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体育 > 学科资源

要科学地加强体育课的密度与负荷

发布者:cj_yaosen   发布时间:2019-12-02 08:08:06   点击数:

要科学地加强体育课的密度与负荷 ——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密度和强度理论

“练习密度”概念要比“运动密度”更清晰准确。因为“练习”可以清晰地区分“没在练习”,也可用练习次数和组数来表示,比较容易判断和计算;而“运动”则是身体活动状态,不易判断“在运动”和“不在运动”的区别,难用次数来计算。

当下,在运动安全、体育教学基本条件不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等多重问题的困扰下,各地的“体育放羊课”大量存在,出现了所谓的“三无七不”(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不长跑)体育课,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加以制止和纠正。近期,“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每一节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140-160次/分”的“理论”,受到广大体育教师和研究者质疑。这其中出现了怎样的问题?我们应如何更加科学地控制运动负荷以保障体育课身体锻炼的实效性呢?

 


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负荷理论的质疑

对“运动密度”概念的质疑。“模式”首次提出了“运动密度”概念:“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的练习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而没有采用学界常用的“练习密度”:“一位学生实际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笔者认为,“练习密度”概念要比“运动密度”更清晰准确。因为“练习”可以清晰地区分“没在练习”,也可用练习次数和组数来表示,比较容易判断和计算;而“运动”则是身体活动状态,不易判断“在运动”和“不在运动”的区别,难用次数来计算。

对“每一节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及“连续练习”含义的质疑。“模式”提出了75%运动密度的“要求”,关于75%的解释是“一堂40分钟的体育课,30分钟必须是学生持续的练习活动”。乍一听词意简单,计算明了无误,但个中含义却值得推敲。首先,“持续的练习活动”概念不清,持续的练习是持续多长时间,还是持续多少次数?体育教师要知道如何计算。没有连续地做一次前滚翻算不算?如果算,以“连续练习”为前提的“运动密度”定义如何解释?其次,“运动密度”怎么算?假设“75%”都是按时间算的,那么前滚翻的动作只有不到1秒钟,加上准备姿势和结束动作等也不过是数秒时间,“运动密度”如果按秒如实计算,那达到75%的运动密度就是天方夜谭。如果不如实算,那该怎么算?是不是连等待练习的排队时间都算呢?

对“每一节课的运动强度要达到140-160次/分”的质疑。从“每一节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140一160次/分”的语句关系来看,语义应是“一节课的运动强度要达到140-160次/分”,而不是“课中要有数次心率达到140-160次/分强度”,即是整堂课平均心率的意思,如此的话,问题就相当严重了。我们可以用“课的平均心率达到140-160次/分”的几种可能情况分析一下——

无论是谁也不能开如此玩笑,这是要出集体死亡事故的!既然如此,“每一节课的运动强度要达到140一160次/分”一定是指学生在课中有几次心率会达到140-160次/分,那么是几次呢?为什么呢?“模式”没有说明。

对“每一节课”要达到一样密度和负荷要求的质疑。“模式”提出“每一节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140-160次/分”中的“每一节课”的说法更需质疑。“每一节课”其实包含了许多类型的体育课: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比赛课、考核课,还有探究学习课、体验学习课、情景教学课等,难道这些各色各样的体育课都要达到75%的密度和140-160次/分的强度?道理何在?我们真的不能想象那些大大小小、强强弱弱的学生们在不同的“每一节课”中都有同样的心跳。

对“其余活动10分钟”的质疑。“模式”还说“其余的10分钟”为“留给教师提学习要求、示范讲解、小结”,笔者在对其“这样的时间规定主要是针对我国体育课上教师讲的时间太长,而学习练习的时间太短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观点表示赞成的同时,强烈质疑这个说法的绝对性和武断性。因为不同的项目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因此不能一律进行要求。

对判别是否“每节课达到75%左右的运动密度和140-160次/分强度”操作性的质疑。其一,所谓75%的运动密度是全体同学的运动密度,还是某个同学的运动密度?如果是全体同学的运动密度,那么有些人在运动、有些人在观看比赛时应如何计算?如果只是某个同学的运动密度,他又如何能代表全体学生的运动密度呢?其二,试问:一次跳远的“运动密度”怎么算?一次起跑的“运动密度”怎么算?在一节课里每个同学3-4次跳远的运动密度怎么算?在一堂课里,全体同学做了6次起跑练习,教师为了强化技术,让个别同学多跑了2次,然后每个同学还跑了3次30米的冲刺跑,最后全体同学又跑了一次100米,还有一组同学给大家示范一次50米跑,另有两个同学中途因身体不适就只练了起跑,请问这时的“运动密度”该如何算?其三,"140一160次/分的强度”是全体同学的“运动强度”,还是某个同学的“运动强度”呢?如果是全体同学的强度,公式是什么?如果是某个同学的强度,他又如何能代表全体学生的强度呢?同一个练习里,身体虚弱的同学心率过快,强健的同学则心率较慢,如何看待这些心率的意义?期待“模式”能给出明确答案。

对“运动密度75%左右,运动强度达到140-160次/分”科学依据的质疑。“模式”对所谓依据有如下说明:“第一,我们有近50所学校经过实验,这样的密度和强度基地学校是很轻松达到的,也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学生的精神面貌、技能水平、体能水平都有显著提高。第二,国外发达国家体育课的运动强度还要大。”笔者质疑如下——

首先,第二点既不是依据,也未必是事实,“国外发达国家”的范畴很大,是美国,是日本,还是所有国外发达国家?说他们的负荷还要大,是多少?数据是怎么得来的?还是“模式”学者们亲自测的?何时测的?怎么测的?统计方法如何?样本量如何?代表性如何?这些都应该说清楚。

其次,“模式”说经过“近50所学校的实验”,那么实验的设计是怎样的?怎么测的?怎么算的?样本如何?代表性如何?最好也用数据说清楚。

最后,“模式”还说到“这样的密度和强度基地学校是很轻松达到的,也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学生的精神面貌、技能水平、体能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是下文呢?技能是如何提高的?体能提高了多少?为什么如此大的负荷竟无任何安全问题?为什么这么难的“放羊教学”现象在这些学校就轻松地被克服了呢?学生精神面貌是怎样提高的?特别希望“模式”能赐教。

 


对科学控制运动负荷以保障体育课锻炼的方略及技术路径的建议

 


“若要大幅度、大面积、快速地提升学生体质,就必须推进“通过精准测量找到学生体质发展的真问题、通过精准分析让利益攸关方都有动力去关心学生体质提升、通过精准干预让体育锻炼变得更有实效并融入学生生活”。

以“三精准”的体质提升策略引领和提高体育课的健身实效性。中国学生体质提升不力主要是因为“三不精准”:“学生体质测量不精准”“学生体质分析不精准”“学生体质干预不精准”,若要大幅度、大面积、快速地提升学生体质,就必须推进“通过精准测量找到学生体质发展的真问题、通过精准分析让利益攸关方都有动力去关心学生体质提升、通过精准干预让体育锻炼变得更有实效并融入学生生活”。

研究和开发简易实用也相对科学的“运动负荷主观评价”方法。笔者认为,在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手段尚不充足的条件下,与其勉强地去追求看似科学却很难测量与评价的运动负荷监控方法及其相关标准,不如去研究和开发一些简易实用也相对科学的“运动负荷主观测量与评价”方法,主要的方法至少有以下两种——

一是以学生课中课后的身体征象来监控运动负荷,如要求:学生上完体育课脸是红扑扑的;学生上体育课时要有中等的出汗;学生在体育课有几次中度急促的气喘;学生在体育课的第二天会感到肌肉酸痛。虽然看着不那么精确,但用“脸红、出汗、气喘、肌肉疼”就可以将“锻炼课”和“放羊课”清晰地加以区分。

二是以学生的语言评价来判断并监控运动负荷。日本曾有过这样的研究,用学生表达不同程度的劳累的语言来对应当时的心率,结果发现:学生对“一点都不累”“不累”“有点累”“累”“挺累的”“很累”“太累了”“不行了,累死了”等劳累程度的表达与心率的高低有着清晰的正相关对应关系,因此认为可以在体育课中根据学生的“劳累程度的语言”来监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追踪“实时负荷监测和反馈技术”发展,做好青少年体育锻炼基础性研究。随着可佩带的测量技术和即时反馈技术的进步,在大城市的健身俱乐部中,在大屏幕上一边看着自己的心率和血压、看着自已正在消耗的卡路里一边进行锻炼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应密切追踪实时负荷监测和即时反馈技术的发展,同时做好运动负荷相关基础性研究,等待运动负荷监测技术进步到适合学校体育课应用的那一天。

抓标治本,从根本解决“三无七不教学”和“放羊教学”问题。当我们在讨论“科学控制运动负荷以保障体育课锻炼效果”的方略时,千万不要忘记要消除“三无七不教学”和“放羊教学”,首先就要消除产生这种课的根源,只是抓“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只是抓了“标”,而没有抓到“本”。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