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教学的结课艺术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10-05-26 16:05:43   点击数: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的结课艺术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之效果。同样,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晴、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梁祝》因为深情柔美的引子,至今令人依然神往,从而成就了爱的音乐经典,《合唱》更是因辉煌壮阔的尾声,至今回荡在世界的胸膛,从而成就了不朽的人类交响。意犹未尽的结课和引人入胜的导入同等重要,是一堂成功音乐课的闪光点,它应成为每堂音乐课的追求。
   
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一堂课的总设计师,我们没有理由忽视结课这一环节的客观存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结课这一环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音乐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课堂教学的尾声,是新授结束时,以优美、精炼的语言,通过师生角色转换、情感体验、展现成果等方式,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主体部分进行思考、领悟、升华和延伸。使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课外得到提升。
   
(一)丰富情感,升华音乐主题。
   
结课可以将本课的主体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梳理或浓缩,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次出现波澜,使音乐主题得到升华。
   
(二)承前启后,系统单元内容。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的以课时结构、知识结构为编写框架的陈旧模式,以单元结构编排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同一单元的每一课时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总结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又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同一单元的每节课内容衔接自然、过渡完美;使同一单元的内容系统化,有同一主题。
   
(三)指导实践,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结束后,以本课学习为基础,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介绍相关的音像资料及音乐电视节目给学生,或布置点课外创作。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质疑问难,发展学生智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五)反馈信息,改进课堂教学
   
教师在结课时设计学生互评、成果展现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改进课堂教学。
   
另外,新颖的结课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感情,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音乐课堂教学结课的方法
   
结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把学生情感和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一)转换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一般我们教师总习惯于在结课时,自己洋洋洒洒地高谈阔论,学生却听得满头雾水。其实,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我们完全可以转换角色,由学生替代老师来完成。例如: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总结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总结学习心得;师生评价与反思等活动。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
   
(二)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审美渴望
   
审美教育学认为: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施教。音乐教学的结束阶段,应该是师生对音乐审美的共同回忆,是一种新的审美联想。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时,要把握住情感性原则,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教师可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言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乐曲或舞蹈律动等方法,创设一种氛围,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再次获得情感体验,充满新的审美渴望。
    1
、 语言,升华音乐主题
   
教师优美鲜活的、富有感情的语言,尤如一根彩色的丝线把课堂上的环节串成一条美丽的七彩项链。尤其是结课语言,一定要生动、情绪化,有启发性,它应该是整堂课的教师语言中的经典。能激起每位学生回味和体验音乐,使学生情感体验达到高潮,从而升华音乐的主题。
   
如在结束《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后,课堂小结可以深情地说:同学们,《让世界充满爱》这节课结束了,但却是永无止境的,请你记住:就在我们身边,爱心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同学们手拉手恋恋不舍地离开音乐教室。显然,这种情境和气氛的感染力与熏陶作用是巨大的,爱心主题此时已得到了升华。当学生们走出音乐教室的瞬间,仍感受到音乐课堂的余韵。当他们以美好的的心情回味着音乐课时,他们已经产生了对音乐课的新的期待,对音乐审美的新的渴望。
    2
、歌乐曲,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结课时,师生一同热情歌唱或聆听本课的歌曲、乐曲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歌乐曲,再次体验音乐给人的情感愉悦,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例如:学习了第15册第3单元的《梨元金曲》后,结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百年的文化积淀在新时期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传承和欣赏,最后,还是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演唱《唱脸谱》,同时也为京剧的美好明天而歌唱!此时,课堂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充满音乐表现与创造,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新的审美渴望。
    3
、律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相融相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来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结课时,采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进行律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情绪更加高涨,使整堂课在高潮中结束,使学生对音乐充满新的向往。例如:第13册第六单元《荧屏乐声》的结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师用动听的语言说: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高科技立体声环绕,电影的表现手法不断在完善和丰富,音乐与电影的结合也越发紧密了。我们需要激动人心的画面,同样需要感人肺腑的音乐,电影音乐的很多功能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最后,让我们在电影《浪漫樱花》的主题歌中期待以后的交流。然后,要求学生起立,伴着电影画面,和着节奏击掌或自由舞动,让电影音乐的独特魅力由始自终地感染学生。
    
(三)展现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课堂教学结束时,根据课前或课堂上所进行的训练,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让学生有感情地歌唱所学歌曲,或边唱歌边配合上学生的舞蹈律动,或合上乐器伴奏。让课堂在学生成功的喜悦中结束。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延伸开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音乐教学不能局限在音乐课堂中,而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开拓,这样才能缩短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结课时,有目的地把所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沟通课内课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为课外音乐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创造等综合能力。
    1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课堂教学观。一堂课结束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寻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
   
例如: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结束时,可这样结课:世界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而交响音画正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夺目的璀璨明珠。这节课通过你们的聆听、感受、体验、比较、讨论,从而对交响音画获得初步认识。同学们课后可以再搜集一些关于交响音画的资料,使你深入地了解这种音乐的风格,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走出教室。
   
又如:你们还知道哪位音乐家的故事?”“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遗产名录?”“少数民族乐器除了书上的几种,还有哪些常见的?等等。
    2
、 学科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是音乐教育体现其艺术性,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与方法。将绘画、文学等渗透到中学音乐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体现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理解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尊重艺术的情感,促进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在结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所学内容进行一些以音乐为主体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学唱了歌曲《大海啊,故乡》后结课时可对学生说:课后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海,看谁画得最漂亮。把课堂内容延伸拓展,并与美术学科相结合。
    3
、 实践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新教材突出音乐实践活动与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每一单元中都有安排了实践与创造的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适时地使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合作、探究、创作。例如:欣赏了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后,结合乐曲思考并讨论:依据实践与创造中的两幅图及要求,如何去创作音乐?结课时布置学生课外进行小组合作创作。欣赏了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后,结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外创作放羊为主题的故事,以巩固变奏的知识,创作变奏旋律。把变奏旋律的创作溶入到故事中。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旋律创作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
    
这些创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真正把课堂内所学的知识技能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在课后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创造,有所行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三、音乐教学结课的注意点
   
音乐教学追求的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因此,结课这一环节也应注意体现它的审美理念。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认为结课时应注意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美。
   
1.科学美。
   
音乐结课要体现科学美,要以科学为指导。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审美知识和技能。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情感渗透,不可信口开河。
   
2.情感美。
   
音乐是情感艺术,结课阶段应该是学生情感的升华阶段,教师应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情感因素,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结课中得到升华。
   
3.语言美。
   
结课时,教师要用美的语言,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精炼干净利落地引导学生,教师语言要充满感情色彩,富于感染力。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发展,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4.情趣美。
   
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让学生每次都带着浓浓的兴趣走出音乐课堂。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5.形式美。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因此,在设计结课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要有感染力,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结课时,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
   
总之,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运用,机智应变,更应根据实际需要探索求新,创造出各种有效的结课方法。只有这样,结课阶段的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真正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