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呢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20-04-02 15:18:33 点击数:
教学目标指教学想要达到的要求、程度和水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的。2017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又进了一步,从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维度,设计课程和教学目标。
一要如上所说,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个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中,从理念到目标,会与高中课标接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吃透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了解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知晓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这样,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会拿捏得更准,执行起来也会更有把握。
二要把握学年和学期教学目标。这就要认真研读统编教材。通过梳理一册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语文要素、课后思考练习,以及《语文园地》中的重点栏目(如“日积月累”“字词句运用”或“词句段运用”)、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明确学期教学目标;再把上下册合起来研读,搞清楚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然后比对课标中学段目标的表述,就能理出每个学期、每个学年的教学目标。这项工作比较细碎,是要花些时间,但非常值得。它不仅能使我们对课标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有更真切的立体化的理解,而且能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要求,放到教学目标的背景下去理解去贯彻,有助于提高落实教学目标的精准度。
当前,语文教学仍未完全解决长期存在的“费时多而收效微”的问题。这和教学目标把握不够精准,或贪多求全,或忽高忽低,有直接的关系。一方面,教学中存在着“目标缺位”的问题。如低年级没有落实以识字、写字、学词教学为重点,教学环节安排和时间分配上总是重点不重。又如低年级朗读教学,过早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其实,正确地读、培养基础语感,更为重要。低年级教学,一定要从最基础之处抓起。能做到识好字、写好字、读好文、说好话,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中高年级,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基本的读写方法的指导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存在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教学中也存在“目标越位”的问题。如识字教学,有些老师过多地讲字理,挤占了字词的识、写、用的时间。字理,适时、适度地讲一点儿,很有必要;逢字便讲,大可不必。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识记、理解、辨析、使用。可以就一些典型字,讲一点儿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构字方法。为了辨析字形、字义,讲讲偏旁的区别:“礻”与“衤”、“艹”与“”、“日”与“目”、“文”与“欠”等。又如低年级阅读教学,不在“读好文”、理解词句上下功夫,而是在分析整篇课文内容上用气力。三年级习作刚起步,便要求写成篇的作文,而不是在练习描摹事物、用片段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上加强指导,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课标讲得很清楚,到了高年级,才要求分段表述,注意行款、格式。中年级习作,有具体内容、文从字顺,比讲求形式更重要。
三要吃准单元教学目标。统编教材“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元。每个单元前面设单元导语页,既揭示比较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明确提出读与写的“语文要素”,从宏观上提出单元教学目标,确保单元教学有方向、有重点。单元“语文要素”往往是新知识、新方法、新能力,应是教学重点,但不是教学的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既在主要训练点上“一课一得”,一个单元上一个台阶,又在已有的知识、方法、能力的综合运用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要准确把握课时目标。重点是围绕语文要素,明确本课时应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要防止教学设计中课时目标的泛化和表述上的千篇一律。
总之,教学目标定得准,方向才不会偏,效果才不会差。我们要牢记:我们教的是小学语文,学生学的是小学语文。小学仅仅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今后学习的路还很长。要警惕把教学目标定得很高,“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我们教的小学语文是基础的语文,但又是有后劲的语文。思想上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