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中应用“感明行”教学模式策略的心得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9-05-31 15:45:08   点击数:

 《品德与社会》中应用“感明行”教学模式策略的心得

 大长山岛镇中心小学 孙景茂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结合新策略教学思想,谈谈对“感明行”教学模式的心得。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一)关注社会,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由于选择的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在课堂中可以适当采取辩论的形式,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

(二)贴近学生,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比如在上有关教育学生拾金不昧的一课中,我只关注到“大家要拾金不昧”,导致在哪几天陆续有很多同学拾到钱,想想是自己在课堂上只关注到了道理,而没有从事实出发,所以小学生有小学生的特点,要抓住学生的特点,虽然出现了问题,但是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

(三)活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因为我们是农村,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我们没有社区,但是我们有村委会,我们没有高楼大厦,但是我们有更好的邻里关系,等等等等,有的时候教材与我们的生活实际不符合,那么就需要我们从我们农村的特点出发,从我们的实际出发,来看到和解决我们身边的事,教材中的事例更多的是一些资源,是我们学习的补充。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乡的一代新人”一课时中,我与县广播电视台和宣传部联系,取得了我们地区的感动人物事迹,将学生那边的人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平时也与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做成PPT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力。使他们喜欢上了《品德与社会》。

(五)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比如在有关节约的一课中,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节约用纸,节约用水,保护树木,也知道用一次性筷子不好,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中午吃饭的时候用一次性筷子,和学生约定第二天从家里带可循环使用的筷子却没有人愿意带,所以我们大家就约定,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情,这样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其中。其实很多道理学生都明白,但是却不愿意去做,再比如“中国式过马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错误的,但“从众心理”还是很强大的,而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是让我们做那些不横穿的“众”,就要从我做起,这就是不但明白了“知”还要转化为“行”。

当然,在《品德与社会》上不仅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就能够让学生明白道理,还应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正确有效的方法的指导等等,“感明行”教学模式让我的学生更贴近生活,让我的课堂更贴近学生。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