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9-12-23 09:23:30   点击数: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杨华

内容分析:

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本课主要讲述了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本课内容涉及众多德目,如明志、持节、守信、求新、好学、仁爱、宽容、爱国,等等。本课内容既不是传统意义上历史教材的内容,也不是传统意义上修身教材的内容。力图通过教材中丰富的经典故事、经典格言以及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爱国情怀几个角度,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进而认同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本课的三个话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相对应的。

学情分析:

本课话题是“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针对五年级学生来说,道理是懂得的,但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就要求在课堂中不仅要讲道理,还要知道如何做。因此,这个板块选取了仁爱、宽容、敬老等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充分体会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并在生活中践行。

教学目标:

1.知道立己达人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仁爱的重要原则。

2.懂得宽容是仁爱的重要表现,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能够以立已达人的心态与人交往。

4.内心向往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懂得宽容是仁爱的重要表现,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教学难点:能够以立已达人的心态与人交往。

教学过程:

一、感知

1、出示将心比心的故事

老师讲这个故事,学生听了之后,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陆晓慧品德高尚,不能用自己厌恶的行为,对待别人......)

师: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你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

2、孔子曾用这句话来解释“仁”,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题)

二、明理

了解孔子的仁爱思想

1、出示86页阅读角

从这段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仁”所涵盖的内容、核心,孔子的思想,文中故事所体现的精神)

2、讲故事《朱冲还》从故事中你觉得朱冲是个怎样的人?(预设:宽容,为他着想......)

3、出示有关宽容的名言警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行动

过渡: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1、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遇到过待人宽容的事情吗?(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事例,老师出示一个小事例:走廊里两个同学撞在了一起......,上课时一个同学把别一个同学的文具碰到掉在地上.....等)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宽容待人。

2、在公交车上让座给老人或幼儿这是不是仁爱精神?

学生讨论、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做?

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四、拓展

1、出示一段小视频

(本校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除了关爱身边的人,你还看到了他们对谁的关爱?

2、出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他们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同胞物与”就是这句话衍化而来的,人不仅是社会中的人,也是自然中的人,立己达人乃至民胞物与即是我们要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生活中应尽的责任。

五、反馈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将心比心  朱冲还牛

                    宽容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己及人

           民胞物与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