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及其教学实现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21-06-10 16:22:10 点击数:
何颖丨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及其教学实现——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三下“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为例
何颖,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发表于《河北教育》2021年4月
注:发表文章较本文略有删减
摘 要
公共精神是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体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公共参与精神、公共关怀精神以及公共理性等方面。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设有《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三课内容,着眼于学校、社区、社会三维生活空间,将“公共精神”培育贯穿始终。如何进一步明确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如何基于儿童公共精神的构建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实现公共精神的培育,值得大家共同探索思考。
我们的 公共生活
公共精神
道德与法治
三下
公共精神是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体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公共精神指孕育于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观念,它是人们在积极参与公共事物、维护公共秩序、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意识和精神状态,主要包括公共参与精神、公共关怀精神以及公共理性等方面。关注儿童公共生活的实践,遵循他们成长的基本规律,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法律生活”的格局下,培育公共精神。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着眼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公共生活”在教材体系中的安排,共设计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三课内容。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意义,以及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并能把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师们理解单元设计,我们有必要明确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把握当下儿童公共精神的现状,思索培育公共精神的路径。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培养“个体德性”,那不足以促成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下的优良公民,“公共德性”的生成和培育是我们课程承担的重要育人价值。从中小学整体学段看,公共精神涉及公共素养、政治素养以及法律素养。在小学阶段,更为注重的是以公共参与、公共关怀、公共理性等为核心的公共社会生活教育,形成对公共精神目标的追求,这将促成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和品德养成。
1.公共参与
所谓公共参与,指儿童也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拥有参与权利、管理权利,以公共对话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社区、社会的公共事物管理决策上,在民主参与过程中促进其公共精神的培育。随着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开放,引导儿童置身班级公共事务、学校公共事务或社区公共事务,加深对共享、平等、互惠、合作、公正等公共意识的理解与体验,参与其中。在公共生活中不断践履公共价值,主观上认可,客观行动上遵守执行。公共参与精神一定体现在行动过程中,例如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等。对于小学生而言班级学校的公共参与常有:班级民主选举,学生自治,社团自治,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内到校园外,从小区里到社区中,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参与中提高社会责任感。
2. 公共关怀
公共关怀指对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情感认同和积极态度,特别是指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他人的关心。在交往生活层面,儿童拥有自己的公共交往实践。公共交往中,一方面认识到人的尊严,交往双方彼此平等性的身份。另一方面,对弱势群体和他人的关怀,遏制人性的短见与偏私,杜绝自保或冷漠心态,力戒旁观麻木或拒斥心理。关怀身边的人、物、大自然及地球,体验行为和后果的关系,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尝试站在他人立场、公共立场看待问题,在善举中萌发公共关怀,对公共事务及公共生活给予积极关注、理解。
3.公共理性
公共理性是一种道德判断力,指如何更恰切地处理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突出公共利益优先性,倡导利他性道德价值,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理性强调实现公共善,即在公共生活实践中,如何更恰切地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避免利益平损型或共损型后果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儿童在尊重和基于个体的生活基础上,在不断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公共精神虽然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但是需要理性去加以完善,以理性作为支撑。
二、培育公共精神的
学习单元构建
公共精神影响公民的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实践进程,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构建与公共精神的昌盛唇齿相依。公共生活随着个人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可以有社会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和班级公共生活等。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三课内容。全单元着眼于班级、学校、社会三维的公共生活,将“公共精神”贯穿始终。
1.内容结构的组织化
正确的公共意识、积极的公共参与,良好的公共理性以及关爱同情的公共关怀是儿童作为公民的基本公共道德。三年级儿童的公共意识还相对薄弱,缺乏对公共设施价值的认识,有意、无意地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并不少见。规则是一种超越个人私利,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章程,如校规、班规等。在遵守规则上,他们的认识还有许多模糊之处,尤其在具体的、复杂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难以付诸正确的行为。爱人,是现代公共精神中重要的一点,关心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关系和没有关系的人是一门学问。在关心的生活过程和积极的人际互动中怎样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帮人之所急,帮人之所需,是需要学习的。
本单元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公共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价值,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对公共设施的爱护。然后,在认识公共设施这一具象内容的基础上,再将学生引入对公共生活中更为抽象的公共规则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形成无论在何种生活处境下,都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态度。最后,将本单元内容落脚到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上,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讲秩序、讲关爱的公共生活观、公共生活方式。设计思路是从公共生活中具象的物,过渡到公共生活中抽象的规则,最后落脚到充满关爱的公共生活上。
2.材料呈现的童趣化
为了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让儿童在与教材对话的过程中能够感兴趣地阅读,并通过个体的代入思考,自主建构道德学习。第8课《不说话的“朋友”》一课中,借童趣的拟人化手法,采用自述的方式引入我们的朋友“公共设施”。通过插图及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教材活化了公园长椅、垃圾桶、村头大喇叭、路灯等公用设施的心声,清晰呈现公共设施所处的位置、作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小叮当旅行记”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果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将会是怎样一幅不堪的生活图景。
朋友的哭诉委屈再一次以拟人化的表达,揭示人类过度使用或刻意破坏公共设施带来的伤害,这是《不说话的“朋友”》第二框题“善待我们的朋友”的部分设计。除了公交站牌、公园长椅,我们还可让儿童尝试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倾诉自己受损、消失的心声。例如伤痕累累的课桌椅、破烂不堪的垃圾篓、受损的运动器械、消失的窨井盖等。教室中的儿童尝试作为公共设施的代言人,围绕身边诸多不文明、不和谐的公共生活现象,进行陈述。陈述中,代入悲惨的遭遇,同时真情流露出委屈、伤心、埋怨、痛苦的情绪,以唤醒人们爱护公用设施的社会责任感。学科内容与活动设计的融合,话题的设置与展开,道德情感与公共理性的渗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衔接等,教材内容的童趣化设计让儿童更可能获得正确的公共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3.活动设计的探究化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除了文本正文引导外,教材中出现以明线凸显活动样式,几处调查表、想象画、知识窗,相关链接,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脚、动口的机会,着手培养观察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教材还注重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调查的基本范式:调查对象、调查路径和方法、调查中注意的礼仪,如何填写调查报告等。
例如,在《大家的“朋友”》“善待我们的朋友”的板块中,列举了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让学生知道破坏公共设施造成的危害。同时,教材注意了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与相关的法律相联系,让学生知道有些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违法的。公用设施小调查,去发现身边有哪些公用设施朋友在被伤害,它们的感受遭遇会是什么。在《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中,建立在认识公共设施这一具象内容的基础上,再将儿童引入对公共生活中更为抽象的公共规则的学习,通过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再发现,帮助理解规则的意义,并引导形成无论在何种生活处境下,都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态度。
三、基于公共精神思考
的教学实现
公共精神作为公共价值规范的凝练,应秉承公共性、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强调事实上的“共”,更强调价值取向上的“公”。教学实践中,如何对公共对象与事件的识别与表述能力,如何对公共问题的观察与评估,如何与他人的理性表达与合作,如何实现从思维到行动全方位的学习参与,是教师需要探索的现实问题。
1. 时事与公共问题
增强儿童对时事的意识并对他们进行时事教学,是公共精神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采用重要或相关的新闻事件来形成自然持续的教学资源,当面对教材中“窨井盖中失足的少年”“重阳节老人遭遇爱心井喷”这样的新闻链接时,需要学习者阅读和浏览新闻材料,根据自己的知识对事实的批判性评价,并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的结果。教材中所列举的信息和不停变换的社会发展之间总有滞后的一段距离,这就需要教师或学生借助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等资源适时引用时事材料缩短这段距离,来激儿童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理解和适应现实的社会场景。
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中第二板块“守规则要自觉”,教师可结合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出门戴口罩”的公共规则进行讨论。口罩,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的人间百态。在这课教学时,我们可以以口罩为线索,出示官方新闻公众号上的图片和文字,聊聊如何避免戴口罩产生的冲突。例如发生疫情时,周围人不戴口罩怎么办?劝人戴口罩挨骂了怎么办?为什么日本人常戴口罩?在这个疫情之下人人出门得遵守的规则中,引导儿童思考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个人自由和公共利益之间产生冲突时,怎样权衡。增强公共参与能力,焕发公共关怀精神,在小小的口罩上体悟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人类的强大与脆弱,由此培育公共理性,力所能及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
2.运用资料表进行比较、对照和概括
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如何进行比较、对照和概括,资料表是有用的信息组织形式,它可以在学习者思维时利用。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 单元中出现了“公共设施小调查”,“我的反思(关于损坏公共设施)”“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规则”“规则的名称与作用”“我的做法和理由(红灯下的行与等)”等。这些资料表的完成需要儿童有真实的社会参与行为,参与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例如关心破坏学校公共财产的行为,他们不仅要去观察损坏的情况,还可能主动清理和维修破坏的东西,这就是公共参与。反思评价自己曾经损坏公共设施的经历,说说今后怎样爱护公共设施,这是一种人性关怀的积极思路。关心非人类的世界,关心人所创造的物质世界,关怀教室里的卫生工具、黑板、多媒体,小区里的健身设施、遛狗装置、单元门禁等。在资料表的梳理、填写中儿童在对照自己的行为是否文明得体。
资料表运用时,教师需要提示调查方法,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等细节,这样可以养成儿童探究性学习最基本的技能,培养以事实为根据的行为习惯和参与社区服务的精神。教学中,首先聚焦中心问题,并提前制定出相关的调查实践的计划。然后再教师指导下或小组合作下投身到公共生活中,通过看、听、画、记的方式亲历过程。回到课堂上,进行比较、对照和概括,反思与批判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能力,它可保障个体在公共活动中的公共利益。前置性的参与为课堂带来现鲜活的素材,而课后延伸性的活动促进儿童与公共生活的对接,真实素养和能力的养成。
3.金字塔形的价值导引
从公共精神的内在逻辑层次看,呈现出金字塔形特点,第一层次基础性品质,把“利己不损人(物)”作为底线价值,在保障自己正当利益的前提下不以侵害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为代价;第二层次的一般性品质,“利人利己”的平等互惠原则,即增进自己利益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实现;第三层次理想性品质:“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的利他性价值,个体将“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优先”,甚至采取“损己利人”的行为方式。
本单元围绕“公共生活”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的三课内容。内容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生活规则、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以及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等。《大家的“朋友”》一课教学中,把“利己不损人(物)”作为爱护公共设施的价值导引,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初步形成公共关怀精神,公共社会责任感。《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教学中,借用““利人利己”的视角让学生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懂得如果没有规则,社会将出现无秩序的情况,人们将失去安全感和幸福感。引导学生运用公共理性分析实践中所面临的公共性问题,对公共价值规范进行分析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也就是如何做到自律,特别是在遵守规则的过程碰到的一些困惑,应当怎样去面对,这是公共参与中的公共理性的体现。《爱心的传递》,这何尝不是一种公共关怀?我们积极追求平益型(一方受益,另一方未受益也未受损)共益型(双方利益都得到提升)的公共精神。不从他人需要的角度关爱他人,不尊重别人人格的关爱方式,都不是真正的关爱。当然,在特定情势下做出自我牺牲方能成全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关怀,那是人性的崇高境界,如抗疫期间那些为了拯救人于危难之中而献身的凡人英雄们。单元从物到介于物和人之间的规则,再到人的情感行为,进行逐层逐级的价值导引。
“我们的
公共生活”
公共精神的塑造不可一蹴而就,儿童在公共生活中的健康成长任重道远。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积极建构有意义的儿童公共生活,阐释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希望广大一线教师们在教学中由内而外实现一种认同感。
参考文献
戚万学.论公共精神的培育[J]教育研究.2017(11):30.
杨淑萍.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及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8(3):32.
何颖,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年段编写组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