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与语文“联姻”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11-12-21 21:11:47 点击数:
在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月相变化》的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巧妙导入,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了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老师问:“这几句诗的大意是什么?”在学生讲明诗意后,老师又问:“诗中所提到的‘月有阴晴圆缺’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不够准确。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月相变化》(板书课题),真正了解一下‘月有阴晴圆缺’的科学道理。”
自然而然的导入,使科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血有肉。看来,科学课堂上同样可以有语文。
其实,关于月相的变化,在语文里有很多形象的描述,如果把这些资源融入到科学课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通过科学教学,学生知道了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上半月,由亏到圆;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老师别出心裁,另辟蹊经,将语文融进课堂教学中。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学生不仅对诗句意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还知道了初三月相的形状就像一张弓。
请同学们把自己课前搜集的一些有关描述月相的句子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学生兴趣盎然地说出了好些。如
有关月相古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张九龄)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有关月相的对子:
月缺月圆,缺似梳子圆似镜 ,
潮起潮伏, 起如花朵伏如町 。
潮起潮伏, 起如花朵伏如町 。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霄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有关月亮的谜语:
三四五,象把弓, 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二十八、九便送终。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 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
在欣赏、理解古诗、对子、谜语的同时,学生进一步知道了新月(初三至初五)残月(廿四至廿八)月相的形状如弓、钩、镰刀、梳子或两只角;十五、十六的月相似圆镜子,月球的公转周期是一个月,月相正圆的时候,正好是十五或十六;二十八、九基本看不见月相了。
实践中我感到,每一科的教学都不是孤立的,挖掘各科之间的联系,并在课堂上相互渗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