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科学 > 资源共享

有效地提问是学生学习中的领航灯——《如何有效地提问》课题总结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10-01-11 08:10:48   点击数:

在平日的听评课过程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科的老师,在上课时,废话还是太多。所谓旁观者清,所以我自己在上课时,尽量注意这个问题,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把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一、随机应变,抓住契机
老师上课前是要备课的,尽管你准备的很充分,但是总有一些问题或情况出乎你的意料之外,这就需要老师能够随机应变,抓住契机,把“误入歧途”的学生引入“正道”。比如《面包发霉了》一课,老师问:“阳光下和垃圾堆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就不如直接问:“哪一个地方容易长霉?”教学中,学生会沿着前一个问题回答说:“地方大小不一样”也有的说:“垃圾堆里有垃圾”。老师问:“放垃圾的是怎样的环境?”学生回答:“臭的。”这样的提问就不科学。
说道“阴暗潮湿的”时候,老师就应当抓住“阴暗潮湿”来展开,而不是再追问“这和阳光下有什么不同?”如果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潮湿”就显得多余。
提问“如果衣服放在阳光下会长霉吗?”,学生回答“会”与“不会”时,老师再问“阳光下与垃圾堆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就不会使老师自己掉入“垃圾堆”里。
二、问题万千,以我为主
在课堂上,学生的问题往往很多,如果照单全收的话,老师就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很有可能完成不了。怎么引导呢?
1、如果学生的问题很简单或者很复杂,那老师就直接把问题抛给他。
2、如果问题适合学生研究,本课的时间又足够学生研究,和本课内容也相符,老师就可以引导甚至创造条件让学生研究。
3、如果上述两条都不符合,那就鼓励学生在课下想办法解决。
三、关注大局,把握细节
当学生回答和老师预设不同时,老师往往犯难。所以说大局容易把握,但细节往往是区别成败的关键。
1、老师对课堂上探究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透彻的认识,当学生的发言在预料之外时,老师就不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
2、一般来说,学生在课堂上提的问题都或多或少总与课堂内容有关,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其他因素,只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那学生的方法就出来了。
课堂的节奏可快可慢,内容的延伸可宽可窄,但是有一点,就是老师心里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思路。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