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数学 > 资源共享

小学数学新课标全员培训体会七

发布者:cj_jyk   发布时间:2022-09-25 15:54:30   点击数:

 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獐子岛镇中心小学  张杨

92日,有幸聆听了史宁中教授和教研员姜老师关于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后,我开始思考:当前的教育背景下, 作为数学老师的主要任务只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吗?当然不是,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与学科的关系还要考虑数学与德育以及数学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关系。倘若想让自己的教学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基于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对我的数学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想法。

一、理论知识学习必不可少

新《课标》读完了并不代表着真正的读懂。课标背后依托着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例如:什么是核心素养内涵的一致性、 表现的阶段性、表述的整体性;何为核心素养中教育特征的意识、观念和能力;主题整合中概念与抽象、性质与推理、关系与模型等等术语,这些高度概括化的信息,需要我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与之建立联系,然后通过不断地研读和例证来加深认识、加强理解。只有真正的使这些上位的概念植入脑中、融入观念里,才能正确的在教学中加以应用。

二、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兴趣

数学源于实际生活,作为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随处可见的周围事物开始,在熟悉的环境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 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灵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实现学以致用良好的载体。例如二年级下册《上学时间》,学生把学会的关于时间的知识在活动中加以应用,他们会发现原来数学离自己的生活很近,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在记录并描述每天上学时间的同时,还锻炼他们的条理性思维;在估计自己上学路上所花费的时间的过程中,推理及计算能力都会得以提高。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为人师者应有创新精神

年年春草绿,岁岁草不同,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的因材施教,目的就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维,留心学生的细微变化。学生们如同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但每朵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更需要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栽培、养护,才能使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独有的光彩。

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正如培训中姜永魁老师说的:“经验型”教师已是过去式,新时代需要“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史教授曾说,“数学化”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数学化的实现不应只是埋头苦教,如何真正做到会教数学,将成为我教学的必修课。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