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少淳:如何让儿童美术教学更有针对性?
发布者:cj_zhangyu 发布时间:2020-07-08 09:53:54 点击数:
尹少淳:如何让儿童美术教学更有针对性?
在身心发展方面,儿童时期是一生中成长最快的时期。对不同阶段儿童身心特征的描述见诸许多心理学著作,但这些描述最大的弊端就是将一种连续的、表现为差异性的发展划分成一些静态的阶段。对发展趋势的动态把握可能更有价值,既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又与我们教育者的努力方向相一致。因此,将对儿童一般发展趋势的描述与对当代社会中儿童的身心特征结合起来思考,是一种非常明智的策略。
01教育者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任何想对他人实施教育的人都必须考虑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学习者的本质和特征,二是每位教育者需要选择的教与学的内容,三是教育发生的特定社会价值。如果我们承认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那么转至儿童美术教育领域,就变成了这样三个问题:作为美术学习者的儿童的身心究竟具有什么特征?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实施儿童美术的社会环境及其价值特征如何?不同时代和地域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造成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儿童美术教育具有不同面貌的主要原因。
在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儿童究竟指的是人生历程中的哪一阶段。我们基于对儿童美术的理解,认为儿童美术的对象包括儿童与少年两个阶段,年龄跨度为3岁至15岁左右。所以,作为美术学习者的儿童应该指这一年龄段的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分布于城乡各地,他们之间的身心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还必须进一步对该人群加以限定。考虑到农村儿童美术教育的现实困境,暂时只能将作为美术学习者的儿童确定为具有一定信息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县城以上的儿童。
02儿童发展的“跑道”和“时代”特征
我们选择身体、情感、意志、观察、记忆、思维、社会行为、自我意识等几条“跑道”来观察儿童的发展趋势。这个阶段的人,从身体来看,是发育的黄金时期,到后期各项指标甚至接近于成年人;从情感来看,逐渐向热情、稳定发展,但易于冲动,情绪波动性较大;从意志来看,由外在的控制行为开始向自我控制行为发展;从观察能力来看,由主观地关注特殊细节向注重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客观性发展;从记忆能力来看,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表现为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发展;从思维能力来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或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由前运算经由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发展;从社会行为来看,由家庭走向社会,越来越重视发展社会关系;从自我意识来看,自我形象越来越清晰,对自我的认识和判断力逐渐增加,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理解这些发展趋势对实施儿童美术教育十分重要,但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实施美术教育还要认识具体发展阶段的身心特征。儿童的身心虽然具有一般的发展特征,但必须结合不同的社会环境来考察和认识。
在当代社会,儿童的身心与以往相比已经具有了自己的“时代”特征:第一,身体发育加速,尤其是第二性征提前,导致对异性的关注和关注异性对自己的看法;第二,网络、图书和电视等媒体的信息刺激,使得儿童的知识广度扩大、智力发展水平增强;第三,由于大多数儿童为独生子女,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度较低、意志品质较弱、动手能力较差,但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比较突出;第四,学习的外在控制力强、压力较大,导致兴趣定向不明确。
03视觉型儿童与触觉型儿童
从19世纪末发生在欧洲的儿童研究运动开始,心理学家和美术教育家们就开始研究儿童美术的发展,并提出了诸多的分期理论。这些分期理论虽然在划分的细度、时间的定位方面并不完全一致,但涂鸦期、图式期和写实期却是各种分期理论的共项。现在人们还发现,并非所有儿童都会沿着这样的路径最终走向写实。身心特征和文化因素会导致一些儿童向其他方向发展。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Viktor Lewenfeld)于1945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将儿童分为视觉型和触觉型两类。视觉型的儿童是观察者,他们通常从事物的表象接近事物,一般从轮廓开始,将部分的视觉印象集合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他们能分析形状的特点、物体的结构,以及这些形状和结构受到光影、色彩、气氛和距离影响时所产生的变化。他们甚至将强烈的触感也转化为视觉形式。对视觉型的儿童来说,形状和形式的复杂、变化不足的外表永远是令人兴奋和愉快的体验。
而触觉型的儿童则以内部体感左右其造型特征,他们利用来自肌肉感、动觉、触摸、味觉、重力感和温度觉的印象以及全部自我体验与外界建立关系,他们往往通过夸张和改变形状来表达对一些人重要与否的看法,思维也往往与具有情绪特征的细节相联系。与视觉型相比,触觉型的儿童更为主观,其主观价值决定着物体的形式和色彩。视觉型的儿童可能遵循一般的儿童美术发展规律,最终走向写实,而触觉型的儿童则可能呈现非写实的面貌。
按照罗恩菲德的研究,大约47%的儿童属于典型的视觉型,32%的儿童是典型的触觉型,其余介乎于两者之间。可见,视觉型的儿童还是占多数。另外,随着图片、影视、网络和多媒体的普及,以视网膜映像为特征的写实文化对一些非写实的文化区域形成了强烈的辐射,提供了大量的写实“样板”,导致这些区域的儿童开始在绘画中追求写实。所以,一些学者提供的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普泛性。按照前面采用的描述方式,儿童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趋势是:第一,由单纯的动觉满足到动、视觉协调,进而对精神意象发生兴趣。第二,由概括的图式把握,进入到更为具体的表现对象。具体体现为:1.由线到面,再到体;2. 由价值比例到客观比例;3.由主观空间到客观空间;4.由几何化向自然状;5.由表现所知到再现所见。
此外,文化也是制约儿童美术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一些文化中,美术从来就未曾追求过写实,而是以表现、装饰或象征为依归,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基本上见不到成人提供的写实“样板”,因此要让他们自然地发展到以再现视网膜映像为特征的写实几无可能。
当然,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的丰富性、多样性也会向儿童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觉样式,加上儿童美术教育比以往更为开放,尤其是教师个性化的引导,会导致儿童在美术方面的发展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总之,美术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当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及其在美术发展中的表现,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一方面顺应儿童的身心特征开展有效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文章转自《中国美术报》第138期 美育·艺教
在身心发展方面,儿童时期是一生中成长最快的时期。对不同阶段儿童身心特征的描述见诸许多心理学著作,但这些描述最大的弊端就是将一种连续的、表现为差异性的发展划分成一些静态的阶段。对发展趋势的动态把握可能更有价值,既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又与我们教育者的努力方向相一致。因此,将对儿童一般发展趋势的描述与对当代社会中儿童的身心特征结合起来思考,是一种非常明智的策略。
01教育者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任何想对他人实施教育的人都必须考虑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学习者的本质和特征,二是每位教育者需要选择的教与学的内容,三是教育发生的特定社会价值。如果我们承认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那么转至儿童美术教育领域,就变成了这样三个问题:作为美术学习者的儿童的身心究竟具有什么特征?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实施儿童美术的社会环境及其价值特征如何?不同时代和地域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造成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儿童美术教育具有不同面貌的主要原因。
在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儿童究竟指的是人生历程中的哪一阶段。我们基于对儿童美术的理解,认为儿童美术的对象包括儿童与少年两个阶段,年龄跨度为3岁至15岁左右。所以,作为美术学习者的儿童应该指这一年龄段的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分布于城乡各地,他们之间的身心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还必须进一步对该人群加以限定。考虑到农村儿童美术教育的现实困境,暂时只能将作为美术学习者的儿童确定为具有一定信息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县城以上的儿童。
02儿童发展的“跑道”和“时代”特征
我们选择身体、情感、意志、观察、记忆、思维、社会行为、自我意识等几条“跑道”来观察儿童的发展趋势。这个阶段的人,从身体来看,是发育的黄金时期,到后期各项指标甚至接近于成年人;从情感来看,逐渐向热情、稳定发展,但易于冲动,情绪波动性较大;从意志来看,由外在的控制行为开始向自我控制行为发展;从观察能力来看,由主观地关注特殊细节向注重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客观性发展;从记忆能力来看,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表现为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发展;从思维能力来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或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由前运算经由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发展;从社会行为来看,由家庭走向社会,越来越重视发展社会关系;从自我意识来看,自我形象越来越清晰,对自我的认识和判断力逐渐增加,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理解这些发展趋势对实施儿童美术教育十分重要,但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实施美术教育还要认识具体发展阶段的身心特征。儿童的身心虽然具有一般的发展特征,但必须结合不同的社会环境来考察和认识。
在当代社会,儿童的身心与以往相比已经具有了自己的“时代”特征:第一,身体发育加速,尤其是第二性征提前,导致对异性的关注和关注异性对自己的看法;第二,网络、图书和电视等媒体的信息刺激,使得儿童的知识广度扩大、智力发展水平增强;第三,由于大多数儿童为独生子女,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度较低、意志品质较弱、动手能力较差,但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比较突出;第四,学习的外在控制力强、压力较大,导致兴趣定向不明确。
03视觉型儿童与触觉型儿童
从19世纪末发生在欧洲的儿童研究运动开始,心理学家和美术教育家们就开始研究儿童美术的发展,并提出了诸多的分期理论。这些分期理论虽然在划分的细度、时间的定位方面并不完全一致,但涂鸦期、图式期和写实期却是各种分期理论的共项。现在人们还发现,并非所有儿童都会沿着这样的路径最终走向写实。身心特征和文化因素会导致一些儿童向其他方向发展。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Viktor Lewenfeld)于1945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将儿童分为视觉型和触觉型两类。视觉型的儿童是观察者,他们通常从事物的表象接近事物,一般从轮廓开始,将部分的视觉印象集合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他们能分析形状的特点、物体的结构,以及这些形状和结构受到光影、色彩、气氛和距离影响时所产生的变化。他们甚至将强烈的触感也转化为视觉形式。对视觉型的儿童来说,形状和形式的复杂、变化不足的外表永远是令人兴奋和愉快的体验。
而触觉型的儿童则以内部体感左右其造型特征,他们利用来自肌肉感、动觉、触摸、味觉、重力感和温度觉的印象以及全部自我体验与外界建立关系,他们往往通过夸张和改变形状来表达对一些人重要与否的看法,思维也往往与具有情绪特征的细节相联系。与视觉型相比,触觉型的儿童更为主观,其主观价值决定着物体的形式和色彩。视觉型的儿童可能遵循一般的儿童美术发展规律,最终走向写实,而触觉型的儿童则可能呈现非写实的面貌。
按照罗恩菲德的研究,大约47%的儿童属于典型的视觉型,32%的儿童是典型的触觉型,其余介乎于两者之间。可见,视觉型的儿童还是占多数。另外,随着图片、影视、网络和多媒体的普及,以视网膜映像为特征的写实文化对一些非写实的文化区域形成了强烈的辐射,提供了大量的写实“样板”,导致这些区域的儿童开始在绘画中追求写实。所以,一些学者提供的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普泛性。按照前面采用的描述方式,儿童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趋势是:第一,由单纯的动觉满足到动、视觉协调,进而对精神意象发生兴趣。第二,由概括的图式把握,进入到更为具体的表现对象。具体体现为:1.由线到面,再到体;2. 由价值比例到客观比例;3.由主观空间到客观空间;4.由几何化向自然状;5.由表现所知到再现所见。
此外,文化也是制约儿童美术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一些文化中,美术从来就未曾追求过写实,而是以表现、装饰或象征为依归,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基本上见不到成人提供的写实“样板”,因此要让他们自然地发展到以再现视网膜映像为特征的写实几无可能。
当然,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的丰富性、多样性也会向儿童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觉样式,加上儿童美术教育比以往更为开放,尤其是教师个性化的引导,会导致儿童在美术方面的发展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总之,美术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当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及其在美术发展中的表现,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一方面顺应儿童的身心特征开展有效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文章转自《中国美术报》第138期 美育·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