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怎样看待和对待学生的课堂“失语”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20-06-29 08:38:57   点击数:

怎样看待和对待学生的课堂“失语”

教育是选择和平衡的艺术

——以学生课堂“失语”现象处理为例

陈大伟

一、怎样界定课堂上的学生失语

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有这样的片段:

蒂瓦日老师上诗歌课:“瑞杰达蒙戴,你来朗诵这首诗。伊夏,你来解释这首诗。”

瑞杰是很优秀的学生,诗是这样的:“我低头俯视/你正如天空中的一片云/口渴的大象经过,我的同伴到来/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一颗颗小鹅卵石/还有盲人的指路棍/画面散去,你又是我们的小溪。”

瑞杰朗读结束,伊夏站起来,犹犹豫豫、结结巴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人们大都这样说。但是,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

蒂瓦日老师很不耐烦:“什么虚虚实实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蒂瓦日叫起米努派特来解释。米努的解释是:“这首诗说,作者从小溪中看到了天空,不同的事物倒影也不同,最后我们发现那是条小溪。”蒂瓦日肯定了米努的解释,伊夏失望地坐下,眼中透着失望和委屈。

下课了,瑞杰给伊夏说:“你的理解才是对的。其他同学只是死记硬背出来的。蒂瓦日先生很严格,你只要记住他说的话,回答时依样画瓢就可以了。”

我们讨论的“失语”,并非医学上因疾病所表现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丧失,而是课堂上表现出的“失语”。就我看来,学生在课堂上的“失语”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课堂上不受老师关注,得不到机会没有机会说出自己、表达自己;二是指过去在课堂上要参与发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生活以后,学生不愿意发言了,不再参与了,比如在《地球上的星星》中,不断经受老师轻视和打击,伊夏对教学感到恐惧,对参与感到害怕,不再参与教学,开始逃避老师,不再在课堂上发言,他沉默了三是站起来的学生,也发言了,但他们嘴里说的不是自己想要想说的话,而是迎合老师,“记住他说的话,回答时依样画瓢”,这种“失语”是他在说话,但说的不是自己本来的话,而是老师想要的话

这里所讨论的“失语”不是先天的,而是经历教学活动中“失”的过程以至于“失”。导致“失”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比如:因为年龄增长,学生或者担心他人嘲笑,或者学会内敛地生活,不愿意再表现自己;老师提出的问题太难,学生没有参与交流和讨论的准备与能力;对自己的表达缺乏信心,无法有水平有质量地组织交流表达的语言,等等。在这种种原因中,我们主要聚焦在教师的影响上,讨论因为教师的影响,学生不能参与,变得不想参与、不再参与,或者在参与的表达中说老师需要的话的情形。这样的讨论有可能帮助我们反思教学,从而有所改进。

二、对课堂学生“失语”现象的批评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失语现象,总体来说是需要批评的。批评的理由,就我看来主要有这样一些:

影响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这样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会使学生以为学习就是接受,就是听老师的,用不着自己动脑筋,用不着自己的意见。从而可能把学习变成被动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学需要反馈和互动,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在课堂上 我不想说了,或者学生说的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你想要我怎么说,我就怎么说”,这就少了一种了解学生问题和困惑的渠道,老师的教学指导就可能减低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学生不愿意或者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的信息失去了多样性的来源,信息来源变得单一,教学中的课程资源有所损失,参与学习的学生成长也会大打折扣。

养成学习依赖。一般来说,表达常常需要思考、带来思考,参与表达体现存在价值、带来自我实现。学生不参与可能失去思考的机会,说老师的想要的话可能导致思维深度、广度的降低。久而久之,学生就可能不再承担思考的责任,形成不必思考、不再思考的思维惰性,养成等待老师提供答案的学习依赖。在缺乏思考和交流的生活中,学生会失去思考得到锻炼的机会,无法发展思考的能力,慢慢地也就失去了课堂上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使执教者失去教学相长的机会。教师是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专业,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教学相长。在学生失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得不到学生有价值的学习信息反馈,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思维方式、学习困难的了解,缺乏学生参与问难答疑时的相互砥砺,缺乏学生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和相关认知的丰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就失去了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少了一种通道和路径

三、对课堂上学生“失语”的申辩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失语现象的批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理想的教学应该充分让学生多参与多表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话,教学要尽量避免学生失语。这可以成为一条教学的理想。在教师培养培训中,我们会对学习者提出类似的要求;在课堂观察和讨论时,我们也常以此标准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实践的情形不能仅仅是理论推演,不能过于理想化,因为实践的问题要复杂得多。对于复杂的教育实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就课堂教学中的 失语现象,实践中的教师可以有以下的考虑和申辩。

首先,从现实条件看“失语”会是一种必然现象。每一个教师在实践情形中都身处教学任务繁杂、教学时间有限的困境,教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不可能让每一次的交流表达都充分自由。课堂上就4045分钟,教学需要安排阅读、思考、实践练习等不同活动,课堂对话除师生对话、同学和同学的对话,还有与书本的对话,对自我的对话。在面向全班的表达和交流中,教室的表达者大多只能是一个(从这种意义上,小组讨论是一种扩大参与和交流的有效方式),这样在班额较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让一部分同学参与交流,让其余一部分同学“失语”就成了教学中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实践可以证明,这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选择:如果只顾交流的参与数量,人人参与、问答到底,缺乏深入思考、浅层次的课堂,学生没有沉思、没有与自我原有经验的深度对话,没有经历思维挑战,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并不具有发展意义

其次,从学生发展需要看,“失语”也有一定的价值。学习需要表达——张嘴,同时也需要倾听——闭嘴;表达带来自我实现,倾听传递彼此尊重和关怀;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学会适当闭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让一些同学闭嘴,在闭嘴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有倾听中学到其他同学的东西。另外,教师的任务还要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既有个性化的发展,也有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发展意味着孩子要走向成人世界、进入成人世界,走向成人世界就不得不放弃一些儿时幼稚的、不成熟的、粗鄙的、乃至错误的语言。这样,教师不能一味站在学生身后任其自然,教师需要引导、纠正和指向,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习得老师所期望的表达,失去自己的原有寓言、习得更有质量的语言本身是一种进步。

不用说,对“失语”现象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但也不能说,对课堂上必然出现的失语的必然性申辩就没有道理。把两者放在一起,我们或许可以说,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绝对化,教育不能非此即彼,教育是一种选择和平衡的艺术。所谓选择,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无法面面俱到,只能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放弃,尽管这种放弃是让人遗憾甚至是痛苦的。所谓平衡,就是在心中要有中庸的价值取向,比如,在自由和约束、在尊重和引导之间就需要寻找一种兼顾的中间道路,这一节课在此有所侧重,下一节课对彼有所兼顾。选择和取舍的目的在于总体达成一种平衡,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方面的发展。

四、对课堂失语现象的求解

一方面需要学生“张嘴”,另一方面课堂上又不能不让学生学会闭嘴;一方面是应该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另一方面教育又不能不引导学生放弃自己不一定合理的话。那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失语问题,还有解吗?应该怎么解?

较为圆通的说法是:这要看具体的情况,看学生实际的情形,看教学的任务要求,把握好选择和平衡的观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这样说,可能都不会觉得满意,因为缺乏一些具体的情况的讨论,说了等于不说。

这里就讨论一些具体情况。

先说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背景下,学生举手要求发言选择谁来交流?我的建议是把机会给很少举手的同学,经常参与的同学有的是机会,他们已经获得了较多的机会;过去很少举手(或者从不举手)的同学,今天举手了,无论如何要给他一个机会鼓励他、支持他,让他对参与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也有的同学从不举手,参与时发言质量不高,让其他同学看不起,反而失去参与的积极性,怎么办?这可以让这些同学事前准备,事先准备过了,参与就不怕了,准备以后的交流发言质量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就上来了。

听说过这样的故事,钱梦龙老师在小学期间,曾经留级三次。老师说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他也认定了自己是个笨孩子。幸运的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对他有了特别对待,给他布置“秘密任务”——让他提前查字典,然后在课堂上让钱梦龙领大家学生字,就这一招使钱梦龙找回了自信,他从此发愤苦读,最终取得了成功。学习借鉴一下:你班上不参与的同学多,你就今天给这一位、明天给那一位布置一点这样的“秘密任务”,每节课深度关心一位这样的学生,让他能成功参与,获得信心,时间一长,就可能水到渠成不再“失语”了。

再说针对不同的学习材料和任务。我把学生要学的知识分为确定性知识、不确定性知识、属于不确定知识但有更好表达和呈现的知识。对于确定性知识教师应该教出确定性来,让学生接受和使用规范的交流与表达,这是对学生负责任对于不确定性知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话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不要把启发式搞成“挖坑给学生跳”对于不确定但有更好表达的知识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更合理地表达,在引导中实施教育、在引导中促进发展。

如何引导呢?有这样一个例子。老师上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问:“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谁?”老师期望学生回答“喜欢孙悟空”,可是站起来的学生回答:“白骨精!”老师耐住性子:“为什么喜欢白骨精。”学生说:“课文中的白骨精坚忍不拔,而且还很聪明?”这时老师应该什么办?如果老师批评学生:“你怎么能够这样想?”学生就可能想:“那你要我怎么想?”然后揣摩老师想要的答案,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失语”。如果老师对学生大加赞赏:“你真错,真会思考!”放任学生这样的思考和表达,教师就没有尽到自己的教育的责任,教师的处理就是失职。

这里,我建议的处理原则是:首先,对所有站起来的学生我们都应该鼓励,鼓励他们的参与,鼓励他们创新性的想法,保护他们求知和探索的积极性。其次,不是说学生说的都对,如果学生说错了,教师不加以引导和帮助,教师就是不负责任,只有学生的自主建构、没有教师的价值引导是不可取的。对学生明显错误的认识,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获得正确的认识。对“学生喜欢白骨精”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明白,道德的底线是对他人生命和自由的尊重。第三,学生错了,我们还要学会将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不要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你错了。正确的答案是……”而是应该积极引导,启发他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主建构

运用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在学生说出“喜欢白骨精的坚韧不拔和聪明”以后,用微笑的眼神看着这位同学,这样的看有两个目的,一是促进这个同学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思考和回答是否真正合理;二是为自己思考赢得时间。然后对学生说:“你这个回答出乎老师意料,但是老师很喜欢你能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是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而且你的回答是在认真看书、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做出的,我觉得全班同学在这一点上都应该向你学习(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方法)。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唐僧,你还喜欢白骨精的聪明和坚韧不拔吗?白骨精的聪明和坚韧不拔的想吃掉唐僧耶”(这是让学生反省自己的回答,学会更深入、更全面地思考问题)通过换位移情,使学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白聪明与坚忍不拔要用对地方,而且要启发学生认识“害人者必自害”——当白骨精坚韧不拔地要吃唐僧时,更坚韧不拔的孙悟空出现了,白骨精被正义消灭。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可能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获得成长和进步。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