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课堂
发布者:cj_zy 发布时间:2023-12-26 16:08:35 点击数:
唯分数论盛行,对学生总是不放心,对学生的学习不敢放手,担心学生这不会那也不会,喜欢一讲到底,喜欢一口一口地喂,于是,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成了家常便饭,好在姗姗学步,总有放手的一天,孩子学骑脚踏自行车,先是搀扶,当总有放手的一刻,如果始终不放手,学生就难学会,孩子也很恼火,恼火你的不信任和不放手。
只有放手,让孩子在摔倒中自己去摸索,在不断练习中找到自身的平衡点,这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如同吃饭,嚼碎了,喂,孩子的消化器官功能就得不到,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就退化,免疫力就差。其实,在信息化社会,老师并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渠道,那些玩游戏上瘾的学生,均是自学成才,无师自通。他,他们为什么会无师自通?在一次一次的摸索中,虽有失败,但更多是成功和挑战,在游戏中有成功的体验,有获得感,渐渐地喜欢,渐渐地上瘾,渐渐地成为游戏行家。
逆转课堂模式,本着立德树人,宏观地看课堂教学活动,立足于“三个逆转”和“四五八定律”,赋能学生幸福感。
逆转课堂是一种原生态的教学模式。逆转课堂的根,赋能幸福感使主干,“三个逆转”为侧枝,以六大理论支持为叶,追求的根深叶茂,生机勃勃地生长。
生物学上,如果把细胞看作一个工厂的话,细胞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生产车间。
人类社会,个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也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幸福感的动力,叶绿体是生产车间的能力,“三个逆转”,绿色彰显了一种勃勃生机的生命力,逆转课堂是一种原生态的教育模式。
何为逆转课堂
夸美纽斯说:“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得精彩不如学得精彩,最有效的学习来自学生的自我发现及同伴之间的交流,而非教师手把手地教。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何为逆转课堂?通俗地讲,逆转课堂是让学生当老师来上课的“兵教兵”课堂模式,跟武术师傅让大弟子带领其他弟子一起操练的学习模式,也有人说是“小先生”课堂;从教育教学原理上讲,逆转课堂是具有相似或相同生活、学习的同龄群体共同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相互传递思想和分享体验,以唤起情感上共鸣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 基于幸福感的“逆转课堂”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习为中心,要从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育人。逆转课堂之“逆转”,从宏观上主要有三个逆转:基于“我喜欢”,逆转教与学的关系,以学为主、教其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基于“我看重”,逆转教书育人的关系,以育人为主,坚持立德树人;基于“我胜任”,逆转师与生的关系,课堂教学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首席、学习的主角,教师是教练,是学生的啦啦队,激励、鼓励,再激励。鼓掌是双赢的活,给人鼓励给人激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逆转课堂是一种以“师之重新定位,教之重新定位,学之重新定位”来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题,人人参与为主线,问题解决为主轴,学习幸福感为主旨”的课堂模式。
三个逆转
提倡“情•知教学”的目的在于实行教学方法上的三个转变:心理素质和培养放在知识培养的同等地位,同步进行,全方位调动,相得益彰;②把学生从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自我表现,自我评价,培养其主动精神与独立人格;③促使教师重新认识学生,认识师生关系,把教学提高到教育水平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人才、素质教育和“情•·知教学》 (原载于《冷冉教育文集》,大连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逆转课堂下的教师,要有“三个尊重”。三个尊重,一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即陶行知的“六个解放”之说;二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受点挫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走研究性学习之路;三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千万不要将现成的果子摘下来,还要削掉皮,切成块,甚至做出果汁,然后再喂到学生嘴里,如此的教学是“灌注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弱化自我吸收、消化的功能,同时,老师千万不要把教学视为一种恩赐行为,杜绝高高在上之态,要蹲下身来看学生、等一等学生。此外,课堂教学还要有三重意识:“学为主”意识;“学在先”意识,先学后教;“学而会”意识,不能有“夹生饭”。
备注:转自朱华清老师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