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地理 > 地理广角

新课程一堂初中地理公开课的思考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11-03-03 09:55:21   点击数:


 
新课程一堂初中地理公开课的思考
 
——地理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的思考
 
福建连城二中 陈立新
 
 
 

新课程为地理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和创新空间,在实践中,一些地理教师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者,并在逐渐为落实新的课程理念而努力探索者。近来听了一堂初中地理公开课,大家的反响比较好,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我觉得有一些收获和体会可以提出来供大家探讨,以期得到大家的共鸣。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和基本教学环节
教学题目: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够说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了解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能够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到的有关聚落的图片,并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活动从而掌握一些信息收集的方法;
2.能够分析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合作和探究,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求真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以及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不同环境的聚落差异,并能够用动态的观点看待聚落的发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通过一系列乡村和城市景观引入新课。
一、乡村和城市
1.聚落。
2.聚落的分类。
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2)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产业结构。
1乡村聚落。
2)城市聚落。
二、聚落与环境
提问:
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学生阅读。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适于耕作;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
教师提问。
世界聚落分布有何特征?
学生思考。
学生读图。
学生回答:河流中下游平原区──聚落密集。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没有聚落。
各地民居建筑有何差异?
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举例回答:外貌风格不同、建筑村料不同。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得不错。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教师讲解。 1.聚落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表现。2.在聚落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居民。
 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教师讲解。
1.文化遗产
提问:保护遗产的重要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举例回答: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了解前人的文化和技术成就,并有助于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得很好,请继续努力。
课堂练习和讨论。
教师讲评练习。
第二部分:总体评价
听课教师敞开自己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一些评价。
1.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准确,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
2.注意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能够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4.教学方法比较新颖,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5.地理教师能够突破教材的一些限制,进行知识结构的重新梳理,避免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6.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能够通过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以正面的鼓励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大胆回答问题。
7.课堂结构比较完整,讲练结合,课堂效果明显。
8.综合评价:基本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堂比较成功的地理公开课。
第三部分:地理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的思考
          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和促进教师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起点。从听课的感觉上看,笔者对于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收获。
       1.要多进行教学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要务就是教学,因而普遍存在“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的这种“照本宣科”的现象,这种状况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使得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就应该对新理念进行主动的构建,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来梳理整合教材内容,选择和配置教学教具,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可避免出现只注重知识传授,只关注知识层面的状况,从而可促进 “三维目标”的渗透和落实。这节地理公开课,地理教师能够通过对教材的创新进行教学,打破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做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问题创新、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手段创新”,以自己创新的劳动感染学生,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2.要多进行交流与合作
        课堂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没有交流的课堂是沉闷的、无效的,课堂教学也是合作的过程,没有合作的课堂是单调的,同时地理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不断对地理知识内化的结果,而不是靠地理教师传授来获得的。反思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师往往一讲到底,包揽和统治着整个课堂,学生处于绝对从属的位置,在这样的从属关系下,师生之间情感往往冷漠淡薄、师生之间沟通往往薄弱,由于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使得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使得教学活动丧失动力。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重视和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主的“思维的碰撞、论争”的经历,所学的地理知识也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这节地理公开课,地理教师能够把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而有效的合作,都能够做到师生之间深层而多样的交流,这种课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探究科学的思维空间得到释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在这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中,学生能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当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也就能够逐步从学会走向会学。
        3.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要多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和技能”更难以测量和评价,加上现行的地理考试很难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和一些新课程中的地理课,仍然主要还是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如同虚设,很难落实。作为课程目标,应该关注三维目标,但是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因此它更多的是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探讨的氛围,如何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给地理教师提出的重大课题。这堂课地理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乡村和城市景观以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合作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求真精神,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2)要多鼓励。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每一位教师要通过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思维锤炼的平台和支架,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这堂课地理教师能够抓住学生回答地理问题的契机,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用亲切和气的语言、希望的眼神来鼓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这说明这位地理教师心中已有了平等意识,而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和鼓励,也将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也将增进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这种积极肯定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必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待于地理教师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但是从这堂公开课中,也看到了实施新课程的坚实的脚步和信心,经过广大地理教师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能够得以实现的。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