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10-03-16 14:31:26   点击数:

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学生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在现今许多中学里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节奏教学上,一方面学生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却无法正确、流畅地读出一条节奏或通过唱谱自学一首歌,即使模仿,也缺乏流动感。另一方面,却有很多学生在业余时间,花费高昂的学费进行器乐或声乐的专门训练。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单一的、老套的教学形式;理论、机械、枯燥、缺乏活力的内容,抑制着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导致他们潜在的音乐才能、创造力、想象力逐渐地,甚至有可能是永远地消褪。

节奏即兴创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从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教育不是单纯地技术训练,更不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它首先应该是对音响运动和情感的体验。

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的灵魂。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大量散轶,流传至今的很少。但我们读《诗经》,读古诗词,仍能感受到其中的音乐美。那是因为诗歌中的节奏仍有保留。古代"律吕"特别重视节奏,"击节而歌",没有节奏的音乐是无法想象的。但教师单纯地讲解音符时值和名称时,往往注重其抽象性,将要表示的音响、运动和情感割裂开来。这时,我们灌输着技巧、理论,逻辑。学生的内心体验不可能从机械训练中得到满足,会厌倦节奏练习。而由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从小学和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一直在进行着。中学阶段再重复进行,这显然是很低水平的。

根据教育部新音乐课程的内容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在即兴创作方面能做到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及情绪,进行即兴创编活动,能即兴编唱生活短语或诗词段句。即兴创编活动是需要及时作出音乐判断(听觉分析、想象)的一种创造性音乐行为。它既是促进音乐思维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验证音乐思维水平的方法之一。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了音乐,却没有能力用音乐表达自己最简单的思想,那就像一个人只会读别人的文章,自己却不能写作文一样。显然这符合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们根据我区普通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音乐素质,结合达尔克罗兹、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和节奏学习的方式,试图通过节奏即兴创编教学,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 "活起来",不仅身体动,还有心动、脑动。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或将创编内容运用到歌曲的演唱或欣赏中,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自由表现音乐的目的。

实践内容

一、 节奏教学的内容

实践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普通班。内容分基础练习和即兴创编的运用。

1、基础练习:包括认识音符名称、时值,掌握基本节奏型。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一是运用法国人艾米里-约琴夫o契夫(1804-1864)的节奏名称体系,使节奏时值"符号化",即教学中不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抽象概念的讲授,而是通过tatiti tiritiri 等音节的声音,增强节奏可读性,使学生从感性上体验、迅速地识别不同的节奏,帮助学生们建立或恢复节奏感。以4/4为例,一般先列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音节读法,在熟悉节奏名称以后,任意组合节奏,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读出指定的节奏。掌握后,可以加入十六分音符(包括前后十六分音符节奏),还有附点八分节奏等,视学生掌握情况而定。

运用节奏名称体系恢复节奏感较快,但比较简单、枯燥,不易长时间用。基本学会以后,就可进行即兴练习。如:要求能自己创作出新的节奏名称,只要通顺、上口即可(见附件)。目的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并表现自己的音乐。

另一种方法,直接通过节奏模仿了解基本节奏型,并按要求进行即兴创作。一般先进行四分和八分音符节奏的模仿,然后教师板书节奏型,加深学生对节奏型的印象,要求学生运用这两种节奏型进行即兴创作,有些学生没有创作的思路,就建议他们先任意地排列这些节奏型,只要做到每小节4拍,共两小节。当排列完成后,再念出节奏,有相当部分的同学,特别是男生,觉得很容易操作,也愿意尝试,经过几次练习,就掌握了节奏型。这样的练习,对于一些音乐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做到脱口而出。

当然,也可以节奏模仿与节奏名称练习交替进行,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以及老师的要求灵活运用。

2、即兴创作练习:这是整个实践研究的核心。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综合课中节奏教学的运用,都紧紧抓住即兴创作这一环节。

有关即兴的训练,一般分个人、集体两种,或者两者结合。这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等书中都有介绍,本文不再详述。通常在个人练习中,学生的即兴节奏可能是不完整,零落的,甚至没有任何逻辑的。这时,除了采用前面提到的排列方法,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节奏感,也可叫一些节奏感较好的同学多做示范,做"小先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了解了规律,就慢慢学会了。

集体练习,我们主要采用音乐小组的形式。最好是每组5-6人,但目前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可能需要12-14人为一组。一般挑选音乐素质相对好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老师表演一固定节奏,每组讨论一节奏集体练熟作为回答。在教师指挥下,不同的组迅速答出自己的节奏。

在实践中,我们以游戏方式,分三个梯度,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即时记忆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1、要求学会看指挥。每组必须思想集中,因为下一组轮到谁是不定的。不能跟上指挥或者念、打节奏不整齐的组将被出局,退出游戏。2、剩余的组继续游戏,要求后一组重复前一组的节奏再加上自己的节奏,如重复错误或不整齐,退出。这对小组的每个成员在注意力集中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进入了即时记忆力的训练。3、最后一轮,老师节奏变化了(前两轮教师一直用固定节奏),要求下一组重复老师和前一组的节奏,以此强化训练音乐记忆力和节奏感。实践证明,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每个组都很认真参与,且集体荣誉感很强,第一轮被淘汰的组往往会强烈要求再来一次。因此,这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喜欢音乐课起到很大作用,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

为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学习和游戏,一般每个音乐小组长应先和组员进行节奏问答,然后从组员的回答中挑选或整合一条符合要求的节奏,带领全组一起练习。有时因小组人数较多,会出现组员讲话,不动脑筋等待组长说出节奏的情况。因此,老师要经常走动,观察、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小组,积极进行活动。另外,也可在课余,根据上课要求事先对组长进行培训。

在综合音乐课中运用即兴创编

节奏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并表达音乐。创造性活动能培养和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节奏即兴创编活动在综合课的应用,试图巩固、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对音乐结构和曲式的领悟力,使学生真正获得表现音乐的实际体验。

1:歌唱教学中的节奏即兴创编

先学习歌曲《欢乐女神》(浙江省编音乐教材初中第三册补充歌曲),然后欣赏《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的变奏片段,让学生思考:"你所听到的旋律在节奏、速度、力度、音高、情绪和演唱形式上与所学歌曲有何不同?"学生的答案是零碎的,只是一种直觉,诸如"快了""音调高了""很激昂"等,教师加以引导和归纳,引出变奏的概念和基本手法,强调变奏常用的手法是节奏变化。要求每组学生至少用两种不同的节奏型,上台即兴演唱歌曲第12乐句,并说明节奏变化后,歌曲的意境和情感有何变化?

这一环节可以有两种方式完成:

a. 每一组表演后,请其他同学评价,主要针对歌曲节奏变化后是否好听?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理解,节奏变化绝对不是音值的加和减,变奏后的旋律仍然要有可唱(听)性,能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变化。如:用八分节奏演唱,很轻松、活泼,学生们说这是一群快乐的孩子见到和平女神时的歌声。用附点节奏演唱,体现了人们盼望消灭战争,全世界人民和平相处的坚定决心。还有同学运用三拍子来演唱,非常抒情,表现了全世界人民对自由、和平的美好憧憬

小组表演完后,由全班同学一起挑选最好听的两种节奏型进行演唱,一起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然后,老师建议,运用这些素材,创作同学们自己的《欢乐女神》变奏曲。创作的关键是如何安排变奏顺序,即歌曲发展、变化和结束。为达到歌曲的演唱效果,建议学生运用转调,学生并不熟悉转调,教师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调唱这首歌,提示学生,调变化以后歌曲情绪的变化。每个组稍做讨论后由组长说出创作方案,最后大家采用一种公认较好的方案,全班演唱。

应当指出的是,在变奏中,学生并没有狭隘地理解节奏变化,虽然大部分组是两乐句都用同一种节奏,然后换一种又重新唱,也有些组在同一乐句中运用了两种节奏,如第12小节保持原型,第34小节用带有附点的。同样出现较好的演唱效果。这是老师没有事先想到的,也没要求这样做。由此给我们一个启发,学生确实有丰富的创造思维和相象力。我们应当尽量在课堂中给他们以创造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丰富我们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b、请同学表演变奏,目的是加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如果把这一环节作为本课的重点,则需要稍长一些时间的准备,老师可以到每个组进行指导。一般要到第二课时才能较完整地表演。在表演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在座位上很自然,一上台,就手足无措,经过几次这样类似的表演,学生会比以前自信、也更自然一些了。

大家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体会用不同节奏(拍)的演唱所赋予歌曲不同的情感。最后,一起欣赏电影《修女也疯狂》当中的合唱片段,合唱运用摇滚节奏对《欢乐女神》的主题进行变奏,主要运用了摇滚节奏,并加上rap,充满活力的舞蹈,尽情的歌唱,让在座的每个学生都很惊讶,原来音乐可以如此变化!如此吸引人!由此,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对节奏与情感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有很多同学在课后表示很羡慕他们会跳,会唱,也很希望自己也能这样。

2:欣赏教学中的即兴创作

先分小组,即兴创编2小节(8拍)的节奏,要求用打击乐器表演。没有乐器条件的学校,可以选用一种声源,如:书、筷子、梳子、钥匙,只要有声音特色,适合表现节奏的均可。或采用奥尔夫体系的教法,使用某种物体即兴创作一种节奏图示。如:一次性的纸杯,摆出节奏,当在某一个杯上套上颜色杯,就表示这一拍要击掌。此形式也作为即兴创作的内容,让学生用其他物体替代,学生们用可乐瓶、报纸等,任意创编一种节奏图示。

然后以一组的节奏作为主部,其余为副部,做即兴的回旋曲练习;也可把整体的齐奏作为A部,某几组的合奏或卡农做 B部,如此,根据乐曲的需要,可以创作、变化出很多、甚至是很大的作品。节奏演奏完后,请同学回忆,分析,并写下演奏顺序(曲式结构)。接着欣赏音乐,让学生体会每段音乐的不同特色,应用所学的知识,尝试独立分析乐曲的结构,加深对乐曲的理解。通过这些即兴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 节奏教学的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原则。"多维"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组织、活动、表演、即兴创作、观赏、评价不再按照传统的线性思维设计和实施,而是在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点上(如节奏),按空间维度来组织教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能有效提高教学时效,并给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创造提供最大空间和时间保证。"互动"是指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在频繁的双向交流中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研究中,我们主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重视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

通常,人们会以一个孩子能唱一首歌、演奏一首乐曲等作为音乐素质好的标准。其实,会演唱和演奏是一种学习结果,一般需要长期严格的训练才会达到。学校音乐教育不是培养专才和音乐家,而是着重于开发、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潜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音乐能力得以被发现,被自由地展示,被不断地完善。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让学生体会创造音乐的过程是一种快乐和满足的过程;不仅要能欣赏别人的作品,也要学会欣赏自己创作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和内心的交流,音乐与情感之间发生的一些奇妙变化。

为使孩子们能尽快地感受到这一切,在节奏教学中,我们分解音乐,从最简单的唱名开始,逐步加入即兴创作。如即兴编自己的唱名法,即兴编一节奏,用任何形式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慢慢学会自我调控,知道自己是快了?慢了?还是拘谨了?节奏好听吗?听到别人的节奏,感觉怎样?在下一次,他会有意识地在某些方面给以改进。再如,在固定节奏练习中,加入即兴的插部,可以使作品变得非常庞大,参与演奏时,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注意力的集中,听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因为每个同学必须很清楚,现在该演奏哪一声部,否则就会跟不上,影响作品的完整性。在演奏时,他要充分兼顾到其他声部,不能太响压过别的声部,也不能太轻,造成力度失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倾听,表达,无论是音乐素质还是人格素质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2、 以活动性为主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当然有其优越性,它可以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增加活动性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个性。

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我们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落实,从活动入手,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在用物体组合节奏图示中,有很多学生都积极尝试用各种形式表现音符。有的同学里利用报纸,折成条状,为四分音符,两条合并为八分音符节奏,横向的表示休止。

在节奏问答练习中,因班级人数多,通过小组活动,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个别练习和相互学习。活动也有益于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相互学习。在每个小组集体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学习氛围和轻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音乐表现力,另一方面,其他同学可以通过观摩,发现不足,学会欣赏别人,激发和培养他们以后的表现欲望。即兴活动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机会去体验创造,实现自我成长的需要,体现了创新教育的精神。据调查统计,有44.5%同学喜欢小组即兴创编这一教学形式。

3、开放性的教学评价

在座位上,我们采用圆弧型,这样不仅有利与师生交流,也有利与生生交流。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了解,观察,彼此共同进步。对于创作,老师要做的是告诉他们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做得更好,而不是去否定他们所做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要求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答案。不必担心会说错,不必担心被批评。刚开始,有许多同学羞于表达自己,甚至是简单的拍手都是僵硬的。我们告诉学生在演奏节奏时,身体要充分放松、自然的。节奏应是流畅的,你的个性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延伸。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慢慢理解了老师的方法,大部分同学的自信心有很大提高,不仅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表现节奏时也很自然。创编节奏的可听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见附件)。

当然,学生间有个体差异,并非所有的同学都能跟上,我们鼓励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逐步融入训练内容。我们提醒每个学生和自己比,做自己会做的,通过异步学习,最大限度满足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些男生虽然在起初学习有不自然表现,但积极性高,一旦熟练,他们所创作的节奏,比女生更有新意。他们上课思想集中了,而且会主动提问,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

在实践研究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因为活动需要圆弧形的座位,而一般每个班都有40-50人,对于普通中学,组织学生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要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包括组员的座位,组长的职责,小组间相互竞争的规则,纪律要求等各方面要求有较周密的方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清楚明白老师的每一项要求,否则因为活动会浪费很多时间。

2、长期的被动教育,学生不习惯也不喜欢自己动脑筋。节奏创编教学,对老师的""有更高的要求:放下架子,结合生活,用自己的生动有趣的示范去吸引学生。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不能急。尽量正面鼓励学生,融入到学生中,理解尊重每个学生的表现,并加以正确的诱导。这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

3、达尔克罗兹主张的体态律动或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都主张身体作为音乐学习的一部分内容,目前我们的节奏即兴创编教学只是让学生做些声势,学生还不能协调。身体并没有完全参与音乐的运动。所以,从某种程度说,学生还没有达到完全放松,通过真正的身体运动达到身心平衡发展教育目的。如果要实行,那么对班级人数和场地;教师有关专业音乐教育理论的培训和实践经验等,都有进一步要求。

结论

节奏创编教学虽然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但以此来作为阶梯,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音乐敏感性,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音乐表现力等,是切实可行的。经3个普通班的问卷调查,有55.5% 的学生喜欢在音乐课中增加节奏创编内容,31.4%觉得音乐课比以前有意思,认为这样的学习很轻松,而且能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还有一些同学认为,通过节奏学习,他们敢于展示自己了。
有关节奏教学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籍此仅作为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旨在和各位同行共同探索如何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孩子们更快乐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