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班会课的六种类型
发布者:cj_zy 发布时间:2021-12-28 15:41:58 点击数:
微型班会课是一种教育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花费时间少(10分钟以内)解决问题及时,形式自由的一种灵活的班会形式。它是主题班会的有效补充。笔者根据自身实践及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挖掘,梳理了微型班会课的六种类型。
一、素材运用型
一句名言,一首诗,一个故事,一篇美文,一个图片,一个小视频,一个幻灯短片,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皆可成为班主任开微班会的素材,文字类素材在老师同学的绘声绘色的诵读中,会令听者怦然心动;图片视频幻灯片类素材具有直观教育的功能;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素材恰当运用会提高微班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浸润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班主任也不可能只是等班级有了问题才开班会。我在班里利用微小时段,充分运用素材开发了若干系列微班会。
比如,全班同学轮流,每天的值日班长在黑板的左侧写一句寄语,在课前演讲时还要点评,有一次,一名同学写了一句:好粥是熬出来的。我问她:“为什么写这一句?”他微微一笑说:“咱班好多同学用功学了一段儿没能取得好成绩,就有些懈气,我想起了我妈妈在家煮的又软又滑的香喷喷的粥,用文火熬了半天才做出来呢,学习好比熬粥,也是需要极大耐心的。”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许。我的同事王老师在班里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她和学生一起精选了唐诗宋词,还有汪国真、北岛、舒婷、顾城、海子、食指、席慕蓉、里尔克、惠特曼、泰戈尔、普希金等国内外诗人的诗,每天晨诵一首。孩子们的灵魂沐浴在诗的国度,心灵会一点点变得温润起来。我还在班里经常给孩子们分享林清玄、周国平等人的哲理散文,这些大家的作品,我们只需读给学生,也可让学生互读即可,不需要再作点评。
我的同事刘强老师借一张图片给学生开了个微班会:做优秀的“女汉子”
刘老师加入学生创建的QQ群,发现女生的昵称前都加上“女汉子”三字。为了让她们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汉子,如何成为受欢迎的女汉子,便有下面的微班会:
刘老师先是给学生解释了网上不同版本女汉子的定义,描述了女汉子的负面形象,然后给她们看一张图片:男生眼中的女汉子。
内容是中间画了一个女孩子,一个很漂亮,有着长头发的女孩子。标题是男生眼中的女汉子,四周有注释:外表干净利落,不化浓妆。思维活跃,神经大条。肤色健康,总是开怀大笑。心胸宽阔,不记仇。勇敢,喜欢户外运动。可以自己换灯泡,修自行车。
这是东北师大贴吧里的一张神贴,此帖一出,引得众人跟帖,不少女生自称就是女汉子,还有不少男生嚷着“喜欢女汉子”、“ 希望找一个女汉子做女朋友”。看来这样的女汉子是非常受人欢迎的。班级的女汉子们激烈的讨论起来,决定要做真正的积极的女汉子,做有优秀特点的女汉子。
我最后总结到:大家都明白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女汉子,女孩子自称“女汉子”说明你们希望独立,不愿意按照社会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不想随波逐流,能够这样自称的女生,其实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但不能一味一切都以女汉子自居,如果为了当女汉子而丢失了女性的特点就不可取了。女性本身的优点如:温柔,体贴,善良,内敛,含蓄,踏实,细心等等,这些优点不能为了当女汉子而全盘否定,女汉子再加上女子特有的特点,你们堪称完美啊。
女汉子们一片欢呼。
临近高考,很多同学挺不住了,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毛竹的“魔法生长”:
毛竹一生最初的5年里,确实很平庸,人们几乎觉察不到它在生长。在别的竹类争先恐后攀比高度时,毛竹似乎一点不动声色。但是,当第六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在6个星期内就完成了它一生所要达到的高度,并把它的同类远远地甩在身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寻本究源,毛竹最后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就是前五年的日积月累,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5年时间里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积微成著,蓄势厚发,才造就了毛竹的一柱擎天。毛竹在蓄势后的“魔法生长”,源于基础的深厚、稳固。正是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才有了毛竹喷薄而出的奇迹。
我在网上搜到了图文配乐的幻灯片,在悠长婉转的音乐声中,毛竹生长的过程被鲜活的演示出来,文字与图片音乐相结合,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视听冲击,思想这就样潜滋暗长了。
在我的班里,公益广告、微电影及网上搜集到的各种小视频经常给学生播放,有时加以简单点评,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图时代是一种现实,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视觉符号生动形象,浅显的表意更能在短时间内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图片和媒体形式的使用,势必会增强教育活动的影响力。
二、随机生成型。
班主任生活在学生中间,随时随地都会有一些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恰恰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契机,微班会随机可以生成。我在读《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一书中看到薛老师是这样处理课堂上的一个偶发事件——这就是随机生成的微班会:
周子善只考了36分。一拿到卷子,他就来——“订正的时侯看你怎么办?”我有叠起些生气地想。“老师老师!”同座位的方子妍喊起来:“周子善说他考了96分!”所有的目光——惊疑的目光,都集中在周子善正忙着的小黑手上。周子善停住了,有些懵懂地看着我。我先对方子妍说:“你不要管人家的分数好不好?”然后转向周子善:“谁说我们考不到96分呢?对不对?”他笑了。
班级是一个整体,应当努力不让一个人有疏离、自卑的感觉——正如热可以传递一样,寒冷和离心的倾向也是可以传递的。班级整体好的前提,是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大家庭里受珍视、不被忽略。
随机生成微班会对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正确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养,机智灵活的现场组织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握问题的本质,把学生思维导向一个正确的轨道,这一切是需要老师长期修炼的。这是最难操作的一种微班会类型,因为它无法事前备课,在突发的事件中随机展开。
三、情境创设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情境就其广义来理解,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使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知识中;也可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更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充足的发展。因此,创设真实、生动,能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情境是实现微班会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我在《班主任》杂志2014年第7期看到孙鹏飞老师的一个班会案例:一个苹果的班会
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我却用它开了一节班会。那天,我拿着一个有个小斑点的苹果走进教室,边走边说:‘‘同学们,把你们观察到的记录一下,然后写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然后,我慢慢地从每个学生身边走过,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记录,写好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观察着,下课后把写下的感悟交给了我。转眼过了一周。班会课上,我又拿着上次那个苹果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你们今天再好好观察一下。”让许多学生惊讶的是,这只苹果已经开始发莓,几乎溃烂了一半。 看到大部分学生都若有所思,我揭开了班会主题——“再小的错误也能变成大错误”。这个苹果就像大家观察到的,最初只有一个小斑点,但一周之后,半个苹果都发霉、溃烂了。我告诉他们:第一次犯错误,叫作经验错误;第二次犯错误,叫作能力错误:第三次犯错误,叫作道德错误。犯一次小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日积月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大错误。学生们信服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他们已经记在了心底。
这样创设情境的微班会,既能鲜明地表达老师的观点,达到教育目的,又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再比如,这是发生在我班里的一件事:
下午前两节政治连排课,政治老师去听学术报告了。说小话者有之,同学互背者有之,换座者有之……安静的自习课一片混乱。历史课代表到我办公室送作业,向我报怨道:“老师,咱班下午自习课可乱,你管管吧!”我一惊,从视频监控上调出信息,果真一片混乱,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居然有人那么肆无忌惮,把教室当成了菜市场。这次非得严加整顿不可。晚饭后,我在班级等候,学生们陆续到班,看基本到齐了,我说:“请大家欣赏我们班的自习场景”?我开始播放视频。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种种行为暴露在视频监控器下时,不觉大吃一惊,“那真的是我吗?”最后,有十一位同学自觉站了出来面壁反省,并写出1000字自我反省书。后来,我把这个短视频放到了班级家长群里,家长们纷纷给以回复,对这种现象表示吃惊,我把家长的回复再复制给学生看,有的家长写道:“从小到大,我的孩子都不太用我操心,但有一点我一直不明白,他的成绩怎么就起色不大呢,看了视频后我明白了。”老师们也参加进来。
这是以短视频为载体的高度情景境化的“微教学环境”,使微班会具有了视频会议的特征,而且引发后续讨论,起到了大型班会同样的作用。学生自习课违纪,很多时候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当你问他时,学生总是一脸无辜的样子,播放视频后,学生也对自己的行为大吃一惊,对自己的所做所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与家长的互动形成了一个维基式问答,供师生品评,绵延放大了教育影响。
还可鼓励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录制下来,放到班级QQ群和微信群,把老师家长全都卷入一个网络生态环境,构建一个一个的“学习单”,把现实生活通过网络联接起来,大家在网络上一起品评共同的生活。
四、活动体验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感到,我们告诉学生的道理,其实他们都懂,可他们就是不做,为什么我们讲的道理他们不接受?我们讲话属“告诉式”德育,只是浅层的信息“流经”,学生的品德形成只停留在知识性的构建,缺乏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因而妨碍了从道德知识到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构建。
班干部给我反映:“老师,我们班同学只知道学习,班级缺少温情,有点冷冰冰的。”我说:“只有学习没有活动的班级是不会形成一个集体的。”经过大家策划,决定利用课前一支歌的10分钟时间,给每一个当天生日的同学送祝福。大家把“小寿星”围在中间,第一环节,大家一起唱生日歌。第二环节,“优点大轰炸”,过生日这一天优点集中“曝光”会让他感受到,原来我给同学们的印象这么好。第三环节,送祝福、送拥抱、送歌。令他温暖不断,感动连连,还趁机化解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矛盾。第四环节,“小寿星”发表生日感言。两年一起生活的时光,因了这个10分钟的个体生日会——微班会,班级变得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集体的凝聚力不知不觉的增强了。
在宿舍中有人经常乱用别人的东西,有的学生为此很苦恼。我让几个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演了一个短剧。只见一男生大汗淋漓匆匆走进寝室,顺手抓起一只毛巾擦脸上的汗,边上一位同学欲言又止,满脸无耐的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小声嘟囔:“干嘛不用自己的毛巾,就不怕传染病。”只见该男生又把头扎进面盆,顿时水花四溅,淋到同学身上,接着又顺手抓到一瓶洗发水,咕嘟一下倒出一捧,边上男生一脸鄙视的表情小声说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原来,在同学的怂恿下,乱用别人东西的同学,在剧中再现了自己日常的不良习惯。在同学们一片笑声中,他体验到了自己给同学带来的困扰。
这两个案例中,老师在改变学生态度时,没有说教,而是采取体验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切实的感悟,并引导了他们的情感指向。通过情感感染的功能,实现了道德移情。
五、事务安排型
班主任进班落实学校的各种通知,布置任务。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班主任喋喋不休地说着,而学生一边写作业,一边假装听着,往往出现,老师说了半天,很多学生还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不清楚怎么做。工作自然会大打折扣。事务安排不宜长篇大论,宜长话短说,步骤简单,指示明确。这也是一种类型微班会,既然是会,严格流程才能提高效率。
比如,学校安排一次安全大检查。我进班,先环顾一下全班,以引起同学注意,然后说,请大家拿出记事本,抬起头,听我说,我说,必要的你记。第一,抽两男两女分别到男女寝室检查管制危险品,两男是某某,两女是某某。第二,你们四人第二节下课铃响,立即到达指定位置,听侯安排。请记到记事本上,并互相提醒,某某负责这件事。然后看着他们四人记下。第三,其他同学仍去跑操。布置完毕。当我从班级出来,邻班的老师正在大讲安全的重要性,结果,他的学生没有把关键的信息记住,检查时,他的学生缺了两个,领导很不高兴。回去批评学生,学生也觉得委屈。
六、总结评价型
通过评价促进集体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教育工作离不开及时的总结和反馈,找出优点,把握不足,通过评价这一手段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利用评价这一杠杆,引导学生自主地发展。因此,根据教育的需要就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以总结评价为主题的班会,及时总结得失。
及时短小的评价性班会如朝会、晨会、午会、夕会、夜会都可以召开。我们班有个值日班长3分钟演讲制度,就是每个人当一天班长,在一天结束下晚自习前或第二天上第一节课前做一个演讲,对一天的班级事务点评一下。下面是一个同学的演讲:
作为班内一员,我热切地希望我们班能高效、有序地运转,希望每个成员都能安然、泰然地走完这一段旅程。今天借着值日的机会,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从昨晚到今天上午,已有四位老师相继对我们提出批评或改进要求(数学、政治、英语、地理四科老师),这让我很难过,甚至心情沉重。今天老英问道,这就是高三应有的样子吗?也许有的同学不以为意,“我们还不是高三呢”,难道真的需要用高考结束来象征我们的高三吗?难道我们现在还不能算高三吗?
我们都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素质。请注意我的用词,“能力”和“素质”。拿英语课和数学课为例。今天老英展示的作文中的错误都是不该犯的错,数学课上老数不厌其烦地逐步讲解答题思路,甚至在黑板上演算出答案。这种细致的教学模式确实好处颇多,只是,当老师在演算时我们思考了吗,我们是不是在等着老师计算好答案呢?拿我来说,我已经对老数产生了依赖,企图凭靠老师解决问题。学习,是一个人的事情。独立思考,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别人的帮助不能替代你自己。
我想女孩都是有娇气的,多少罢了。我们都该努力洗掉身上的娇气,对自己狠一点,增强自己的承压能力。你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小女孩阶段。
我希望我们班的男生能拿出男生的样子,虽然人数少,但男性是被定义为“强势群体”的。请高调一点吧,我们班的强势群体,发挥你们的强势吧!
让我们努力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现在做起。
中学生最在乎的是友伴的看法,如果老师以这种口气跟学生说话,学生不但不会买你的帐,还有可能变本加厉呢。而当身边的同学这样讲出来时,他们的感受就不一样了,那是他们的友伴指出了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微型班会课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形式、技巧和内容还有待在实践中逐步总结提炼,当然,它的类型肯定不止六种,由于研究视角和习惯不同,每个人的分类方法也会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