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课程中的真实性学习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24-12-27 10:02:46 点击数:
信息科技课程中的真实性学习
在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将自己和学生看作数字时代的学习者和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在做好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井与学生一同进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用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经历分解、抽象、自动化等问题求解的过程,体验计算思维过程,问题情境既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场景,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入游戏化、仿真化的学习场景和资源,让学生的先行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发挥作用,引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探究兴趣。鼓励学生根据生活或学习的需要,发现现实中的问题或创造问题,设计自己的程序、应用程序、动画、视频游戏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概念的深度理解、原理的迁移应用和问题解决的技能。
在这个学习经历中,无论通过讲授、解释、阅读、查询获得的信息、知识或结论,教师和教学资源提供的公式或程序,还是真实性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加工和身体力行,都由外在知识转变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组成部分。教师不是学习内容、资源和节奏的控制者,而是学习的示范者、合作者。师生共同构成了一种认知学徒制关系。
真实性学习也是培养计算思维所需要的方法论。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教育为人类思维体系贡献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是关于"计算机如何思考"的思维方式,而是关于"计算机科学家如何思考"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