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把握科学教学中的“度”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12-10-26 13:42:53 点击数: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深入,我们清醒的看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之以前发生的变化:以往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反思之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科学课堂焕发涌动的活力?
课堂之上,何为有效?我认为学生在一节课之后有知识的收获,或获得具体的进步、发展,可视之为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的主体是学生,出发点和立足点仍是学生。教师的角色只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进步。
学生的科学教学应当起到承前启后的教学作用。笔者认为,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它的度,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应当注意学生人的发展,知识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严密性。
章鼎儿老师在“科学教学问题设计以及提问策略”中提到问题设计需要把握三个度:广度、深度、难度。
(一)问题的广度:
广度即问题的思考范围或问题的空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一课《力在哪里》教材的开头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硬果壳为什么会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什么移动?(3)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怎样才能停下来?问题的思考范围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可操作性强。(1)硬果壳在钳子挤压下变形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运动动。(3)飞机靠自身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及空气的浮力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靠刹车产生的阻力停下来,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学生体会到力无处不在。而不是凌驾于学生的生活去讨论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虽然300多年前的牛顿已为我们解决了的问题。但对小学生来说,这种无形的力看不见也摸不着。难以想象。
(二)问题的深度:
深度指提问所规定的认知活动的层次。分记忆、理解、应用、发展几个层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二课《观察水》教材开头就引领学生从四杯液体: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中找出冷开水。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让学生通过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等方法,从四种液体中找到水。当然找水很容易,但它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找水过程,来强化学生对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嗅、无味、透明)的认识。来归纳认识物体的一般方法.正是感觉器官的共同作用.我们才能全面地认识物体.学生在找水时往往关注哪一杯是冷开水的结果上,却不关注找水过程.这一课,教师一定要把学生认识物体的经验上升到用科学方法的层次上。
在引导认识液体特征的方面,学生对“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这一特点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材通过观察各种容器中水的样子和水流,使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容易流动的特点。其实,学生对水的流动性非常熟悉,但对水没有固定形状却停留在前概念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为他们准备各种各样的容器。在倒来倒去的过程中领会“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从而将前概念发展到概念的水平。学生在“做中学”,练就了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亲身体验后,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概念发展过程,最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了学生原有认知水平。
(三)问题的难度
可以表达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距离大的问题就大,无距离就无难度可言。作为问题的特性,广度和深度是问题固有的,而难度则是呈现给学生以后表现出来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课《空气中有什么》教材中在引导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按下图中的方法,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教师的操作、学生的观察非常重要,教师将二氧化碳沿杯壁慢慢倒入杯子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先赶走杯底的空气,杯底的的蜡烛先熄灭,然后由下而上,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准确领会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的操作非常重要,在沿着杯壁慢慢倾倒的过程中,暗示学生:杯底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什么?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且不支持燃烧。随即挂出小黑板。
又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一课《力在哪里》教材设计了“比较拉动苹果和拎苹果是用力的大小”问题。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老师预想到的结论。所以,教师有必要将实验演示一遍。再让学生动手去操作,使学生去体会“拉动”的真正内涵。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把握科学教学的“度”,值得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不断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