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后作为”说不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0-06-11 16:03:56 点击数:
前不久,某市发生了一起工地工人高空坠落致两死一伤的事故。公安部门调查发现,几名工人所佩带的“14元一条”的不合格安全带在坠落瞬间全部被拉断,成为致命“绞索”。
事后,该市安监、工商等部门对劳保用品市场进行了突击大检查。于是大量“一踩就烂的安全帽”、“一扯就断的安全带”被媒体公之于众。在一片对无良雇主、不法商户的斥责声中,有关部门警告施工单位负责人不要贪图便宜、置工人生命于不顾,并表示将加强市场监管……处理了责任人、整顿了市场、警示了不法者,似乎就尘埃落定了。
且慢。这样一整套的故事情节好像有点眼熟:出事故、查原因、处理责任人、市场大检查、吸取教训加强监管,云云。有关部门驾轻就熟、你我耳熟能详。曾几何时,人们已麻木于此类“伤亡数字”,倒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早都干吗去了”的一句反问,令人醍醐灌顶。
突击大检查的结果证明,劳保用品市场之混乱久已有之,为什么要到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出了事情当然要管,但先前劣质产品之泛滥、见利忘义者之贪婪,市场监管难道就能毫无察觉甚至视而不见吗?
人们对这种“事后监管”早已司空见惯。湖泊河流污染了才去查处排污企业、患者吃出毛病了才去清理非法医药广告、矿难发生了才去治理相关企业……相对于“不作为”、“乱作为”,这种“事后诸葛亮”的管理方式,或可称之为“后作为”。
坦率来讲,见过众多“一放就乱、一抓就灵”的案例后,人们对这种看似“对症下药、举一反三”的做法已信心不足。被动的、运动式的治理方式,代价怎么看都太高昂了;迟来的正义,效果怎么看都打了折扣。
对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时候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后作为”之所以发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更多的是主观努力不够。比如,一些监管单位“缺经费、少编制、乏手段”是现实,求全责备无补于事,应该想办法帮他们创造履职条件,摆脱履职困境。更需警惕的是,一些监管者故意纵容不法者,放水养鱼从中渔利,成为市场混乱、行为失范的始作俑者。从这个角度讲,对“后作为”宽容甚至无视,就是为“不作为”、“乱作为”提供孳生的土壤。
要想根治“后作为”,就要对干部加强思想教育,改进工作作风,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严格问责,规范权力运行。对于具有强大惯性的“后作为”现象,不能寄希望于有些人的良心发现,更不能心存侥幸对制度“小修小补”,只有用完善的、常态的问责制度来提振责任心、惩庸治懒,才能防患于未然。
不当“事后诸葛亮”,必得事前费思量。但愿惯于“后作为”者尽快清醒过来,各项问责制度真正管用起来,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到实处,让大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实干诸葛亮”不断涌现。(《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