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与形式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09-10-26 10:52:39 点击数:
自主探究,重过程和体验是现科学教育思想中所强调的新理念之一。对学生的培养、发展非常有益,在教学实践中,我也认同这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常设计自主探究环节。
在上5年级《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一课中我也依此进行设计。可根据经验我也有一定顾虑,担心时间、条件无法支持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因此在两个班施使两种教法,以求验证,并在施教前想好弥补方案。
5年1班我认为学生动手、协作能力较强,整体综合素质较高,选用自主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活动。5年2班相对各项能力稍弱,选用指导探究、发现和接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施使效果如下:
5年1班在课上分组观察、实验、自主探究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作用环节,学生表现协作能力不强,各自为战,参与面窄,在探究中无序。我想原因是,条件所限无法提供足够支持帮助学生继续探究,另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足,使本课教学流于形式,热闹,但成效不大。5年2班在课上,我根据学生实际,演示、指导、探究逐步进行,在引领下探究、发现,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完成教学活动。
虽2班自主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但两个班成效比较,2班明显高于1班。为什么?就方法而言,1班所用更先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也是我较认同的、倾向的,可效果不佳。
课后,我认真分析,结论是,我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先进的方法、理念与实际脱节。现在好多地方各方面基础条件不足以支持好的方法和理念的运用,如照搬模式加以贯彻,只会昙花一现,留给人瞬间惊喜,大部分会流于形式。
我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课程改革也更加复杂。如追求形式,急功近利,就会像我在5年1班哪堂课一样,流于形式,成效不大。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方法要与实际相结合,不要建空中楼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本人也不要为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教育的实质。如不然,会给学生的利益造成更大的损害。更严重的说,为形式而方法,这其中的隐患影响久远,在如此作为下,学生人格思想会畸型发展。比如:现在年青人诚信低下,难道不是此教育影响下的产物吗!
在此,我想方法要与实际相结合才会有好的成效,这不是说不学习、不利用新的、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课改不是全面否定,也不是除旧迎新,应是渐变渗透的过程,是与实际条件同步变化的过程。如想一步到位,马上成功,这简直近似天方夜谭。例如,现在鼓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应培养成专家、学者,让教师干这、写那,好似教师是万能的。这,一方面会加重教师的负担,也会间接严重损害学生的权益,因为教师工作已失去其本质。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任何方法、理念的运用不应形式化,应与实际相结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