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科学 > 资源共享

科学教学反思:寻找心动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11-03-31 15:14:09   点击数:

教师的教学活动时刻充满了创造,创造后的变化令人心动。
今天学习《物体的运动》单元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通过本课教学,我们要让学生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其中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理解参照物是本课的重、难点。
42班我按部就班让学生看图比较发现运动的物体,并说明依据。学生能发现不同与变化,却不能说出理由,在我再三引导下,才知道找一个物体比较位置的变化,掌握参照物的概念,感觉很费力,课进程较慢、沉闷。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创造性进行,去繁就简,寻求改变,开课部分重新设计,于是在4年1班就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场景。组织上课后,我站在教室前方,让学生集体转向后方,学生马上精神头来了,问我干什么,我说等一会就知道了,然后我悄悄迅速移动到另一位置,让学生转身,问:我是否动了?学生由于受刚才的影响注意力特别集中,马上喊:动了!我问: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有――因为离桌子远了、离讲桌近了、离黑板远了……你位置变了,我又问:你们判断我是否运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比较。我反问:选择人或者能动的物体行不行?学生:不行,因为有可能是它们动了,判断不出你是否动了。我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应选什么样的物体进行比较?学生:不能动的物体。我立刻总结:这些不能动的,帮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物体叫参照物,我们要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就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进行比较。通过改变教学设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突破、掌握,为后续活动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使课取得让我较满意的效果。
虽然,变化的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但在简短的几分钟里,充分验证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如果,我延用前面的方法或直接告诉学生判断方法,学生会掌握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但课失去活力,失去科学探究的意义。我们教学应综合考虑,对待出现的问题,能结合学生实际做出正确的反应,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在本课中,正是在吸取上一节课经验基础上做出适时的调整,通过演示以及问题引导使课堂教学生动流畅,师生双方的主导与主体性得到体现,课堂具有了张力与活力,使没有实验的特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避免一言堂与代替式。从另一方面看,教师的教学调整来自经验教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挥重要作用,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很难做出正确教法选择与调整。同时,也提醒我们,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由于教学环境因素的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正确的选择。教师要灵活处理课堂教学环节,随着师生双方的互动而相应变化,固守预设的课堂很难有精品。我们不应害怕,应相信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与驾驭调控能力,也要相信我们的学生见识与思维水平能与我们一道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没有意外哪有刺激,没有刺激哪有心动,没有挑战会很乏味。也许,保守会保证成绩,可是它能呈现出在知识的海洋中思维的跌宕起伏、碰撞与激发?不能!固守会限制教师的创造与发挥,也会禁锢学生的思想。
总之,创造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让我们在课堂上共同寻找心动的感觉!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