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音乐 > 专业交流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发布者:cj_xiaoping   发布时间:2020-10-20 16:19:15   点击数: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小长山小学   赵丽娜

  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倾听占45%。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音乐课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之一。在此,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树立教师在音乐课中的好榜样

  1.有效激励,让学生愿意倾听。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镜头一:在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上,学生们正在演唱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歌曲,由于歌曲的节奏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因此很多学生存在歌唱节奏把握不准、拖拍节奏很严重,为了了解学生歌唱的水平,我在班级点名让A学生演唱,此时仍有多名学生举手“我来,我来”,另有个别学生插嘴跟着唱,很少有学生认真去倾听别人的演唱,因而出现了众“唱”纷纭的现象,而再请B同学演唱时,还是不能演唱到位。

  思考:以上现象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有的教师对此表示欣赏,认为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好现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一切经过学生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踊跃表现的同时,必须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对策:(1)言语激励。正确适当的语言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手段。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品尝到认真倾听的甜头。(2)角色扮演。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会听得特别仔细,等演唱的同学一唱完,他们就纷纷举手,畅所欲言。

  2.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会倾听。在我的音乐课上,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欣赏音乐作品,通过让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音乐作品能力。

我在对乐曲做了一番介绍后,学生便开始欣赏,开始还能静听,不一会儿便有小声说话现象,所以需要积极引导使学生善于倾听。

  思考:音乐是听觉艺术,是运用有组织的音及其音乐表现要素构成艺术形象,通过表达情感来引起人们对一定生活情景的联想。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我们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听有目标、听有兴趣、听有思考,在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真正实现听有所得。

  对策:(1)明确目标,引导倾听。倾听就是细心听、用心听。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在聆听中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教师在听之前应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提问引发学生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感悟生活的真、善、美。(2)榜样示范,共同倾听。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用心倾听。每当音乐响起时,我都会停下所有的动作,“无意”间加入到孩子们中间,真诚地和他们一起倾听。长此以往,认真倾听的习惯就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示范带动作用,会使师生共同倾听发挥更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倾听习惯的方法

  1.集中精力,认真倾听。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前,可以先猜测一下他发言的内容是什么,会和自己的观点有什么样的差异,这样有利于使倾听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如果有学生处于“走神”的边缘,要及时提醒,使其集中精力。

  2.归纳任务,压力倾听。要求倾听的同学在倾听过程中归纳发言人所表达主旨、层次等,将被动倾听转化为主动倾听,将发言者的压力适度转移给倾听者,从而提高倾听质量。

  3.记录分析,助力倾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学生在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前,经常是听了后面,忘了前面,恶性循环,也就没有兴趣再继续认真倾听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适当记录发言者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并对之进行分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学习音乐的前提。通过倾听,带领学生进入音乐殿堂。成功的音乐课堂需要大家积极参与,需要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与音乐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倾听习惯的养成,要贯穿在日常教学的始终,不但要挂在嘴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倾听的乐趣,才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心灵滋润。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