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杯》教学设计
发布者:cj_xiaoping 发布时间:2020-11-06 15:17:49 点击数:
授课时间:
课题 |
第三单元: 歌曲《银杯》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 |
|
||
教 学 目 标 |
1、知识与技能:感受体验蒙古族短调歌曲的特点,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波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 2、过程与方法:聆听、欣赏、模唱、启发式教学进行合作学习体 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并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
|
||||||
重点、难点 关键 |
重点:短调、蒙古民歌中带装饰音的演唱风格 难点:用欢快、热情的情绪表演唱歌曲《银杯》 关键:熟练唱好歌曲 |
|
||||||
教学准备 |
竖笛、电钢琴、多媒体课件。 |
|
||||||
教 学 流 程 |
设计意图 要求程度 |
|
|
|||||
一、 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1、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 提问:是哪个民族歌曲?是谁唱的? 老师: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人民在放牧、养畜以及祭祀礼仪、节日庆典、婚宴等活动中创造的歌唱形式。 二、学唱歌曲,突破重点 (一)概念;1、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二)提问:刚才听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短调还是长调? (学生回答)老师让学生再听一首长调《牧歌》候在回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长调还是短调 ? (三)教师教解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教师演唱《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用手打拍子) (四)课件播放《银杯》学生打拍子再次体会验证长调短调歌曲。 (五)老师写一段旋律用长调或短调来唱。(6—1 2|3—5—|6---|6---||) (六)我们听了三首《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银杯》那么蒙古民歌有什么特点?(提问学生)下面我们看看这个歌谱用数字化方法看得更清楚一点。到底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 (七)老师唱,学生看谱子用手指按高低上下调整。提问学生(旋律高低起伏)仿佛就像一条又一条抛物线。正是这种旋律特点成就了蒙古音乐的开阔、豪放、热情、稳健特点。那么蒙古歌曲就具备这种特点。 (八)教师弹琴学生唱谱感受音乐特点。指出难点教学生唱 (九)教师范唱《银杯》学生认真聆听 (十)先唱第一段用双簧的形式教师唱学生听看嘴型默唱。然后第二段。 (十一)完整唱一遍。 三、情感体验、参与活动 (一)课件展示(蒙古饮食) (二)献哈达敬酒(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学做 (三)复习歌曲引子6—1 2|3—5—|6———|6——-|| (四)全体起来高举哈达跟伴奏演唱歌曲,第二段面向来的客人一起演唱(表示对客人的敬意) 四、小结拓展 (一)、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蒙古族的民歌,了解了什么是短调、长调。而且老师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内蒙古大草原亲自去感受到那里的民歌,感受到那里的美景。 (二)课件(天边) |
通过听赏歌曲,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入本课内容。
通过概念理解和歌曲体验是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短调和长调。
通过唱谱和手指旋律线的练习了解蒙古音乐的特点
熟练地唱好歌曲。
通过体验对蒙古风俗习惯的了解
加深印象 |
3
20
13
4 |
|
|||||
板 书 设 计 |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银杯》 一、6—1 2|3-5-|6---|6——-|| 3---|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