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要“四防”
发布者:cj_yuping 发布时间:2009-10-26 10:19:43 点击数:
一、 防教材至上
教材只是一个依托,但不能“至上”。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对照课本看看实验一怎么做,做完实验一,再看实验二怎么做……最后还不忘填上统一的结论。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教学中,我们应摆脱教材的束缚,让学生自行探索。记得在一次优质课观摩活动中,一节《毛细现象》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餐巾纸一端浸在红水里产生了什么现象,接着让学生探究水是不是能沿着所有物体上升。在观察实验中,老师引导学生先对物体按“能否让水上升”进行分类,再比较两类材料的结构特征,并用玻璃管和玻璃棒再进行比较,最后探究水沿着有空隙的物体上升的高度是不是都一样。这位教师不以教材为权威,放弃了课本中用玻璃片做实验的做法,让学生在不断观察、实验、比较、思考、发现中感知、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非常生动。
二、 防越俎代庖
有的老师总担心学生年纪小、动手能力差,实验时怕出意外、怕出危险、怕完成了教学任务,于是在指导实验时越俎代庖,有时直接动手替操作慢的同学完成。学生这样的动手操作充其量只是“依葫芦画瓢”,是机械的操作性训练,不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放手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学会根据实验结果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在提供了装满红水的小瓶子后,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让其受热、受冷,观察变化,具体过程中教师并不干预,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很容易就认识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 防课堂无序
科学课堂时常出现一些混乱,如实验前,有的学生不听老师的提示,忍不住动、玩桌上的材料;实验中,个别学生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实验后交流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说,不听别人的。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逐步解决:一是课前老师和学生一起准备有结构的材料,动手操作前尽量把材料放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活动中材料的发放要有次序,并控制好数量,活动后该收起来的材料要快速收齐;二是活动开始前老师的要求、提示简单明了,活动设计要尽量“实而不华”;三是备课时充分考虑可种可能性,并做好应对。只有教师备好了课,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我们的科学教学才能够顺畅地进行。
四、 防思维不足
在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科普展中,国内青少年的展品多是一些元件组装起来的,注重形式设计,缺乏理念创新。这次科普展折射出我国青少年创新思维不足的缺憾,这一现象在小学课堂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多情况下,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后,头脑是一片空白,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如教学《鱼》一课,在研究鱼鳍的作用时,老师让学生分组观察鱼,并把鱼鳍的作用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来。但是,学生感兴趣的是鱼被夹住时的难受样,因此,表面上学生都在兴致勃勃地夹鱼、观察鱼,实际上学生发现的仅仅是一些与本质内容无关的事实,对鱼鳍的作用仍然模糊不清。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在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思考几个“为什么”,这样既迎合学生的天性,又通过活动指导,实现活动与思维的同步,必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促进正确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