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美术 > 美术教研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发布者:cj_zhangyu   发布时间:2020-07-03 14:51:07   点击数: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徐海霞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好奇心让我把书翻开,是吴非老师的真情收录与思考让我把书看下去,并引发我的思索。作者,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同时也是著名杂文作家,笔名吴非。1950年出生,1968年下乡插队,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南师附中任教,现已退休。
书中收录的是作者近几年对课堂的一些思索,一段一段的思索笔记,是吴非老师针对现在的课堂教育现象的直击,不免产生共鸣,自己有所感悟,却没有积淀成思、成文。但是很爱看,因为他说到点子上了,其实我们不是没有感受,而是没去深入思索,更没有具体实施罢了。
教师的职责是“教”,教学是“课堂”与“人”的关系。如果我们的眼中只有“课”而无“人”,那么我们的课就会没有什么社会价值。课堂只是教师全部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也会想:教学,像长途跋涉,带着一群孩子,往前走,有时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偶尔也会绕点儿弯路,甚至会走错路:虽然我可能熟悉这段路,但我每次带着不同的人,他们最终要去不同的远方;我带领他们,直到他们有勇气踏上一段陌生的路,甚至去冒险。基础教育的特点,在于教师的全部努力,经过漫长岁月之后,才可能从人的教养、习惯方面看到一点点作用,而追根溯源,却又未必能说清。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
我们现在都在讲工匠精神,而吴非老师却说他不想做“匠”,他的课堂也不是工匠练习所,他不能把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强行灌输给学生。他要教学生正常说话,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可能让学生成为正常的人。
在“兴趣是怎样丧失的”一节,吴非老师写到:简约的教学,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关注;繁复的教学,试图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学生的兴趣,又形成了“灌输”。回想,我在美术课堂上就时常犯这样的错误:就怕学生听不明白,多种方式的解释说明,直到认为学生听明白了为止。试想:留下点疑问,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又何尝不可呢?过早被剥夺学习兴趣并经常处在考试压力下的学生,往往会渴望平庸的生活。学科的趣味,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这要看老师怎样教。
书中讲到:有位学生数学考了90分,我认为很不错,因为他的数学学习一直很轻松。可是班主任对他评价不高,因为“他每次考试都要出点差错,从来没得过第一”。他虽然没得过“第一”,可是他感到学习有趣, 他并不在意卷面被扣了10分,他没有复习,他泡在图书馆看闲书,他玩游戏,他看了一部电影,他和同学去公园玩,他忽然心情好去逛商店了……他写完后也没有检查,他翻翻试卷,估计自己起码能有90分了,不错了,不会比以前低,他就闭目养神,歇歇了。这有什么不好?非得贪婪到一分两分也斤斤计较?这是读书学习,不是卫星发射,不是太空飞行器对接,无须万无一失。在学校,在课堂上,功利的“分数观”毁掉了最宝贵的好奇心,让部分学生永远地丧失了童年和少年,也给他的青年时代注射了“成功”的毒素,让他们的学习变得紧张而无趣。
书中的一些观点普通但深邃:没有必要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里——我无法让他走出教室,但我允许他的心飞出教室;让学生会自主支配时间——帮助学生管理好生命的每一分钟;学生有属于自己的“课外”,引导学生关注未知世界;教师的价值观必然影响学生——教师品格色彩有可能涂在学生的精神底色上;每个阶段各有特殊的生命价值;“早教”是在“透支”;不要让学生变庸俗;课堂要“留有余地”;有些课不一定需要PPT;学生发展不可能标准化;门门考“优”未必优秀;课堂上教师也在学……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更多缺乏的是思索,不是思索知识点,不是思索教学方法,而是思索我们面对的一个个不一样的学生。美术课,学生爱上,不是美术老师课讲的有多好,而是美术课没有压力,没有考试,画的好与坏也没有分值之差,只是大概分个等级而已。绘画内容也可以千姿百态。尽管这样的课,学生也会告诉我:老师,少讲,留时间给我们画画。我知道,学生不是不爱听我讲课,而是更喜欢自己画,我们自作多情的怕知识讲不到位,怕学生听不明白,纯属多余。
读了这本吴非老师的收录后,我有一种冲动,教学之余也把课上课下的一些现象与思考记录下来,或许回头看看也是不错的。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