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在教师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10-04-19 10:36:32 点击数:
教师的科学素养与学生的科学素养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会直接决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以至影响到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甚至影响到科学人才的培养。
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将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低,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模糊,对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不理解,就会把非科学或伪科学当作科学来对待,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般问题当作科学问题来研究,甚至出现一些伪科学或违背科学思维的事,比如将迷信、魔术、科学幻想等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引入课堂,使学生分辨不清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能做什么,科学不能做什么;以及科学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导致学生对科学的本质不能正确认识。
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将影响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追求。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高,知识渊博,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中获得经验,享受成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乃至对科学的追求。反之,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低,知识贫乏,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一次次都回答不出来或令学生不满意,不但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爱好,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如科瓦列夫所说,“不言而喻,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他要教给学生的范围,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说,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追求,甚至影响学生的理想与志向的选择。
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影响学生的科学能力和各种观念的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一般来说,综合素质高的人,他的科学素养水平也高,综合素质低的人,他的科学素养水平也低。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有意无意所表现出的对科学的态度等,都是他的科学素养水平的具体体现,这些可以通过他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和教学态度表现出来,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各种观念的形成。科学素养水平高的教师,在教学中能提出一些有价值,并给予一定情景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探究中给学生搭建学习的支点,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不仅领悟了科学探究过程,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反之,如果教师缺乏科学素养,课堂上只能讲科学,而不是做科学;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而不敢让学生质疑问难,更不敢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就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不能让学生懂得或学会如何做科学,而且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世界观,科学教育的目的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影响着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既要教给知识,更要教会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科学素样高的教师,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