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暗线”
发布者:cj_jyk 发布时间:2020-08-31 14:34:44 点击数:
把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暗线”
在数学教科书中,往往是以例题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数学概念、公式定理、运算法则、几何图形等数学知识,数学基础知识通常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一条“明线”。实质上,在教学时,还需要我们精心研读文本,善于挖掘,把握学习中的另一条潜在的主线——数学思想。
比如,在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中,表面上是学生对“倍”的理解及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而在建立对“倍”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圈一圈”、“摆一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形象而生动地感知了“倍”的含义;在计算“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或“已知倍数关系,求另一个量是多少”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主绘制出各种图形符号来帮助其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而借助直观的图形语言,学生一目了然,迅速明确了两者的倍数关系,这正是“几何直观”数学思想的体现。
课标中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中的思路,预测结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几何直观”数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直接呈现这一抽象名词的含义,必定不会在孩子童真的头脑中留下多少印象,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活动操作、比较分析,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几何直观”的应用,并认同其在解决问题中的显著意义。
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剖析、融入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的渗透,还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在学习《平行与垂直》时,首先要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为什么分类?如何分类……这其中蕴含着重要的“分类思想”;在用简洁的符号表示“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两种位置关系时,还揭示了数学学习中的“符号思想”;在用集合图表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还伴随着“集合思想”……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全部忘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对于数学学习,这“剩下的东西”,便是数学思想、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知识概念、学习活动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它们正是数学教学的精髓与灵魂,我们要善于挖掘,并能够生动诠释,让教育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