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10-03-10 16:43:44 点击数:
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
我看到有一种可能性: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学,并实现我关于使动作和音乐教育彼此交融和补充的想法。
——奥尔夫注①
任何音乐理念都可以转化成身体律动,而某一身体律动也可以相对的转化成音乐。
——柯达伊
动是生命的外部表象。
音乐和动作是人类表达的基本因素,每个文明的历史和个人文化都表明音乐和舞蹈会是生命中的必要因素。
奥尔夫《学校教育》美国版第二册
好的音乐和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行为、独立性、交流和合作意识,感情的发展和描述情感和经历的能力。这个训练还促进一般的感知、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训练身体动作和对空间感知的可能性,甚至是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雷格纳1977美国版《学校教育》前言
现代西方文明中人的异化很重要一点就是把人的心灵与动作分开,把心深藏于内,动作成为一种没有生命的机械运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就是从人类学角度找回失去的人性和人的和谐均衡自然的发展。
结合动作的教学并不始于奥尔夫,而是整个欧洲在本世纪初的一种思潮。“那是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对人体、对从事体育、体操和舞蹈的一种新的感觉。支配着欧洲的青年。”奥尔夫注①。达尔克罗斯、拉班、维格曼是这个潮流的代表人物。特别是达尔克罗斯作为一位音乐学院的教师,创造了体态律动的音乐教育体系风靡欧洲。奥尔夫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了自己的体系。所以说奥尔夫的结合动作的教学方法是从达氏吸收并发展起来的,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达氏动作使用的音乐只限于钢琴,但奥尔夫扩大到一切声响首先是敲击乐器和音条乐器,另外在嗓音方面也都包括进去了。达氏的动作训练音乐与西方音乐体系更接近,尤其对乐理、练耳、即兴等均是西方音乐体系的,它在系统性上比奥尔夫更清晰。而奥尔夫在音乐语言体系上更开放些。特别是由于要求与动作结合的音乐是由学生亲自参与演奏的,不可能在艺术性上要求那么高。再一个重要区别是达氏的教师本人钢琴演奏水准尤其即兴水准要非常高,而奥尔夫体系则完全不这么要求。
经过约一个世纪的发展,关于动作的训练人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1、身体各部位的认知及独立运动形式
2、平衡的感知与控制
3、空间的认知和运动方式
4、放松与紧张的活动
5、大运动量活动的熟练,“做”的技巧中最重要的
6、身体各部位动作组合与协调能力
7、反应练习(对声响作出动作反应)
8、动作即兴
动作与舞蹈主要的区别在动作的规范程度和表现技巧上。在原始民族和幼儿身上动作和舞蹈是很难严格区分的。
动作教学的重要原则是:尽可能的全身性的和大的动作活动。我们现在给予孩子们空间活动的场地和大动作活动的机会太少了。除了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在主观。特别是少年期,年龄越大越少活动,其中社会环境造成的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
奥尔夫的动作训练是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从通过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起步。这需要有大的空间,如果可能最好光脚——回归自然状态。身着适于运动的服装,这是基本条件和要求。
听教师的鼓声“走”(一拍节奏)、“跑”(半拍节奏),开始是自由的走、跑,也可用围成一或两个圆圈活动,这里关键的是动作要与鼓声相合,能走在点上,迅速反应鼓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可加上音量、速度的变化;前后转向的变化;开始与停止的训练等等,还可以在停止时下一个动作口令,训练反应能力。这种口令包括一个规定的动作如“蹲下”、“趴下”、“一条腿抬起”;也可以不规定动作由学生自己创造一个造型动作;还可发口令:“几人一组!”(数字)或规定二人一组,用身体某部位相碰等等”、等等。这方面的游戏特别多,只要教师不断开动脑筋会有更多可能性挖掘出来。
在动作教学中奥尔夫和凯特曼创造的用身体动作发出响声的练习——“声势”是对世界音乐教学的一大贡献,在中国用的最普遍的恐怕就是这种方法了。
在我们称为“古典声势”中,奥尔夫和凯特曼是根据四部合唱设计的捻指(女高音)、拍手(男高音)、拍腿(女低音)、跺脚(男低音)四个声部,它们的记谱是这样的:符干朝上为右(指、腿、脚),符干朝下为左(指、腿、脚)
捻指一般是双手,少数才分开左右,由于不易打出声响,可建议学生用弹舌协助动作发声。
在他们二人合作的《学校教育》第一卷中专门有一部分“节奏—旋律练习”。这是最早的成果之一,里面提供了大量声势训练及教学中应用(合奏、伴奏、即兴等等)的练习范例,有极高的价值,是一部传世佳典。当然在结合各国本土文化时,可以依据这里面提供的范例编出各国自己的声势练习谱。比如笔者就用中国的锣鼓经,打击乐合奏改编过一些声势谱。
声势可以说已是动作教学的最基础方法,它可以从拍手开始,发展到四种方式,现在各国还有根据非洲、拉丁美洲以及美国本土的民间歌舞中原有的形式增添不少新的内容如拍胸、拍头、拍臀,脚下音色丰富的踢哒节奏等。对训练节奏感、反应能力、身体的谐调能力及即兴有非常好的效果,也深受孩子们欢迎。
声势还可以与节奏朗诵结合,如为儿歌童谣伴奏,使学生一脑多用,丰富的声响与多声部的合作令他们学习兴趣更浓。
声势作为一种声响加入敲击乐合奏之中,这对于我国人数众多的班级教学非常合适,乐器不够,就轮流奏乐与做声势,同样可以人人参与。真正体现唱、说、动、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
声势进行即兴是最方便、最容易的一种手段。即兴一般是从摸仿进入,老师(或其他某同学)做一个四拍子气势(二拍子由于太短小一个小节不适于做节奏训练的基石)学生摸仿。这叫“问答”,实际是摸仿。这种练习也可分成小组或两人一组进行。(2) “接龙”有接尾和接头两种,接尾容易,即教师拍四拍,学生重复后两拍,自己创造两拍不同的节奏。接头是学生要摸仿教师关两拍节奏,再创造两拍自己的节奏。(3) 卡农,这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教师拍四拍开始,然后不断四拍一个基石拍下去,学生则在老师拍第二组基石同时,拍出前一组基石,他们必须边听新的一组节奏,而又同时把前面一组基石做出来,一心二用,相当难。这里有一个窍门:即领拍的人必须是一组基石节奏难一点,下一组一定要很容易,象|Xοοο|或|XοXο|这样的,节奏间隔进行,否则必定难以进行下去。(4)问答句即兴,教师(或学生)拍四拍至八拍的节奏,学生回答自己即兴的节奏,这种问答要有乐句的起与答的感觉。(5)小回旋曲即兴,四人一组(分A、B、C、D),每人四拍,教师可临时请其中一人如B,那B就做主部,即兴四拍,变成B A B C B D B。其他三人即兴自己不同节奏,但B必须在别人拍后回到自己原来即兴的那个节奏上。这就在即兴的基础上增加记忆练习,同时开始接触结构。
声势做即兴的方式非常丰富,由于人人容易学会,又是身体动作,不用任何条件即可进行教学,的确是种极好的教学手段。
对身体各部位和运动形式的认知(这对幼儿是必须上的课目)奥尔夫的教学法不采用告诉孩子仍各部位名称的办法,而是由学生自己说身上有那些部位,它们可以怎样动,(轮流让每个孩子说一样,或做一个动作)大家摸仿,如头可以怎样动,学生说出一般动作,还要启发还有什么动作可做,有许多可能已不属正常动作,如新疆舞的脖子左右移动,京剧小丑的前后伸缩等等,这些练习一定要耐心,让他们仔细想,看谁还会想出新花样,做出新花样,创造性能力的开发是在这时才生发出火花的。
放松紧张是主动体验和学会控制动作的重要练习,对于学生,不可用枯燥的操练,要用许多比喻、童话在游戏中中进行,如小雪人,小木偶,豆蔓的成长……这些练习也可配上打击乐。体味看的见的声响感觉。借助道具和器械(报纸、沙巾、汽球、沙袋、铁环、棍棒各种球类)发展动作的技能和培养创造力,也有许多游戏和方法,这些是在为将来适应环境和生活做准备的练习。这此教具必须简单和熟悉。在生活中拈手便可取得,这是适于开端的方法。
对空间方位及运动形式(行动的线路和方式)的练习也是动作训练的一个基本训练方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儿童全面地开发和精心地培养,许多家长从小到大除了学走路,给予关注之外,从来对孩子的动作发展不予理采,把人类的这方面潜能浪费不说,还养成许多坏动作习惯。
前面大多数是动作本身的基础训练,除声势外,与音乐结合的还不紧密。下面主要介绍动作与音乐结合的一些方法。
近代音乐教学已将音乐要素分离出来,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可独立感觉的音乐声响构成的最基本要素,不管那国,那个民族,那一类音乐都是由这些基本要素构成的,过去把要素定为音阶、和声、节奏等是不太合理的,在音乐教学中有时把节奏起步定在音符上,孤立的几分音符,这种训练和认知在起步阶段是毫无实用价值的。用孤立的音在钢琴上弹出来训练的听力的方法早在二十年代就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教学。
音乐的基本要素就是音高、音长(节奏、速度)音量、音色。四个要素,作为基础入门还要包括简单、小型的曲式、结构。音乐的这些要素,通过动作使其音响外化为看得见的,又通过动作深入肌体变为更深的感觉、体验,正象斯特拉文斯基说的“音乐必须被看见,这样才能得到恰当的呼吸。”加登纳教授在讲到音乐智能和身体动作智能关系时说:“在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本身最好还是被看成一种延伸的手势,一种由身体(至少是含蓄地)所执行运动和方向。”
在奥尔夫教法中大量地把音乐中各要素通过身体来反映,根据身体动作用音乐的音响来表现的教学。比如音的高低,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儿童的认知感觉总是从大到小的,所以他们对孤立的音那个音高那个音低辨别起来要比音区作起步难的多。一首歌在高八度和低八度唱,他们立即可以用身体表现出来,在一段比较简单,明显的曲调高低起伏中,他们可以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其高低变化。同样当一段音乐中有快与慢不同变化时,要求他们用动作表现是比较容易的,或反之,一位小朋友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快慢、强弱,其他同学用打击乐把看到的敲出来,在音条乐器上把高低音敲出来,用嗓音把动作所要表达的意思唱出来。这里既有即兴能力的发挥,又有听力和反应能力的训练。
这种用动作反应要素的练习用在听力训练和欣赏教学是最好的方法了。“听”这个东西是他人最无法控制的了,你不让他看,把眼睛蒙上即可,你想让他听,他坐在那儿脑子开小差,你是很难去把握的,但如果让学生用身体动作去参与,即可以一目了然:谁听的认真,谁听的更好,听懂没听懂,都看到了,尤其在幼儿和儿童期,让他们听时不动,简直就是折磨生灵。
而每个作品尤其优秀的作品都有其特别特殊的东西告诉听众,有时节奏很鲜明,有的曲调变化很有特点,有的音色独特。在由式上更清楚,音乐的发展是重复的、变化重复的、相反的、发展的。结构上是由几部分构成等等,比如《小星星》从歌曲讲是三个乐句a b a 构成,实际只有三个乐汇:
①|1 1|5 5|6 6|5 -|
②|4 4|3 3|2 2|1 -|
③|5 5|4 4|3 3|2 -|
a ①② b ③③ a ①②
孩子们几乎不用教就会唱这首歌(他们 从小在生活中都会有意无意听到很多这类名曲),只是当要求他们靠听把它们排列出来.并用三组不同动作(最好与曲调高低相联的),边唱边动.比如:
a ①双脚随节奏向前,同时双臂从前一方慢慢向上,(音乐总趋势是上行↑)最后一音停住。
②还继续向前走,同时双臂慢慢向下,最后停住.
B ③第一遍向右两拍,回原位两拍,单手从高慢慢下来, ③第二遍反向向左两拍,另一侧手仍从高处慢慢下来.再现第三乐句a时双臂动作同第一次的a的①↑②↓但双脚是相反退回到原位,这样通过动作把旋律(主要是双臂和结构(带反复的a b a三段式)就做出来了,既帮助孩子们记忆,更使其对音响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再如《动物狂欢节》选出音乐形象独特又在要素上很清晰的如《大象》、《水族馆》、《公鸡和母鸡》,拿出几幅动物图,请小朋友为图找音乐,一般孩子凭直觉就能找到。然后就请他们边听音乐边摸仿所表现的动物动作,这种动作不必教,孩子们自己的想象力是有太多可以在这里发挥的机会,有时不用告诉他们是什么动物,音乐一放,他们自己就会按音乐描述的动起来,所以美国的著名音乐教育
象这类的例子非常多,你需要学生们听到什么,就去设计些动作或采用一些手段,把学生引进音乐中去感受,通过动作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听没听到,听到多少。
甚至交响乐都可用身体动作的参与给学生们听,贝多芬第七交响乐第二乐章第一部分就是一个典型课例。它是葬礼进行曲的特点,由一个行进式的“主题”(用│││符号表示);抒情的“对位”(用⌒⌒表示),和”伴奏”(用∩表示)构成,结构很清晰,当│││出来大家可用表现行进类的动作,或双手在胸前跟节奏|×××|××|象槌东西一样,沉重的动作.而⌒⌒就用舒展优美动作表示,∩用划大弧线动作表示.这段音乐是象如下图式这样进行,每一段结构规整.
管乐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贝斯
││││││⌒⌒││⌒⌒∩│││⌒⌒∩∩
按照这样一个图式,全班分四组,每组代表一乐器,当听到这个乐器奏那部分,如主题、对位、伴奏,就做相应的动作,学生们还可变换声部,通过形象的动作-看得见的音乐.他们对这样复调性的交响乐也能听懂了.
笔者根据这个思路设计了《鸭子拌嘴》、《阿细跳月》等课例,从幼儿园到成人(教师)都非常感兴趣,通过动作帮助他们感受,领会音乐的确是个好方法。
最后讲讲动作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教学例子,奥尔夫教育体系是为“学校的”,工作形式是集体教学,但这种教学不是整齐划一的大齐奏、大齐唱,或统一动作式的操练动作,各式各样的多声练习方法贯穿其中。有时一个人身上就有两个甚至四个声部动作在进行。而大量的课例是训练学生相互间的合作默契。比如照镜子,先让大家讲座照镜子有什么特点:两个人动作一样,但相反,一个领一个被领等等,然后两人一组做动作即兴,这里关键是领的人,要照顾被领的人跟的上动作,要给予提示等,而跟的人反应要快。游戏时还要交换角色,体会不同角色。
另一个《吹玻璃》的游戏也很有趣,两个一组,一个是吹者,一个当玻璃,吹者可按自己想象的通过吹(不能说话,手不能碰玻璃来“指挥”玻璃。但“玻璃”必须在吹的部位动,至于怎么动却可按自己的意愿,双方都有有一定主动性,互相又要配合,造出一个“独特”的玻璃制品来。
这个游戏在培养创造能力上很有特点。但所的孩子要在游戏中互相配合。
象这类的游戏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