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09-11-20 10:28:33 点击数: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大家往往习以为常,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地思考过课堂提问的内涵,也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已熟练的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技巧,尤其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概念的介绍,自然现象的解释,科学实验的实施等主要教学活动,对课堂提问的要求似乎更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事先设计好的课堂提问或课堂上随意无效的提问,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时还会毁了一堂很好的教学课。正如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此,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教师要了解生源,吃透教材,认知学生能力,提问要科学。教师语言要科学,言简意懂,针对性强,激发思维,活跃课堂,发展思维
2、启发性:精心设计的问题要重视适度拓展、具备趣味性。
3、适度性:即按学生的身体、生理、年龄等特点,适度、适时、适量提问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4、双问性:师生提问互动,激发学生疑问、追问、深问、启迪学生思维,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学习,发展创新。
5、自主合作性:从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有助于他们集体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友爱等世界观的形成和提高,对学生学习的公平性,也是一个很好的倡导,应加以重视。
教师提问时,一要注意问题的归类整合;二要寻找突破口,提到刀刃上,击中要害,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三要体现一定的容量或较大的覆盖面;四要面向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根据小学科学的特点,提问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活动,我们科学老师要努力使学生分清什么是科学问题,什么是非科学问题,希望学生们能提出真正科学的问题;我们还要努力使学生分清什么是科学性较低的问题,什么是无效的问题,希望学生们提出高效的科学问题。
课堂提问要关注课堂的意外生成。因为科学课堂会有很多的意外生成,而这些生成往往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时老师就是要通过提问来将学生引向目标。我认为,多重提问应具有层次和梯度,教师表扬学生答问的语言要多样化,给每位回答的同学都能给予适度的表扬,激发每位孩子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个朝气蓬勃的课堂会给教师带来自信,会生成一些精彩的提问。
为了增强提问的有效性,我觉得老师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备教材要“透”。
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 “实”。
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 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基本功要“扎实”。
教师组织语言要一气呵成,声音响亮,语素快慢适中,语言简单易懂。要克服一些个人习惯用语,如嗯、啊、口吃等。不要让学生产生教师没有备课感觉,影响学生对这节探究的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有效问题的提出,和学生有效的回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另外,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
广鹿乡中心小学
王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