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学校课程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21-02-24 08:26:25   点击数:

对话|​学校课程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

 陈大伟 成都陈大伟 

学校课程应该学生得到什么


 

记者:陈老师,在你自己建构的课程哲学中,你的课程目标是什么?这可是课程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陈大伟:我认为,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根本问题进行终极追问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和见解,课程哲学是在对课程根本问题进行终极追问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课程目标。我曾经进行了如下追问和回答: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为什么要三维目标?”我的回答是:“三维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发展。”

“那全面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生存和生活,更好地完善和实现他们的生命。”

“什么是学生?应该怎么看待学生的使命和任务?”——“学生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生存,学习生活,也就是既要学习生存的本领和规范,又要学习生活的智慧和意义,以此完善和实现自己的生命。”

“学校教育、课程该让学生得到什么?”——“那就应该是生存的本领和规范,生活的意义和智慧,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再对“生存本领”、“生存规范”、“生活智慧”、“生命意义”的内涵和要求进行追问,就可以建立自己对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

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就我自己来说,就像在茫茫的黑夜中寻找自己的“北极星”。“教育应该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习生活,体验和实现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有了这样的答案,我为自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根基。同时,我也发现,从“生存和生活”角度引导教师思考课程改革的时候,因为与生存、生活、生命发生了关联,教师表现出了更加主动和自觉的教学变革状态。

记者:陈老师,在教育历史上,关于生存和生活,相关的观点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也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我注意到,你在把生存和生活分开来说。不知道你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陈大伟:杜威和陶行知都是教育的大哲和先贤,他们的见解博大精深,正是他们的认识启发我们去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对人生的意义。我这里想分开来说,也是基于实践的考虑,基于引导大多数人思考的需要。

什么是生存,什么是生活?雨果曾经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体。换一个角度可以这样表达,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体。

我个人认为:生物属性是基础,人要吃、喝、拉、撒、睡以及有性的需求,满足生物属性要求,教育必须教给人谋生的本领和能力;但仅仅有生物属性,并只追求生物体的需要满足,人不是人,是“畜生”。社会属性使人合群,并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缺乏基本规范,学生就难以融入社会;满足社会属性的要求,教育必须传递基本的社会规范,使人社会化;但如果人仅仅满足社会规范的获得而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人又只是奴隶。精神属性是人的内在品性,体现人的高贵性、超越性,人因为有理想、有追求,因为向往自由以超越生物属性的局限和社会属性的羁绊而显得高贵;也正是人的精神属性和精神追求,使人具有创造性,社会不断进步,人性不断完善。我把学习生存看成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满足,把学习生活看成满足精神属性的基础。

荷尔德林说:“世界充满劳绩,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理解,“在大地上”是人的生存背景,是人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的真实写照,“诗意地栖居”是体现人的精神属性的理想追求。具体在课程实践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关照学生的现实生存处境,满足升学、就业等竞争需要,另一方面又要着力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找到并着力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实际上,使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追求生命的完善与实现就是追求灵与肉的和谐,社会化适应和个性化发展的统一。

教学生生存和生活的实践智慧

记者:你能不能用具体事例说一说?

陈大伟:有一位家长在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对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4只点燃的蜡烛,吹灭了1只,第二天早上,还剩几只蜡烛?”经过启发,孩子意识到4-1=1。“一只长方形的桌子,截掉1只角,还剩几只角?”孩子发现4-1=5或者4-1=3。“一棵树上有4只小鸟,猎人打死了1只,树上还有几只小鸟?”经过分析,孩子知道在这里4-1=0。“鱼缸里,有4条金鱼,死了1只,鱼缸里还剩几只金鱼?”孩子学会了思考,也自己得出了结论4-1=4

孩子进小学了。老师在作业中写出了“4-1=”的题目,孩子兴奋地把自己知道的“4-1=1”“4-1=5”“4-1=0”“4-1=4”“4-1=3”都写出来,老师不明所以,在“4-1=3”后打“√”,其余的都打了“×”。孩子哭着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对学校教育开始失望,并向老师提意见。

当然,对老师来说,在面对如此多样的“4-1=”答案的时候,最好还是先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答案”,不要简单判断和轻易否定。在了解学生,肯定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后。我认为,老师当然应该让学生知道“4-1=3”这个约定俗成的东西。这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知道这样的计算,以后拿4元钱买1元钱的东西,售货员就不会算成“4-1=0”,而购买者则不会坚持“4-1=5”。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没有了,社会一定乱套。人又怎么生存?这就是要教基本生存技能和社会生活规范。

再说一个关于学习生活的例子。《画家和牧童》是过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我观察了两个老师上这一课,两个老师都是在写课题时把“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点。然后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板书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画家’写得大一些,‘牧童’写得小了一些。”老师接着说:“是的,这里的画家是一个著名的画家,牧童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牧童,而且是一个小孩。”边说边在“画家”“牧童”下面分别写上“著名”“普通”,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是分析戴嵩画画的水平如何出神入化,一个如此著名的画家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如何从善如流……

看到老师这样教学,我们不禁要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习的是谦虚这种品质,还是名人的谦虚品质?‘小’与‘大’的对比是成就的,还是人格的?这样处理是不是在从小就在培养学生的‘名人崇拜’心理?”在这里,我想,学习生活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成就有大小、地位有高低,但人格应该是平等性,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对名人不迷信,尊重敬佩而不崇拜。培养这样的精神,这就有精神上成人的味道。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