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政治 > 教学资源

学在名校 行在当下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2-10-29 08:22:14   点击数:


学在名校 行在当下
——参加长海县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班教育考察培训学习体会
金秋十月,带着对名校学习的渴望,长海县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班全体学员在主管干训工作的衣春霞副校长带领下走上了名校学习考察之路,围绕高效课堂和有效德育相结合的主题,我们一同走进丹东凤城六中和沈阳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校园与课堂,让我们真正领略什么是眼见为实,名不虚传。结合亲身所观所感、所悟所想,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用什么打造学校品牌——理念引领、继承创新
选择凤城六中和沈阳实验学校,是经过多方考察做出的决定。而此次学习确实让我们不虚此行,大饱眼福,收获丰硕的精神大餐。
进入凤城六中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仁者爱人”的雕塑和“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自信和成功”的校训,环视整个校园楼宇虽小,但文化气息极浓,校园处处显示文化的魅力;进入课堂,班级学生虽多,但人人参与学习氛围极佳,课堂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教学硬件一般,但人文精神极好,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走进阳光大课间操,学生个个情绪饱满,精气神十足,齐背六中学生品质、男生风范、女生气质,以手转魔方拉开广播体操的序幕……学校的精神文化在学生身上得到了最好体现。
      
凤城六中何以由当初建校时的6个教学班、260余名学生,发展到现在30个教学班、1750多名学生,成为凤城市规模最大、管理最严、质量最佳、口碑最好的初中名校,成为丹东地区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成为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校。他们有一套科学,具体,富有生命力的做法:首先是提炼六中品质,然后是细化六中品质,多角度评价学生;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学校每个工作环节,德育无处不在;同时引入充满乐趣的激励机制——评星晋级。让学生一入六中就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可以想象,一个充满志向而又品质优异的学生,他的学习动力一定是无穷无尽的。六中品质明确了学生在做人,学习,健体三方面应养成的习惯和形成的品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六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符合素质教育理论,紧扣时代脉搏,是新课程改革所期待的。
辽宁省实验学校位于沈阳北陵地区,占地约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87平方米,办学设施完备、先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得以广泛运用。学校创建于1957年,前身为辽宁省实验小学,1999年更名为辽宁省实验学校。现隶属于沈阳师范大学,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设有小学部、初中部、国际部,共有45个教学班,两千余名学生,158名教师。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实验创新”的办学宗旨,倡导尊重理念,加强内涵建设,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以教育思想超前、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上乘、办学特色鲜明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形成了以实施素质教育和实行现代学校管理为核心的优质教育品牌。学校以教育思想超前、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跻身于全国基础教育名校之列。结合学校以人为本的现状,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深入学习领会生本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观念,从学生角度备课、上课,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努力实现生本教育倡导的“学习快乐、素质发展、成绩优异”的教育理想。通过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确实感受不一般,生本思想无处不在,他们对生本教育的理解为: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以改变教育行为的方法来发挥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他们通过创设生本高效课堂,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生本高效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给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和交流、互启、提炼等学习实践的时空,又能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状态,亲历学习的过程,获得学习的深刻体验。让我们充分体会“实验创新,整体育人”的育人理念,感悟“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和谐共生”的教育追求。
二、怎样打造学校品牌——关注人本、抓住细节
走进凤城六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六中的魅力,体会到了浓厚的人文气息。此次考察学习,我们与其他七所学校一起听了两节常规课,看了阳光大课间,听了一节反思总结课及六中副校长的报告。让我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六中的探索、发展和前景。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一条符合课改要求、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据凤城六中副校长讲:从1996年建校到现在,凤城六中课堂教学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6年,自主学习;1998年,自主探究;从2007年开始构建了“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我觉得凤城六中之所以走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一是前两个阶段的铺垫与积累,但更重要的是借助了课改的春风,依托省级课题“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凤城六中教学改革之路越走越宽。
      “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中的分组,分出了竞争,分出了活力,分出了互帮互助、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也分出了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更分出了责任,分出了和谐,分出了高效,分出了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新境界。为学生营造一个竞争的空间,搭建了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天地,进而使课堂和谐而高效。
凤城六中大胆构建这样的课堂,充分说明凤城六中的领导和老师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凤城六中的教师在课堂上用独特的教学艺术,大胆的教育创新,和学生一起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展现着智慧的碰撞。他们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无独有偶,沈阳实验学校也做到以生为本,探索生本高效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实验小学围绕“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就美好未来的素质”的办学理想,立足主渠道,让课堂教学成为引领每一名学生自主发展的高效时空,通过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形成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备课、批改、辅导、考试的教学全过程,落实课堂教学“三不讲”“三个注重”“三个保障”、“三标准”;落实教师的“四要”和“四不要”;落实学生的“五个拥有”、“十个培养”;积极进行生本课堂评价,保证课堂教学高效进行,以实现学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并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形成“轻负担、高质量、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办学特色,打造了和谐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和育人环境。
(二)以德育人,建立富有实效的德育运行机制
六中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目标。“六中学生品质”和“男生风范,女生气质”使学生们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在日常生活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学生们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把学生们的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地点都应该做什么,都进行细化管理,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规范其行为。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们可以在没有体育老师的管理下,按部就班,整齐划一的完成各项活动。无不体现出德育的实效性和育人性。评星晋级活动,使学生们枯燥的习惯养成变成了喜欢的升级游戏。学生们可以体验到成就感,就会更积极更投入更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每天的精神充电,反思班会,成长日记,不仅使学生们发现自我的优点和不足,而且他们也会发现其他学生们的闪光点,从而共同进步。毕业和开学典礼走红地毯,模拟长征春游远足,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意志,会成为学生们前进的一种动力。使德育程序化、系列化、递进化,一步步实现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美好人格的形成,思想的升华,道德的提升。
六中的道德教育就象一座灯塔,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因为它使你总往高处攀登,它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它使你每次抬头总能看到希望。六中品质,就象那座山,让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
如果教学创新是六中发展之根,那么德育先行就是六中壮大之本。德育和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德育工作抓好了,有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有了理想,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
三、我们的差距在哪里——路在何方
在不断走进六中的过程中,六中学生的品质、精神风貌,六中活跃的、富有生趣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等一次次震撼我心灵;走出六中带给我更多的反思、惭愧、和对未来工作的深深思索。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该向哪个方向努力、怎样努力,值得我认真探索。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1、缺少科研意识。通过两所的考察学习,可以说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无不与他们科研的高度重视有关,都是在课题牵动下获得的,无论省级课题还是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他们都是在做实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究的,课题引领,催他们走向成功。虽然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视科研工作,但未能摆脱科研附属地位。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高举科研大旗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科研仍然没有走进教师的心里,仍然是科研与教研两层皮,教师把课题研究作为一种负担,应付上级检查而为之,缺少实实在在做研究的精神,研究型教师在大部分教师身上只是一句口号,没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另一方面,学校缺少科研培训和协调,很多时候是教师孤军奋战,缺少团队的配合,因此到现在我们的科研现状虽在县级科研室的推动下有改善,但缺少自觉自在的行为。
2、关注教学模式的构建不够。考察这两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通过构建全校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课题研究,统领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凤城六中“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实验小学的“生本高效课堂”的五环教学模式,形成全校同心上下一致的教学行动,尽管学科不同,实施目标不一样,但整体课堂的模式是一样的,同一学科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共同教研、研修,寻求发展路线;不同学科可以协同一致,从教学细节、教学内容、目标等方面寻求自己的特色,但总体教学步骤、环节一样,形成全校性研究气候和氛围,有利于集体攻坚,共同发展。我们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星星点点,不系统、不具体,没有大局观念,也没有统一认识,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和认可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3、“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们所做的还不够。没有像六中、实小那样细致,真正为学生成长服务。考察学习中我们在思考:六中、实小的教师能在课堂上驾驭自由、游刃有余,其实并不是教师素质有多高,而是他们的理念新,他们早已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走了一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全新之路。他们的立足点不是怎样教,而是怎样引导学生学,怎样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凡是学生可以完成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主要就是引导、点拨。六中“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他们提出的口号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其蕴含三大理念:(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关注学生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更是“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2)通过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即变革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3)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和成功。围绕三大理念他们构建“分组、自探、竞争、展示、成功”四大课堂要素,构建“前奏板、启动板、核心板、拓展板、升华板”五大教学板块,这些都是围绕学生学习进行设计和展开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追求;实小“生本高效课堂”也是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宗旨,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促进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生动活泼的发展。尤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引导者、点拨者、促进者的作用非常明显,比如,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课上,教师检查学生读课文环节,教师设计的名称“我是小小检察官”,让学生在听别人发言中,发现问题,予以纠正,教师适时点拨。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昂,问题基本上都能依靠学生自己、同伴的力量得到解决;另外教师的语言不仅生动而且富有启发性,既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启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记得宋斌老师在古诗文上课伊始,知道学生都会背诵的情况下,老师饶有情趣地说了一句:“你们太棒了!咱们的课堂可不是零起点了!”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劲头,整个课堂充满了智慧和快乐,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其实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为什么我们的课堂缺少这样的灵性,就是因为我们还达不到以生为本,教师太多关注自己的预设,关注自己怎么教,对学生如何学?怎样学有效还缺少研究,这也是我们今年为什么提出高效课堂研究的原因。
4、缺少执著的干劲和对特色的提炼及品牌的打造。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结合地区实际,确实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和成果。但是如果问我们你们学校教学特色或学校品牌是什么?可能我们无言以对。做了那么多工作,我们没能形成自己的发展特点,创自己的品牌,确实是一个悲哀。所以教育局高瞻远瞩提出“一校一品”的创建工作,就是结合我们的实际敦促我们做点实质性的工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寻找动力和定位。通过考察这两所学校,越发对学校发展特色和品牌,有了进一步认识,越发感觉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六中、实小为什么成为名校,自然是他们的特色和品牌效应吸引大家,而他们的做法就是他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敢于创新和实践,立足小事,能做好的事,坚实、执著地走好每一步,达成全校性的共识,齐心协力才能办好教育,管理好学校、实现教育的理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5、缺少对细节问题的关注。考察六中、实小我们无不为他们富有特色的课堂和德育所折服,细心探究其实就是对细节问题的重视。“文明、诚信、爱心、感恩、责任------我的追求。”这是六中教学楼大门上方的几个蓝色大字,醒目而掷地有声。像这样富有教育作用的警示语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可以说,在六中,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每天早晨课前有五分钟的演讲,用感人的道德故事熏陶、影响、感动学生,让学生在方寸天地间思想纵横万里,让人性的光辉沐浴学生的早春。课堂上,伴随知识的获得,思想也有所升华。下午第八节课结合反思小结课,师生再次共享“感恩故事”、“诚信故事”、“自强不息故事”畅谈启迪、收获。通过这些途径一次次的把学生引向了道德的新境界。填写成长日记,参加诚信考试,模拟长征远足,开设开心农场,进行才艺展示,每一次活动都是教育学生、感动学生的契机,每一次教育和感动学生都在学生的心灵中播撒美好的种子,让这些美好的东西伴随学生一生,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道德力量。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德育抓了很多年,也注意到细节问题的重要,但是总是走不进学生的心里,关键是我们抓的不细、管的不精、研的不透,打动不了学生,所以我们的工作不系统、不连续,缺少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
四、我们应往哪里去——路在脚下
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在于借鉴、在于提高。怎样发展,可能是我们本次学习每个学员都在思考的问题。
1、加强教科研,以研促教,研教并驾齐驱,真正双赢。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要建立一支攻无不克的攻坚队伍,强化教科研力量,从学校发展的弱势或瓶颈问题入手,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寻找发展的出路,定好基调,引领全校师生的发展;其次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的成长,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把研究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双赢。
2、    加强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形成促进自己发展的内驱力。虽然进修学校研训教师进行本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提炼,但没有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呼应,缺少实实在在的落实和贯彻。而一线教师又没有很好的模式思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校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适合本校师生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模式的创建,形成学校自己发展的特点和文化氛围,促进师生的和谐高效发展。
3、加强对生本研究,着力高效课堂的研究。一方面,加强学情研究,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及教育规律,把关注学生放在首位,全校形成生本环境,处处体现以生为本;另一方面,结合小班化实际,研究如何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高效课堂的理想;另外,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我们应该以一颗阳光的心态去面对每一节课。这样,师生才会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就像六中教师心语中所说“勤奋工作,经营自己美好人生;快乐工作,享受六中美好生活。”
4、要有品牌意识。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就是其品牌效应。能够创学校品牌绝非是轻易而举、一朝一夕的事情。学校品牌,是指具有一定知名度,赞誉度的学校综合内涵的概括。它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品质、教育特色、经营机制以及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一所品牌学校,它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来体现其教育思想,追求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品质,积淀形成何种校园文化。首先应以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来体现其教育思想,如凤城六中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自信和成功”作为办学理念,就体现了一种面向学生、发展学生、成就未来的教育思想;辽宁实验小学以“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就美好未来的素质,让每一个教职工都实现人生价值”的办学理念体现关注、尊重人的发展,实现和谐共生的教育思想。品牌学校的办学理念应是先进的、独到的,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没有先进独到的办学理念作引领,就难以形成一所真正的品牌学校。因此,学校品牌的创建应体现各校的办学理念,没有理念的引领、支撑,学校品牌是得不到认可的。同时,校园文化,是“一校一品”的精髓,也是办学特色的灵魂;“一校一品”,是校园文化的实践,也是提升办学文化的途径。
5、    加强对细节问题的关注,真抓实干。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育无处不在,主要看我们怎样去抓,去捕捉教育契机。往往“细节决定成败”。六中的成功,关键是他们关注了细节,关注学生发展中每一件小事,小小的提示语蕴含大道理,教室墙上的“文明的教室永远是干净的,和谐的课堂永远是快乐的”。学生桌布上的“自信比知识重要,成功比成绩重要”。走廊横幅六中学生50句箴言、36个细节,都在时刻提示学生做啥样人,怎样做事,如何学习……“教学创新是六中发展之根,德育先行是六中壮大之本。”等30句话语寄托教师的心语,让教师和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那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把小事放在眼里,做在实处,处处给学生以示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记住:处处是教育的场所,时时是教育的契机。在德育的工作中,一定要从点滴抓起,不能只限于早会,班会,节日,走形式化。应将德育落实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德育和教学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存在,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较好的德育工作,学生们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所以,我们应该既要做好教学工作者,更要做好德育工作者。
 凤城六中、实验小学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但心还在荡漾,与其心向往之,不如起而行之,朝着既定目标坚韧前行,也就是说眉毛上的汗水与睫毛下的泪水,我们总得选择一样,既然我心已定,还等什么?行动就是对思考最好的回答。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