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科学 > 资源共享

一年成一课——《水温的变化》教学反思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11-12-22 20:35:54   点击数:

《水温的变化》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之后进行的一节研究课。去年教学这节课时,尽管课前我已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也十分用心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但是直到将近下课,学生才在我的指导下匆匆完成了实验操作而黯然收场。更令人感到不满意的是,得到的实验数据难以显示出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无奈之下,我只得将课本上事先准备好的一段文字: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热水降温的过程先快后慢。让学生将它抄写在自己的课本上,对于其中无法解释的问题,只得用实验误差来自圆其说。虽然说是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而获得的发展的确是无从谈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学生的情况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因此,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时,便出现了耗时多,收效低,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的不良后果。以至于这节课给我的初步感觉就是:此操作不利于学生来完成。
因此,今年组织学生再次学习这节课时,我内心还隐隐出现这样的担忧:我能够成功吗?我必须好好组织学生,来顺利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就是在如此一种小心翼翼的心态下,我们开始了学习活动。
同往常一样,我在上课前将所有的实验器材:烧杯、铁架台和温度计准备就绪,摆放在实验桌上,实验用的热水备足一暖瓶,计时的仪器就用我的手机。
当同学们迈进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的仪器时,都不由自主地“哇”了一声,我们的研究活动也就在这“哇”声中开始了。 
指导学生们认识了铁架台,又引导他们复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且特别强调了在进行读数时,要将视线与温度计的刻度相对。然后,让每个实验小组推选两位同学担任观察员,除保证做到准确地观察温度计上的度数之外,还负责向小组其他成员报告数据。接下来,便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实验操作“演习”。
“老师一发出‘读数’的口令,观察员要马上准确地将温度计上的温度报告给小组其他成员,其他成员则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整个过程不能超过6秒钟。听明白的同学请举手。”
之所以这样要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同学们做到精力集中,以此提高活动效率。尽管同学们都举起了手,但是,第一次“演习”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我再次强调了操作要求,并且对操作时精神不集中的张鸿恺、张腾飞和岳鑫等同学提出批评,同时要求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完成记录工作之后,要注意比较每相邻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变化,看看从中能否找出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
接下来,真正的研究工作便开始了。我在保证做到控制好时间的同时,也密切地关注着同学们的表现。随着我的“读数”的口令,各小组的温度观察员便清脆地报告出自己的观察结果,接着便是同学们紧张忙碌地记录温度,随后便又恢复了短暂的宁静,一种透露着即将又迎来新一轮紧张的宁静。有时,我还会见缝插针地利用这中间的等待时间,对各小组的操作情况进行简要总结,或者是提醒同学们来计算出相邻两次测量之间温度变化的数据,为进一步寻找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做好准备。各种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我清晰地感觉到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操作非常顺利,历时18分钟,学生测量记录了10次数据。在对操作活动简单进行了一番总结之后,又马上开始进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
我随机选取了四个小组的测量结果,并且记录在黑板上面,再与同学们一起将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写在下面,实验结果非常明显:在前8分钟的时间里,每间隔2分钟,水温下降2~3℃,在余下的12分钟时间里,每间隔2分钟,水温下降1~2℃。其中仅有一个小组的一次实验数据出现了较大误差。于是,实验结论的获得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窃以为,这节课是成功的,作为一位教师,我真切地体验到了因这种成功而带来的幸福。同时,我也相信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将获得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乐于从事科学探究的热情。忘不了在得出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之后,我对翁丽真同学的出色表现而大为赞赏时,她脸上流露出的愉悦的神情。我们俩的神态,对全班同学来说,又怎能不产生一种巨大的影响呢?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