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与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10-03-15 10:01:04   点击数:


论音乐教育与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音乐教学绝不仅是教会学生唱几首歌,学会单纯的音乐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即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等。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必须把美作为自已的目的来研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音乐素质教育,体现了美育在育人中的突出地位。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谈音乐对德育的作用时说:感人也深,化人也速。美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可以用于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感情、性情上、道德情操上的感化作用,并有助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感化中不断升华。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它能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觉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的能力。例如《歌唱祖国》等歌曲,在或雄壮或抒情的优美旋律里,中学生能体会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从而唤起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培养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中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另外,音乐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发展,而个性发展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强调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展示人的个性,它是学生重新审视教育价值功能的主要依据。

  二、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般的体现。如:孔子、马克思、爱因斯坦等,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深思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激发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观察力、忘记力、想象力、创造力。学生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刺激和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通过训练音乐的耳朵,可使学生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视野,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培养,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还为他们的智能素质打好了基础。

  三、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载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到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声,有潺潺的流水声,有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疲劳彻底消除的最佳状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因而,人们在生活中研制了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有机融为一体。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中学生身心都可得到愉悦和锻炼。

  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能削弱,而必须加强与提高层次。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