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的一点思考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11-01-07 09:00:25 点击数:
对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的一点思考
孙捷
[摘要]: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逐步推广。它打破了原有教材中严密的知识体系,取而代之是一个个蕴藏着不同知识规律的地理案例。如何能够从一个个案例中分析得出地理知识和规律,即能否进行有效的地理案例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基于这种背景,笔者结合平时案例教学的实践谈一点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 策略 效果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中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一、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
1、地理案例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通过案例教学,学生的学习应当是积极、活跃、主动的,学习的内容应当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地理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案例教学所选择的实例必须和学生的阅历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感受到案例和他本人的经验以及日常所见所闻有关,如在讲述教材中“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内容时,笔者并未使用书中的案例,而是使用了山东中大集团的克隆牛这一生动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地理教学中的每个步骤要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相吻合,要同时考虑所教学生的知识度、审美水平、道德水平、兴趣、思维方式和社会活动等情况。
3、通过活生生的地理案例让学生学会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
通过地理案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地理基础知识的内部逻辑结构,从地理案例入手,掌握地理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地理案例教学反对传统地理教学一味讲求系统传授知识,面面俱到地讲授各种领域的完整知识,事无巨细都要求学生学习、记忆等做法。有不少教师认为传统地理教学方法,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十分重要,其实学生并不能记住多少,而是往往记少丢多,出现了“考前死记,考后忘记”的怪现象。地理案例教学与此法相反,提倡敢于大胆进行“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能记得住的地理知识。由于今天科技发展如此迅速,信息量和知识量增长如此急剧,想要什么都教,无异于从事一项毫无希望可以取胜的竞赛运动,因此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发展学生这种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摸索前进,学习类似地理知识的能力。这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地理案例教学要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发现地理原理,使之在学到一系列地理概念后反省思索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案例教学一开始并不着眼于讲授系统的地理知识,而是按照精选地理案例,组织地理教学,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内容,了解地理思想,学会发现地理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认识能力,为学生最终掌握地理系统知识服务,这样实施的地理教学说明,地理案例教学决不是不要系统的地理知识,而实际上是更加符合系统教学的要求。
二、地理案例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组织结构、教学方式上将案例教学置于突出地位。在新教材的运用中,许多教师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与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当然在现实中,案例教学一方面正健康、迅速成长;另一方面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未必有了同步的、良好的发展。
下面是针对同一课标,采用两种不同案例的教学片断。
课标“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堂一:
依据教材(人教版)的两个案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阅读课本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的阶段、影响因素。2商业中心发展的阶段、影响因素。然后得出交通与聚落和商业中心的规律。
对于生活在无锡的学生,这两个例子都比较陌生,只能凭借课本的介绍,枯燥的认识规律并进行记忆。案例的学习效率较低。
课堂二:
依据学生所在的地域,确定两个案例“无锡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京杭运河沿岸聚落”和“无锡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无锡城市商业网点”。让学生上网搜索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无锡市的街道图,以及目前住宅区的布局变化,分析运河沿岸聚落的变化。再结合19世纪和20世纪的无锡交通图,分析随着立体交通方式的发展,无锡的商业中心演变。
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地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自己搜集案例,并从中分析得出规律,实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体现了人地相关性、区域性、实践性等地理教学特征。案例的学习效率高。
目前,较为普遍的案例教学是“课堂一”的形式。“课堂一”为代表的案例教学低效的原因在于: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层面较丰富,而实践层面较薄弱;文献型案例较多,实践型案例较少;教师寻求的案例多,来源于学生提供的案例少;运用教材现成的案例多,充实教材的外来案例少;甚至有的教师把教学举例与案例教学相混淆。这明显地反映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地理案例资源的开发不足,案例教学开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也正因如此,“课堂二”所代表的地理案例教学开发研究的潜力巨大。
三、地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
1.选编地理案例
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就是选编案例。选编地理案例,一是学习地理案例的编写知识;二是根据学生身边的实际、高中地理教材和热点地理问题;三是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符合地理客观实际,精选案例,切忌信手拈来。
2.高中地理案例的类型
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将所选案例分成四类:一类是讲读式,如“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讨论式如“京沪高速铁路运行对无锡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式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什么”、“身边的污染及人们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调查式如“无锡乡镇企业的类型、特点及发展方向”、“京杭运河的现状、变化原因、危害及对策”等。
3.运用高中地理案例
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在课堂内展开和进行。首先是教师提供和呈现高中地理案例,呈现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印发地理背景材料;有学生、教师描述、介绍;有电教手段放映、模拟再现实际情景;有学生角色扮演、记者采访等形式。其次,分析和讨论高中地理案例,教师根据给出材料和相关的条件,提出要求,进行师生互动分析:将高中地理案例的内容和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高中地理案例与道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规律。学生经过准备,包括阅读资料、调查访问(课前)、构建图示、分析资料、讨论问题、寻找方法、作出决策,进行发言交流。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研讨和学习、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和评价:对前一阶段的案例教学进行概括和提升,即时表扬和肯定学生们的成绩,特别要鼓励那些虽有不足或明显错误但富有创意的发言、建议、想象等;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弥补。最后,给学生“布白”: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留一段悬念,促使学生拓展视野、调整视角,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从这一程序可以看出: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略结论、重思维过程的养成。这与高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案例教学的反思:
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主要成效:
1.能使学生对复杂的实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学生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认识纷繁复杂的现象是前提。单纯的抽象讲授无益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实际中的零碎材料来使学生了解实际,但是它们不生动、不系统,效果亦不佳。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从而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际的形象逼真的表象。
2.能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M·瓦·根舍因指出,在《帝宾根决议》中写得很清楚:精神世界的本源现象是可以个别由学生真正理解的事实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的。案例具有典型、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易于学习、理解,通过案例教学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印象,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知识内化为教育信念和能力。
3.能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每个案 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技节部分。学生要排除枝节部分的干扰,重点把握实例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与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联系,有时一个案例对应着三四条教育观点。学生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案例中蕴藏的观点,也需要从案例的线索中引申开去,创造性地评说案例所反映的现象,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4.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阅读那些生动、还真的案例,往往能震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加之教师绘声绘色的讲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更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励其情感,并使认识和情感有机结合,形成坚定的教育信念。
5.能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讲授者和组织者,而且是讨论中的一员。学生的思维如果都活跃起来,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往往会超越教师,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成为可能。案例一般都按问题——后果——原因——可持续发展——参与意识的模式编写的。案例所蕴含的背景能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直观、形象、典型的案例,有利于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及原理的理解。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口头表达、辩论说理、整理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案例的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作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进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变换思维方式,大胆创新,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有:地理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使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高中地理案例为材料;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讲解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活动式案例和调查式案例,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另外,案例教学因受教材、教学对象、教学辅助条件等的影响,特别是受高中分科、应试教育的影响,给课堂分析、讨论和实践调查带来了困难;同时案例教学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方面的掌握效果不好。
总之,可以说,没有好的案例,就没有成功的案例教学。在没有经过教学实践前编写的案例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教学后,有必要回过头来看该案例,进行调整修改。这样及时的反思,才会促进后继的案例教学改进与完善,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案例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只有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案例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资料:
1.张华春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从认识到实践》 四川双流中学教育资源库
2.郑金洲 《案例教学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文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地理教育》
4.孙俊勇 《为新课堂把脉——“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当代教育科学》
5.王军 《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探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