网上开博。教学日记、周记或札记可写在教前,是对教学的思路整理等;也可以写在教后,类似于教学案例、二次备课、反思、教育叙事的记录;或者教学前教学后二者兼而有之。总之,把“备课笔记”改为“教学札记”,如同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写日记的随笔形式,使“备课笔记”所记下来的东西,真正是老师所想写、所想记的,而且是具有保存价值的的教育实录。可以想象,如果一位教师能数十年入一日,真情实感地做好教学日记、周记、札记,那将是他教学生涯最宝贵的财富积累。
如何督促教师备课任务的完成?我认为,备课与上课密切相关,课究竟备得怎样,必然会体现在课堂上,也只有通过上课来验证,这是衡量备课的不二法门。评价上课的同时,也就评价了备课。因此,认真备课、上课,虽然是两个教学环节,却应该作为一个要求提出来,而备课只是作为一个子项进行评价,且以看上课为主。?
课上得怎样,只有听的人知道。因而要在“听”字上动脑筋,做文章,做细,做实。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四十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促使教师备好、上好每一堂课的保证,是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的根本之所在。这样,教师才会注意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良好导向作用。
课上得怎样,只有听的人知道。因而要在“听”字上动脑筋,做文章,做细,做实。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四十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促使教师备好、上好每一堂课的保证,是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的根本之所在。这样,教师才会注意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良好导向作用。
对教师是否认真备课或者说如何让教师课前做好上课准备,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来管理:一听,二看,三引。
一听:听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二看:看书中批注、看教学札记、看学生作业。三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专家引领,让备课内涵专业化,科学化。
督促、管理教师备课任务,只有一个目标——上好课。让备课评价标准体现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即真正体现备课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倡导有效备课方式,首先要摒弃僵硬的备课检查模式、评价标准。让备课这一常规教学任务常态化,减轻教师因机械性教学劳作而产生的沉重负担,增加教师教学活动中科研含量,让师生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让学校、教师与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