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还本”与“回归”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10-05-26 13:46:50 点击数: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还本”与“回归”
***“回归”
所谓“回归”是指要恢复音乐教育的本来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与“还本”是同一意义上的二种表述方法。
1、国内外音乐教育的历史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回归”的意识。
有学者认为艺术起源与人类起源同步,而音乐则是出现最早的艺术。音乐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存、生产与情感交流的需要,人类借助情感的力量形成共同的意识和意志。原始人对音乐有一种神秘的体验和超自然的力量幻想,这使得原始音乐成为人类最早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宗教仪式与活动中,例如,他们在举行狩猎时又歌又舞,以为这种音乐会使动物受到巫术的感应,自然地等候人去捕捉;音乐会使自己获得战胜自然的力量等。至今,在非洲一些原始部落中,仍保留这种仪式。我国古代的教育常把“礼乐”并称,孔子继承古代教育思想,提倡礼乐并重,并认为最终只有经过“乐”才能达到人格完善的境界,所以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育人成才规律。春秋之后,秦统一天下,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以礼教逐渐取代乐教,音乐的教育功能渐渐淡化,进而仅剩下娱乐享受的功能。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瓜分激起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废科举、办学校、学西方的科学文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道:“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的一要件。”本世纪的学堂乐歌,通过集体歌唱对学生进行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音乐教育的社会化特征。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爱国主义始终是音乐教育的一个主题,音乐教育的社会化是民族生存,斗争与发展的需要。
在本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欧洲出现了三个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这就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洛兹创建的“体态律动学”;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创建的柯达伊教学法;德国音乐家奥尔夫创建的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洛兹的教学哲学是“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柯达依教学法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利益,把提高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通过学习本民族的民间音乐传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唱歌、读谱,随音乐做动作欣赏音乐,即兴作曲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普遍获得音乐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奥尔夫教学法注重教学过程,强调让儿童自己去做。他说:“这体系绝不是单纯音乐的形式,它是动作、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它简单易行,没有人为的附加物,没有繁赘的结构,近于生活,自然及儿童有天性,它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以上的国内、外的经验与理论很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相比之下,当前我们的音乐教育落差太大,必须迎头赶上,适应社会、学生对音乐的需求。
2、现代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为我们提供了“回归“的思索。
从课程形成的历史来看,我国古代孔子的“六艺”是我国古代学校最原初的学科形成理论依据。其“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在西方,柏拉图的学科课程是“七艺”,即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体育、文法学、修辞等。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期,人文主义课程受到高度评价。但在文艺复兴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的课程获得了地位,显示它的实用价值。因此,在课程编制上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即文科与理科的对立,经历了长久的岁月。科学主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的生存观、民族观,但科学主义教育解决不了人的价值观问题和社会观问题,因此,当前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普遍趋势是把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两个方面统一在课程之中,因而,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逐渐消失,同时课程论的各种思潮正在从彼此由对立走向彼此协调。世界教育的趋势是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文教育即情意、人格的教育,人的智力开展要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1994年美国政府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把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列为美国基础教育六门学科中的一科。这一做法充分体现出美国政府在观念上对艺术教育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高度重视,“这是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
我国的学校教育,长期以来重理轻文、重技轻艺、造成现在适应质量过剩,人文质量不足,这是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要提高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恢复音乐教育的本来面貌,使其更好发挥情感、人格的功能,同样很值得我们思索。
据报道,1988年初,当代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聚集巴黎开会,会议所发表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有的哲学家还提出:“光明从东方来”。这说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我们抓着这一机遇,改革我国的音乐教育,使其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然,要做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还本”与“回归”,还必需有许多配套工作研究。诸如首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乃至艺术教育的观念,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指导思想,修订现行的音乐教育大纲与目标,尤其要加强目标的人文性方面的措词表述。正确处理技术,艺术,审美,育人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再则编写由单一型向多样性、综合性艺术学科群体发展的新音乐艺术教材,同时进一步改革音乐教学的方法,手段与形式,加大研究音乐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的力度。建立一支相适应的高素质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