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的误区和实践反思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12-10-12 13:53:27 点击数:
郝京华教授曾指出:小学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是一个难点,教材上的表达也是有限的,这也是这次我们课程改革的重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靠述注理性是很难奏效的。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误区:①贴标签;②割裂化;③弱化。那么,如何避免上述误区呢?
一、误区之一“贴标签”的应对策略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说教、贴标签的方式,很难对学习主体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很重要的是创设情景,给孩子体验的机会。《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所指出: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经过实践,笔者认为,“ 体验式”教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常见教学策略,所谓“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原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自己》,第一课时“观察身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懂得尊重、关爱残疾人”。
情境1:
师:请看书中32页的一段文字:“对身体有残疾的人,我们应该关心并尽力给予帮助。”生:(看,有的点头)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受?生:我们要关心残疾人。(指名,学生大多重复书中、教师、先前发言学生的话)
情境2: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该怎样对待残疾人呢?生:我们应该关心身体有残疾的人,帮助他们。(指名,重复或说出类似的话)
针对上面两种教学的课后访谈记录:
采访者:你看了书中文字或听了老师的讲解,你对关心残疾人有什么感受?
生:其实呀,我们早就知道了,老师有点唠叨。生:好像残疾人的自理能力比一般的人强,什么都能做。生:(不好意思)嗯,说实话,没什么感受。
(评析:这个的教学内容学生并不陌生,他们从幼儿期甚至更早就接受了这方面的教育,上面的教学形式也只是学生已经接触到的大众传媒、家庭、社会、学校其他学科教育的重复和翻版。)
情境3:
师:说一说你们只用一条腿走路的感受好吗?生:不怎么好做,有点麻烦。
生:唉,这样走感觉特别累!生:一条腿没法走。生:单腿跳比单腿走方便点,但是不能停,不然难以保持平衡。生:我端了一杯水,就走了这几步,水就洒了。生:我单腿跳,水洒了三次,单腿走也不行,只能双腿走。
(评析:在教材“只有一条腿走一段路”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只用一条腿端一杯水走路”,增强了体验的目的性,使活动“生活化”,增加了难度,这样更拉近了学生和残疾人的距离,提高了体验的效益度。)
师: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用一只手穿上衣的感受呀?生:扣子没法系呀!生:特别不方便。生:比较麻烦,有些扣子系不上。生:这个手腕上的扣子系不上,用嘴帮忙也系不上。生:我用双手穿上衣只用了1分15秒,用一只手穿用了2分50多秒了,手腕上的扣子还是系不上呢。
(评析:教师将教材原来“只用一只手捆扎物品”变为“让学生只用一只手穿、脱上衣”,材料“随身自带”方便,生活化,增加系、解纽扣的活动,增加了难度和挑战性,学生会更投入,印象会更深刻,学生对系纽扣的对比量化研究是这个环节挖掘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有益尝试。课后学生还进行了“用脚写字和画画”的自选活动。)
师:刚才,实际上大家扮演了一回残疾人,现在请你谈一谈感受好吗?生:有感觉了,当残疾人干什么事不怎么容易,特别不方便,可能受别人歧视!师:受歧视?说说你是怎么产生这种想法的?生:我用一条腿跳着端水,他们都看着我笑。生:我们必须多多帮助残疾人。师:为什么?生: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残疾人却特别不方便。比如说端水吧,我们不应该让他们给我们端水,应该帮他们端,多为他们服务。
(学生对残疾人“司空见惯”、“想当然”和“局外人”的原有认识,在这时已经“大有改观”了。他们由情境1、2的听众、鹦鹉学舌到情境3的按耐不住的争相发言,颜真意切。相信他们已经由踩占盲道还熟视无睹等等对残疾人的漠然中,走出来,走近残疾人,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并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本案例基于科学社会这个角度,进行关爱残障人的教育。苏教版教材还有让学生背上5.5公斤的重物体验妈妈怀孕的痛苦的这种“践行”式教育的经典设计。对比情境1、2和实录中学生的不同表现,不难看出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才会有真切的感受。
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笔者认为,当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大体有三个层次:一、如上面情境1、2中,只是说教和贴标签,学生就没有经历这种身心体验。当前,这种情况已不多见;二、学生“动”起来了,沉浸于游戏、嬉笑,但流于表面的热闹,只有“以身体之”,即“活动有余,思维不足”,这是课改以来出现的一种错误倾向,课堂多动少静,只见学生身体的操作,不见他们头脑的飞速运转和心灵的深刻感悟;三、光有显性的“以身体之”还很不够,我们更要关注学生隐性的思维、情感层面上的丰富、深刻的经历和发展,“以心验之”的文章,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二、误区之二“割裂化”的应对策略
《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上《昼夜交替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
②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③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笔者以落实上面第②个目标为例,本课相应教学处理如下:(教学流程简图见后面附件1)
(一)昼夜交替的多种猜想环节
师:谁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预设:
生:“地心说”的观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这种观点谁还有什么补充吗?谁能用一句话归纳出这种观点中,太阳和地球两个天体在怎样运动呢?
生:地球围着太阳转。生: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师:除了这种观点,谁还知道历史上关于昼夜交替现象别的说法吗?
生:日心说的观点,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师:你是怎么想的?对于这种观点,谁还有什么补充吗?
师:除了上面历史上这两种观点之外,谁还能提出你自己的观点来?
生:其它想法,但是不能从地球和太阳运动的角度来提出假说,没有根据,不合理,思维混乱。
生:不能说出多种假说〗
【自评: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猜想,体现思维的开放性,生成头脑风暴。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有利于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二)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环节
师:刚才我们把人分别当地球,当太阳在转
(出示:地球仪和蜡烛)
师:如果换成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点燃的蜡烛代表太阳,你们还会转吗?
师:想不想用这两种材料来做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呀?
这个实验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说,要一边做,一边说出贴小人的地方昼夜变化情况。
〖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自评:通过亲身体验,向学生渗透“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三)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
师:刚才,对各种猜想是否出现昼夜交替,同学们有的相信,有的怀疑,有的反对,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原来这么多猜想全都能够出现昼夜交替。面对这样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接下来我们怎么样进一步研究呢?
【自评:各种猜想都能出现昼夜交替,出乎学生意料,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将在迷茫中迂回攀升,经历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激荡。】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各种猜想所出现的昼夜交替情况一样吗?
生发言
师:经过研究我们可以达成共识:各种猜想都能出现昼夜交替,但是各种猜想出现的昼夜交替情况又各不相同。
讨论:哪一种符合生活中真实的情况。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一种是最符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况的呢?说一说你的理由,一种一种地分析,把不符合的删掉,把符合的留下来。
(四)巩固拓展:
师:其实,这个问题的研究到这里仍然没有结束,关于昼夜交替,还有许多新问题,谁能发现请提出来。
〖预设:生:为什么昼夜长短不一样?生:地球自转究竟朝什么方向转?生:极昼和极夜是怎么产生的?〗
【自评:分析这里的发散问题,蕴含方向和层次,很有价值!是迂回曲折地“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这一目标,柳暗花明之后,新的起点和新的攀升。】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有机融于总目标的完整体系之中(见后面附件1、附件2: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线融于科学概念、科学探究发展线,互相渗透。),也就是“渗透”培养,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从一个主题出发,既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又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在情感方面得到体验。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三、误区之三“弱化”的应对策略
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上《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为了落实这一目标,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处理:(教学流程简图见后面附件2)
(一)在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块铁片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接下来设计了研讨环节如下:
师:这些白色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学生发言】
师:现在我们只借助肉眼,没有办法证明它就是盐?
【学生发言】
师:现在,我们没办法证明它就是盐,那至少能证明什么呢?
【学生发言】
师: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能够达成共识:这个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水槽里的液体的确不是清水,这个水槽里溶解了某种能溶解的物质。
(二)在调制一杯液体环节不仅仅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要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让学生先选择盐、糖、碱中的一种,再用同样方法,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
(三)在巩固拓展环节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师:现在,该揭开谜底了,原来大多数同学认为这个水槽里放的是清水,那个水槽里放的盐水,现在你们认为这两个水槽里究竟放的是什么?
【预设:生:一个是清水,一个是糖水;生:一个放了少量的盐,一个放的盐很多;师:这个少到什么程度?这个多到什么程度?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师:还有没有别的可能?生:(其他多种)】
2、师:这个水槽里放的真的不是盐,而是一种叫硫酸镁的药品,它的结晶物7水硫酸镁是制作泻药的,就是拉肚子的药,你们说能尝吗?
经过前面的教学活动,我们该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得较扎实,学生明白了那些白色的颗粒不一定就是盐,不知名的液体不一定食盐水,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笔者经过实践认为,要避免“弱化”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从意识和理念上强化对该目标的关注;其次应该在理性层面,研读出该目标和其它目标的逻辑关系,梳理出该目标自身的的发展线索(见后面附件2);在技术层面,在教学设计中要匠心独运,灵活巧妙地找到相应的切入点,铺设相应的“踏脚石”和“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