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未知的世界与未读的书籍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20-04-08 16:03:45   点击数:

 

未知的世界与未读的书籍

   微信图片_20200408160856.jpg

我每天都踩着坚实的土地,几乎很少沾湿鞋子,除非下了雨或落了雪,我的鞋子隐藏不住,就跟着雨或雪得了荣光。

和其他人一样,我从未因为生活在一个水球上而感到恐慌,虽然我是个典型的旱鸭子,只能在陆地上走得啪嗒啪嗒的。

不觉得恐慌,许是与年龄有关,它把太多的东西扫干净了,留下的大多与平和舒缓有关。穷,过得滋润,富,过得滋润;荣,过得滋润,辱,过得滋润。如此状态,与修炼有关系,也与读的书有关系。

比较起来,我们所经的,干脆不算什么。苦痛,不是最深的,荣耀,不是最高的,坚韧,不是最甚的…….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始终对外部世界怀有无限的憧憬。

憧憬,如果也算作梦,那么我还是个常常做梦的人。所梦的,大多和攀登有关,一定是不会游泳形成的潜意识,极少做遨游大海的梦。

极少做,并不意味着我对水的领域陌生。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那可做人世典范的硬骨头,他在海上与鲨鱼的厮杀,使我忘记了大海的惊涛骇浪,也忘记了海底的险象迭生。无论鲨鱼怎么凶残,我们的桑地亚哥还是载着一副硕大的骨架回到了海岸边。

这样追溯的时候,大海于我而言,也和陆地一样真切了,不是空的。海明威创作的这部作品,突然想到了它的隐喻之意:暗示梦想的丰腴与现实的骨干。

爬山的人,他的目标在峰巅,一旦达成了预期的目标,他就会将目标锁定在另外一座高峰上,直至他看透了这种游戏或再也没有力量去实地攀爬。

最高的山峰,一直矗立在人们的心底。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可作为另种解释的。

到了五十岁,已经享受了太多的荣光,也尝过了太多的辱没,有些是亲身经历的,有些是触摸而来的。我珍惜前者,也呵护后者,前者让我深刻体验,后者令我豁然开朗。

有人说,接触得越多就越无知。这本身就是很好的辩证法,很喜欢它蕴藏的真谛。原谅我,我小心地将“知道”替换成了“接触”,我不敢用“知道”这个词汇去表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外部世界是神秘的,内部世界也是神秘的。外部的轮回演绎,内部的自行调整,常常让我觉得莫名的震撼。震撼不是惊悚,而是心怀敬畏,敬畏法与道。

近三十年了,冉阿让还在我的心底,星辰一般,时刻点化处于徘徊中的魂灵。

对于魂灵,说得玄虚了,看不到、摸不到,却可以感知。仿佛空气一样,你看不到并不等于它不存在,倒是须臾不可离开。

“命由天造,福自己求”,这样的感悟,若非读书,可能要绕一个很大的圈子。《了凡四训》,一辈子看一遍就够了。在关键的时刻看到关键的话,万事皆醒。

那些不可感知的,由着它们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非反正的关系,而是彼此成全,为未必佳,不为未必误,一切都在道上。

对略有所知的领域,时常觉得自己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怯就随了。这样的怯,催促我寻找,从合适的路径,找到突破的角度或深层的解说。
循着一个点过去,下一个点就来了,它们在看似散乱的构架中,慢慢地就连成了线,也许不规则,却挺有价值。

人生的惊喜,就在于这些未知的点,且有读懂未知点的载体——书籍。
实践出真知,但我们的精力有限,更多的就要依赖载着人类智慧与光芒的书籍,由此去认识自我,认识他物,进而饶恕自身,也宽宥万物。

饶恕了自身的,也能宽宥了万物,否则就难免误了一生,也枉负了走过的路。

人生,称之为寓言或童话,比较形象,每一篇都言简义丰,每一篇都奥秘无限。作为长篇小说的,得拉长了,或聚焦了去看,难免就累了。

各个不同的,常常大同小异,入了窠臼,也就不出奇了。

妙在这寻常的,时时是新的,故而日子就多了期盼,一本或一堆,绕着某个主题或专题的,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在文字间汇合,晦涩的明朗,混沌的清晰,脚底,也就一如既往地踏实了。

微信图片_20200408161204.jpg


《素食跑步修行》压在我的电脑下,我喜欢它这样听着我的敲打。我的敲打与它的诉说,共同构筑了我们需要的世界——倾听也讲述。

未知的世界和未读的书籍,同样美妙,也同样素朴,一如贤者来而又往!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