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音乐 > 专业交流

小学音乐课堂如何进行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发布者:cj_xiaoping   发布时间:2020-10-21 09:50:20   点击数:

 小学音乐课堂如何进行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刘丽华

20209

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指的是师生共同将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发展、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只有师生课堂行为得以转变,基础教育的改革才能实现其深远的意义。

一、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是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音乐的发展而产生共鸣,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情感内容,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经过用自己身体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后所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体验后产生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给”是给永远死的知识,而只有通过恰倒好处的“导”,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由感而发”,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最牢靠和颇具意义。直观教学远比抽象教学来的快与直接。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和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是在感受碰撞。尤其是当这个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来自老师,碰撞就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孩子的想法是千奇百怪的,时常超出教师的想象。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创造知识的能力。

创造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鼓励学生“动”起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音乐课一定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动手也要动脑,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真正的去音乐世界里遨游,得到美的享受。可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和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孩子们多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人。我的每节音乐课,都让孩子们站起来,走到教室的中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的做动作,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与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原有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

学生好似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普通教师,应当为具有不同个性学生的终身发展出一镐之力!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为我国将来基础教育的改革成功奠定基础!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