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课堂教学中的有为与无为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21-05-31 16:48:23   点击数:


课堂教学中的有为与无为

选自《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2004年四川大学出版社

图片

有为与无为

在一节语文课上,当老师挂出小黑板时,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大声读了起来:“人有两件宝……”因为是自发读的,课堂纪律比较乱,老师感觉课堂太乱,要求学生立即停下来,管理好纪律以后,自己开始范读,然后组织学生声音整齐地读课文。

课后,我与上课老师对这一教学情节进行讨论,我认为,学生开始的自发的阅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冲动,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而把学生纪律整顿好后的阅读,则变成了外在规范的约束。长此以往,很可能把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他主学习,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与中小学教师交流对这个课例的看法时,曾说:“看看今天,我们没有主动学习、自己学习的习惯,而是要等,等着组织起来、集中起来,等到有外面的压力时才开始学习,大家想一想,这种现象与在学校里受的这种影响有没有关系?”

因此,在刚才这个案例中,我认为,当学生有积极的学习行为时,教师要学会“不为”,而是先要先做“积极的旁观者”,注意观察和引导。对学生学习造成干扰的“为”教师不能“为”。

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问银河》的教学活动中,课文中几次出现“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分析这一句时,老师问学生:“为什么用两个‘银河’?”

学生站起来:“因为第一次没有喊答应,所以丁丁要叫第二声。”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问学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理解呢?”

于是课堂上学生读书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吼”课文。

很显然,这里的两个“银河”更多的是表现了诗歌的音韵节奏,教学应该通过咏读,让学生体会音韵节奏的美,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问银河》表现的时间是傍晚,主题格调表现了宇宙的神秘、悠远、深邃,激发的是猜想和求索,这种时间和格调都不宜使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进行。

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后,这位老师说:“我应该尊重学生的回答呀,新课程不是说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吗?”

尊重学生,就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身心发展现状、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权利,当然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不等于我们就一定接受学生的意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老师都是这样,何况对处于不成熟状态和发展状态中的学生。当学生的意见明显出现问题时,教师的责任是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认识,在多样的学生意见中,我们也有责任引导学生获得相对最优化的结论。

在这个课例中,我想说明,当“为”时教师必须“为”,而不能“无为”。

“有为”还是“无为”,需要以学论教。

关键看学生在什么状态下——是否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是否有了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是否获得了应该获得的经验?等等。一味强调“有为”容易走向“教师中心主义”。而完全放弃教师的作用,又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不能取。在师生两个主体在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针对教师过多的作为,有一个王艳芬老师曾有一个理想“做个‘拙‘老师”(摘自《山东教育》2003年第17期):

“做个拙老师”是母亲在我去师范上学时的临别赠语。为什么送这么个“怪味豆”似的人生寄语呢?我母亲是有感而发。那时我家房后邻居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巧手,她绣的花,可以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烙的饼子,三里外的人可以闻香而动。可是我常常听到她在家骂女儿的声音,一会儿嫌她针脚太粗,一会儿又怨她拉线太松……于是我们家就成了避难所,她女儿常眼泪汪汪地来找母亲。母亲边温言抚慰边教她,那女儿倒也颇能领会。女儿走后,邻居又来抱怨,说笨女儿学什么也不像。母亲总是劝解:孩子还小,可以慢慢教。邻居走后,母亲总要叹一句:真是“巧娘养拙女!”语气中大有“古人诚不我欺”的感慨。

几年后母亲送我上师范,上车时旧话重提。母亲说:孩子,记着“巧娘养拙女”,将来不妨做个拙老师,可别误人子弟。母亲的态度很郑重,而我记得那时社会上耳熟能详的两句话是“将门出虎子”和“名师出高徒”,因此我不明白母亲怎会说出如此有悖情理的话。更何况我根本就不信“巧娘”会养出“拙女”。

师范学校的氛围很容易让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之沸腾,我也并不例外。我们除了立志献身教育,也笃信未来的教育必是我们的天下。我们被理想激动得彻夜难眠,彼此鼓励着,像蚕一样咀嚼着中外名著和各种教育理论,从中吸收着养分,以期有鲲鹏展翅的一天。

一天,我读到了一则小故事:一个被渔民誉为“渔王”的老人,在暮年的寂寞岁月中回顾自己的一生,却怎么也搞不明白怎么教出三个渔技平庸的儿子。在三个儿子幼小的时候,他便穷尽心力,教儿子怎样织网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才能不惊动鱼群,如何下网才能“请君入瓮”。等到儿子长大,他又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去识潮、辨鱼汛,可是到头来儿子们的渔技竟不如普通的渔民。

故事使我思索了很久,却仍然有一种很茫然的感觉。隐隐地我觉得这个小故事与母亲的临别赠语实是有某种相通的地方,但到底是什么呢?我却又体会不出。

工作后,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积淀多年的热情如汪洋姿肆,恨不得一口气将这些年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灌输给他们。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说着学生不清楚的知识点,洞察先机地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提前警告,鞠躬尽瘁地为学生的成长搭好梯子,以一种“举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虔诚努力着。可是令我失望的是,我发现我的学生学得很辛苦。他们不仅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变得更聪明,反而愈来愈畏惧学习。我和渔王、邻居一样困惑。

一次我去参加学术研讨会,听了一位特级老师的讲课。这节课是临时提议的,也没有做过多的准备,这位老师根据教学进度讲了一堂无准备的数学课。那是一节有关二次函数的习题课。那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综合题,然后让学生自行讨论,试着解答。他则在学生间走着,听着,偶尔也点拨几句。20分钟后,他问有没有人能解答此题,陆续有学生起来叙述做法。那位老师边写边分析,指出其中错误。然后下一个学生继续起来尝试。眼看就要下课了,这道题的最后一步仍没有解出来。我想那位老师大概要说出解法了吧,可是很意外,那位老师说这道题的最后一步他也不会解,下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讨论研究。如果有哪位同学解出来了,希望能彼此交流学习一下。然后那位老师又说了自己的姓名地址就下课了。

     那位特级老师下课走了,留下了我们和叽叽喳喳的学生。我怎么也想不到特级教师的课居然是这样。我坐在后排,很长的时间也没有离开。看到那些学生在黑板上指指点点,饶有趣味的样子。在那一瞬间,我觉得一直困扰着我的雾霭正一点点地慢慢散去,思维一点点地变得清晰,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终于豁然贯通——一个好的老师,不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锋芒毕露的“智”者,而是一个懂得适当“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拙”老师。

想明白容易,但做起来却难,更何况“好为人师”喜欢炫耀是人的天性。于是检点自己成了我每日必做的静夜功课。在日复一日的自省中,我一方面为自己的浅薄汗颜,另一方面又一点点地积累着我做“拙”老师的心得。慢慢地我体会到:一个真正爱孩子的好老师,一个懂得教育艺术的好老师,必须会在学生面前表现得弱一点、拙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帮助他人的机会。于是我不停地告诫自己,也不停地告诫我的同事,千万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高山,视学生为小草,让学生去靠着我们、仰视我们、惧怕我们;而应该让学生去做高山,去做大伞。这样成长的孩子才能勇敢坚强,才能顶天立地,才能聪慧机敏有创造力。

我想,王老师的母亲是懂教育的,王老师经过这次观摩活动所得到的感悟和体会是深刻的,当我想象那位特级教师走后那些饶有趣味、指指点点的学生神态,我想教师“无为”的“留白”所产生的效果是教师过多的“为”所难以实现的。由此想到一位教育家的话:“你要教好那些一无所知的学生,你要先学习成为一无所知的先生。”扩展开去,你想要学生更多的“为”,你要学会“无为”。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