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把研究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1]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9-09-25 08:11:45   点击数:

 把研究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1]

陈大伟

昨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过一篇“科研为什么没有让教师走向幸福”,只是找了原因,根据找到的原因,自己尝试提出以下改进方法。

选自《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

1.把研究的过程作为人运用理智改善工作、生活的过程

我们将研究的目的定位于改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生活更舒适。对于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在这诸多的选择中,研究是运用自己的理智来改变现实生活、设计未来可能生活的一种选择。关于运用理智,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 [‘要敢于认识!’语出罗马诗人贺拉斯(公元前658)《诗论》——译注]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2]

运用理智改变生活,首先需要研究者逐步摆脱盲从和迷信,走向自觉和理性,在自觉和理性中,研究者改变生活方式,获得更高的质量。其次,它要求我们把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研究与生活结合,研究与工作结合。也就是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生活,对生活研究,对工作研究。另外,是在研究中摆脱过于沉重的功利追求,除了生活的目的不要有更多的功利。实际上,无功利追求的研究更容易达成功利的效果;研究被功利缠绕,就会大量增加顾忌和框框,难以获得真实的研究成果。以时尚的“叙事研究”为例,叙事研究是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要坚持“实践——反思”的认识成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的一条专业成长的道路,成长即成果;而定位于发表研究成果的叙事往往失去真诚和自然,反不容易被认可。

2.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有意识定向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

与一般实践活动比较,研究具有自觉目的性、设计系统性和改进持续性等特点。尽可能占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是深刻认识的基础,也是研究和改进的基础。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信息。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是研究者扩大视域,充实自己,提高对研究对象的洞察、解释、预测和控制水平的过程,是研究者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不同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关注不同的信息对象。在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上,要多样化。比如,从相关著作中,我们可以全景式的把握研究状况,了解研究发展历程、已经解决和没有解决的主要问题、概念体系以及各主要流派和学派的观点;期刊则告诉我们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报纸、电视等媒体则提供实践中的政策、做法和经验,反映了对相关问题的实践水平……

3.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总是为了人的‘能在’而理解‘现在’,实现‘现在’。”[3]“能在”是什么,它就是一种目标,一种理想。

自觉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无论干什么,我们都需要计划和策划,这就是所谓“既要拉车,更要看路”、“务实之前必先务虚”。曾经有老师发邮件说:“老师累呀!老师难呀!想当好老师又累又难!苦!!”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慢慢教,想想啊,特别是‘又累又难!苦!!’的时候,特别是陷入教学困境的时候。”

想的过程是运用理性的过程,也是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教师研究大多难以用严格的“实验假设”来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比较和假设。比如,我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我心中总是有“分层比不分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的假设。这种假设可能来源于研究者对过去经验的批判和总结,也可能来源于理论学习和对其他人实践经验的借鉴。

实际上,所有的研究者(特别是行动研究者)都需要运用理性问答“我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等问题。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形成“这样做比那样做效果会更好”假设的过程。人的幸福源泉其中包括了人有理想和追求,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所以,在研究中产生并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本身提供了一条导向幸福的途径。

4.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的过程

作为实践者,研究的关键在于改进行动。这样,教育理想必须投射和改进实践,缺乏对实践的改造和促进,实践者的研究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同样,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的双向互动是教师研究的完整内涵。

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它能够带给我们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幸福和快乐:实践方式的变化,实践效果的变化,甚至感受到世界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这种感觉对任何人都应该是一种绝妙的感受。

5.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及时反思和调整的与时俱进过程

实践是丰富、生动而流变的。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一方面,学生个性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另一方面,学生又处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状态中。实践(主要表现为交往活动)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教育实践情境的生成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实践研究没有止境,行动改进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是教学研究的应有追求,“与时俱进、及时反思和调整”是教师研究的应有品性。与时俱进是什么?是对自身问题的清楚认识和洞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批判,是不断追求更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